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课件

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相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系统人 员伤亡风险大小。
29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2)人体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 3)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C)。
作业条件危险性:D=L × E × C
30
9
2.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造 成的。而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来源于违法行车、无德 驾驶。具体表现在:不遵法行车、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 差、无职业道德。
10
2.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驾驶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事故与 驾驶人的素质有直接关系。目前在道路上驾驶车辆的驾驶人 中,有相当部分驾驶人法制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行车经 验不足,安全知识贫乏。驾驶车辆违法行为严重,从而加剧 了道路交通秩序乱、交通拥堵的局面,严重的影响了道路交 通安全和畅通有序。因此,避免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要从提 高驾驶人安全意识、法制观念、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做起。
33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表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每周一次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4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3)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C)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 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 范围非常宽广。因此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 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在两个参考点1~ 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 值。
安全质量标准化法:安全质量标准化对设备、现场环境与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进行打分考评,隐患的排查可以参照考评表进
行,考评表中不合格的项目的就是安全隐患。
26
6、事故的特征 (一)因果性 (二)随机性 (三)潜伏性 (四)可预防性
27
28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格雷厄姆—金尼法 又称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用来评 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 法。
3
1、安全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一种过程和状态
4
自然灾害
公共 卫生
公共安全
事故 灾难
社会安全
5
2、事故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原因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管理上的缺陷
09:57 6
2019/10/16
深圳市金安宏安全技术
7
咨询有限公司
2.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交通事故成因构成 9.6%
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对照危害分类中物的不安全 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 的具体安全隐患。
工作安全分析法:该方法是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作业步骤,排 查整个作业活动每一步骤中的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表法: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 检查,排查出存在的安全隐患。
90.4%
驾驶人违法 其它
在发生的道路交 通事故中,机动 车驾驶人违法行 为导致交通肇事 占事故总数的 90.4%,造成的 死亡人数占事故 总数90.3%。
18
2.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人员死亡成因构成
超速行驶 违法装载 违法会车 酒后驾驶
疲劳驾驶 违法超车 违法占道 其它
因超速行驶(14.06%)、违法占道行驶(4.76%)、违法 会车(4.40%)、酒后驾驶(4.21%)、疲劳驾(2.16%)、 违法超车(3.36%)、违法装载(2.78%)等违法行为造成死 亡的,占死亡总数的36%以上。
31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表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值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 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规 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 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 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 应地确定其分值。关于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见表2。
19
1、出台背景
20
1、出台背景
21
22
2、危险源、隐患、事故关系
23
3、双重预防机制、三道防火墙
24
4、事故隐患排查
从事故隐患的定义: •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25
5、事故隐患排查基本方法
直观经验法:该方法是指依靠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 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评价对象的危险性和判断出可能发生的事 故或职业病。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培训班
主办:xxx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 承办:xx市城市交通协会
讲师: xxx
09:57 1
目录
一 • 安全基础知识 二 • 双重预防机制 三 •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 • 公交事故案例及隐患排查
2
目录
一 • 安全基础知识 二 • 双重预防机制 三 •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 • 公交事故案例及隐患排查
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 若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 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 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将“发生事故可 能性极小”的分值定位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值定 为10;在这两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地确定几个中 间值,见表1.
11
3、海因里希法则
2019/10/16 12
4、安全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2019/10/16 13
目录
一 • 安全基础知识 二 • 双重预防机制 三 •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 • 公交事故案例及隐患排查
14
1、出台背景
15
1、出台背景
16
1、出台背景
17
1、出台背景
18
1、出台背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