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儿童钢琴启蒙教育

谈儿童钢琴启蒙教育

谈儿童钢琴启蒙教育
【摘要】本文概述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概况,探析儿童钢琴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钢琴教育儿童身心特点兴趣乐感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在当今社会,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较完善的音乐审美能力也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对儿童进行音乐文化教育和音乐能力培养(统称为音乐教育)。

而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钢琴教育往往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

一、儿童钢琴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兴趣培养重视不够。

兴趣是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在儿童钢琴学习中尤为重要。

对音乐感兴趣的儿童,会把学习钢琴当成一种爱好,会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

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很容易转移或消失,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包含很多带有机械性、单纯技术性的内容,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厌烦情绪。

2.教学方法适用不当。

教学方法适用不当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填鸭式灌注、程式化的教学、简单置作业、一味的批评训斥,一味的只讲不练等等。

每次上课总是从手指练习到音阶琶音、再到练习曲、乐曲,玩玩会令孩子感受到单调、乏味。

而当孩子弹奏中出现错误时,教师马上就打断演奏,指出问题,不仅使儿童幼小心
灵受到挫伤,几次下来更会使孩子对演奏失去信心和表现欲望,甚至产生不满情绪。

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超强的可塑性。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较早,三岁左右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快时期。

神经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神经纤维日益增长,特别是大脑兴奋和抑制机能有了进一步增强。

因而小学生的条件反射比学前期容易形成,经强化后也比较容易巩固,这就为儿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发展智力提供了有利的生理条件。

2.强烈的模仿能力。

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儿童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喜欢仿效周围人们的行为。

凡是他们感到有趣的事情,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模仿。

儿童模仿发展的特点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先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产生相同的举动,然后学习榜样的思想品德和内心世界。

所以,要善于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正确引导。

3.广泛的兴趣爱好。

儿童的兴趣非常广泛,对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都有兴趣。

当然这种兴趣仍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化。

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反映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这种旺盛的求知欲正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利条件。

他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当教师或家一长的回答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内心会得到一种情感上的满足,这种理智感将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如果教师一时无法回答学生的问题,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使他
们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的方法
1.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钢琴的学习不仅要领会老师的,还要把这些指点变成自己的技术。

因此,领会之后,多练是解决问题关键,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像学游泳,不管讲了多少道理,不经过实践练习,永远也学不会。

因此,学琴一开始,就要让孩子养成“天天练习”习惯,要确定练习时间,在什么时候练习。

由于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所以,刚开始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同时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而定。

一般可以先从5分钟开始,逐步增加到10分钟,25分钟。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延长练习时间。

千万不要随心所欲,今天不练,明天加练,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2.培养浓厚学习兴趣。

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不稳定的,而且容易转移。

因此,在让孩子练琴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日常生活中,也要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平时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音乐”,如带孩子到公园,到田野,让他们聆听蛙鸟虫鸣,风雨汽笛声,让孩子对声音产生兴趣。

在生活中也要随时引导孩子感受多种节奏,像听妈妈切菜,爸爸开汽车等,使孩子对节奏产生兴趣。

还可以讲音乐故事,玩音乐游戏、观摩文艺演出、听音乐会、听音乐磁带,带孩子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扩大孩子的音乐视野,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感,使孩子建立稳定的兴趣。

3.增强强烈的音乐感。

通常说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是指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感知力,对作品的音乐形象能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想象力表达出来并感染别人。

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要不断带动孩子表现音乐。

培养孩子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是培养音乐感的两个重要方面。

音乐层次感的培养要通过不同的作品有意识地训练来培养。

而节奏感的培养则要抓好节奏的准确、统一和自然。

除此之外,还要经常给孩子欣赏优秀的演奏、演唱的机会。

虽然有些作品他们还无法理解,但是他们可以熏陶中感受音乐,并在感受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4.锻炼注意力和毅力。

据统计,5~7岁的儿童最多能聚精会神地弹上15分钟。

15分钟以后,注意力就会转移。

因此,在辅导孩子练琴时,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点来练习重点内容或新授内容,之后让孩子练习复习的内容。

这样一方面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钢琴乐谱多变,技巧艰深,对刚入门的孩子而言,双眼要看不同的乐谱,双手要做不同的动作,双耳要听不同的旋律,脑袋还要联想音乐的内容和形象,这多种活动要协调配合,绝不是容易的事。

在儿童钢琴启蒙教育中,一定要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习惯,适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儿童在学习时体会到快乐。

教师应该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
更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更显针对性和有效性。

让儿童的钢琴学习中真正学有所长并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1] 吴英莲、李淑珍.音乐教育发展中钢琴教学的重要作用[j]
[2] 郭莉.浅谈儿童钢琴教学中遇到的问题[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