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PPT课件
眼底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
【病因】
1·动脉痉挛:常见于各种高血压等心血 管疾病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
2·动脉壁改变与血栓形成:常见于动脉 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全身或局 部的炎症性血管病
3·栓塞:常见心内膜赘生物、血管壁硬 化斑块脱落
4·其他:球后麻醉时球后出血压迫、外 科手术失血或休克等
【临床表现】
视力明显低下(≤0.3) 2.84% 最好视力≤0.05(盲人) 0.75%
DRP发病特点 隐匿性、不可逆性
【症状】
早期多无自觉症状 病变累及黄斑,出现视力下降 眼底、玻璃体出血者,有飞蚊感
【眼底改变】
1·微动脉瘤:DR早期出现 2·视网膜出血:火焰状、斑状、片状 3·视网膜渗出:硬性渗出(脂质渗出)
渗出性:葡萄膜炎、妊高症、 恶性高血压、中浆
牵引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积血
治疗: 1、保守治疗:渗出性 2、激光、冷凝 3、手术治疗:
封闭裂孔 解除牵引 网膜复位
4、术后护理 安静卧床 体位 注意眼压 交待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重体力劳动 按时复查
缺血型: 症状:视力严重下降 眼底:静脉迂曲、腊肠状
广泛视网膜出血 视网膜水肿剧烈 棉絮斑形成 视乳头水肿
分支静脉阻塞
症状:视力可正常或下降 部位:多位于颞上及颞下象限 眼底:象限性视网膜出血
静脉迂曲扩张 棉絮斑 黄斑水肿
【并发症】
1·玻璃体积血 2·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3·视网膜脱离 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超氧化物清除剂,蛋白激酶阻滞剂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2、激光治疗
是当今国内外治疗DRP有效 的措施,对防止和延缓病变的发 展有重要作用
全视网膜光凝
局部视网膜光凝
黄斑光凝
3、手术治疗
玻璃体腔内注射激素 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切除+注射激素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 手术+激光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表现】
DR发生、发展的全身相关因素
1·病程长 2·血糖高 3·血脂高 4·血压高 5·妊娠 6·肾病 7·糖尿病不正规治疗,血糖不稳
定
DR的治疗
1、药物治疗
传统的改善眼底循环的药物
作用: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血小板与红细胞聚集 减轻血粘度,促进出血吸收
药物:复方血栓通、丹参片、导升明等
新的药物治疗方向
一、主干阻塞 症状:突然无痛性视力下降
起病急 视力急剧下降,可至无光感 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 间接光反射存在
眼底:动脉变细呈线状 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水肿 黄斑樱桃红斑
FFA:动脉充盈迟缓 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 动脉小分支无灌注 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
二、分支阻塞
症状:视野某一区域突然缺损 眼底:阻塞动脉狭窄
动脉分布区视网膜灰白色水肿 部分病人可见栓子阻塞的部位
【治疗和护理】
一、急诊处理:一经确诊,立即治疗 吸氧 按摩眼球 前房穿刺 扩张血管:亚硝酸异戊酯 硝酸甘油
二、后期治疗: 高压氧 体外反博 血管扩张剂 神经营养药等
三、全身检查,寻找病因,特别 是心血管病,积极治疗全身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
【病因】
5·FFA:静脉期有荧光素渗漏点, 逐渐呈喷射状或墨汁状扩大
6·视野检查有相对性中心暗点 7·Amsler表检查可见视物变形及
中心暗点
8·病程长(3~6月) 9·可复发
【治疗】
·无特效药物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有自愈倾向 ·禁用激素 ·神经营养药物 ·FFA有渗漏点,激光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棉絮状斑(毛细血管闭塞) 4·新生血管形成 5·玻璃体出血及纤维增生 6·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7·黄斑病变(是DR视力严重损害原因之一)
【分期】
1985年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讨论制定
单Ⅰ 纯Ⅱ 型Ⅲ
微动脉瘤合并小出血 硬性渗出,合并Ⅰ期病变 棉絮状斑,合并Ⅱ期病变
增Ⅳ 生Ⅴ 型Ⅵ
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纤维增生,新生血管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定义: 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
上皮之间的脱离 裂孔性 渗出性 牵引性
临床表现: 1、眼前闪光感、黑影飘动感 2、相应于视网膜脱离区的视野缺损 3、黄斑受累则有视力下降 4、眼底:脱离区视网膜隆起,
裂孔性散瞳检查可见裂孔 5、玻璃体混浊、后脱离
常见病变:
裂孔性:高度近视、眼外伤、 无晶体眼、老年人
【DR常规检查】
1·视力 2·眼前段裂隙灯检查 3·眼压 4·散瞳检查眼底 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FFA是检查诊断DR的主要手段
1·能早期查见检眼镜不能看到的微血管改变 2·鉴别微动脉瘤与出血 3·了解视网膜血管损害的范围与程度 4·结合眼底检查,确定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5·选择激光治疗的依据 6·治疗前后疗效的观察 7·预后判断
1·血流动力学改变:静脉血流淤 滞、血液粘稠度高
2·血液成分异常:红细胞增多症、 白血病、血红蛋白异常、镰状细 胞性贫血等
3·血管壁改变:高血压、动脉硬 化、静脉周围炎、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
根据阻塞部位和分型 而不同 按阻塞部位:主干阻塞和分支阻症状:视力轻度下降 眼底: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 斑点状出血 视网膜轻度水肿
一级:视网膜动脉功能性狭窄或合并轻度硬化 二级: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 三级:除视网膜动脉狭窄与硬化外,尚有视网
膜水肿、出血、棉絮斑、硬性渗出等视网 膜病变 四级:除第三级改变外,并有视乳头水肿
正常A、V交叉
动
静 脉 交 叉 征
治疗和护理
1、积极治疗高血压 2、血管扩张剂、活血化瘀药物等 3、神经营养药物 4、对全身情况差、视力差者做好
【治疗】
1·药物治疗:急性期无需特殊处理 针对病因治疗
2·激光治疗 3·手术治疗:
视网膜血管鞘膜切开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 玻璃体手术结合玻璃体腔注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DR现状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2% 糖尿病病史20年以上
Ⅰ型 99% ,Ⅱ型 60% --- 有 DRP 糖尿病人群低视力调查
一、视网膜血管的改变 •动脉管径狭窄、迂曲 •动脉壁反光增强 •动静脉交叉压迹 •静脉充盈迂曲 •棉絮斑
二、血管以外的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出血:火焰状、线状 •视网膜水肿 •视网膜渗出:硬性渗出 •视乳头水肿:表示心、肾、脑等 机体重要器官受损严重,预后不 良
【眼底临床分级】
Wagner分级法(有代表性,在国内外比较公认)
心理护理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病因】
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发 生障碍,致使脉络膜毛细血管漏 出的血浆通过受损的色素上皮进 入视网膜下,积聚于神经上皮与 色素上皮之间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青年男性 2·视力下降,常不低于0 .5 3·眼前暗影,视物变形 4·眼底:黄斑区视网膜盘状脱离
周围有一反光轮 灰白色网膜下纤维蛋白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