音乐教学与人文素养
学与人文素养
一、音乐教学的本质
• 主客观关系的审美反映。 • 音乐的社会属性、认识属性、 审美属性。 • 审美和情感相连,有情感才有 审美。
•音乐教学的本质是怡情、 教化,是启迪智慧的宝藏。 •音乐能使人超凡脱俗,音 乐能让人的灵魂得到升华。
二、音乐教学的地位、意义
• 古希腊雅典学院的三门课:哲学、 数学、音乐。 • 哲学,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思辨 的把握; • 数学,主观世界对物质世界的科学 的把握; • 音乐,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情感 的把握。
六、音乐教学的本质有助于 完成人文素养的本质追求
• 美好的音乐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追求美 的同时得到了真,追求美的同时提升了道德 修养,是善。 • 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与世界的关系。 • 成为天使,实现人间性、实现永恒性。
• 历史是我们思维存在的视界,信仰是我们投 身世界的承诺;前者是心灵的开放状态,后 者是对生活现实的凝聚世界。 • 在我们探索未来的视界、承诺和快乐时,我 们将不再服从任何独断的声音,人类有着与 身俱来的自由翱翔的空间,我们希冀着去追 求宗教、科学之外的生命意义。 • 音乐或许能为人类的心灵创造一个更广阔的 时间和空间。
• 孔子的“六艺”:礼、乐、射、 御、书、数。 • 立于礼,成于乐。 • 刘向、刘歆“移风易俗,莫善 于乐。” • “夫乐者乐也。”
三、人文素养
• 何谓“人文素养”?顾名思义,人文素 养就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 和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
•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在于“能力”和“水平”,而在 于“精神”,其核心是对人的尊严和命运,对人类生 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类 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 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为 “万物之灵”,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这就是“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