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价值研究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价值研究

4对策4.1建议体育学院(系、部)与教务、后勤、基建等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一方面要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一、二年级学生尽量不在下午三、四节课排课;体育学院(系、部)也要充分挖掘场地和教师资源,双休日和晚上开设健身俱乐部或者安排单项体育协会活动,加强指导;4.2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比赛录像等,通过学校网站向学生开放浏览,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教学资源;4.3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强调动作力度和幅度的要求,动作一定要到位,编排的动作中可以加入轻器械(如小哑铃、健身球等)进行练习,适当增加上肢力量练习,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女生特点和可行性的教学内容体系;4.4不同项目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存在差异应引起重视,如健美操对肺活量的促进比其它项目要好,主要原因是健美操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学生有足够的场地可以连续活动,而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场地要求相对较高,这就要求场地设施的建设要跟上学校发展的规模。

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研究其差异原因和内在规律以便于科学调控。

参考文献:[1]杨瑞彬、赵平花,从太原理工大学看高校入学女生体质状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47-648[2]何旭、王政,苏州大学女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3,19(4)101-105[3]李立敏,体育课对高校女生体质健康影响的评价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3)106-110[4]徐忠鸣,有氧操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中国教育导刊,2008,11,52-53[5]赫秋菊,健美操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96-98基金项目:2007年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作者简介:邱岚1974-,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中华武术;国际传播;价值前言中国传统武术寓意精深,源远流长,她不同于世界其他一般的体育、竞技、搏击等运动,中华武术是具有完整哲学系统的独特文化。

中华武术涉及了生命远离和实践、人体构造学、心理学、中医学、养生、天文学、宗教、兵法理论等理论精髓,她同时也浸透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知识、艺术、信仰、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中华武术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中“文”“武”兼具的民族传统文化。

现在中华武术已经渐渐的开始与世界体育相接轨,在推广无数的同时也在推广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将我国的国粹推向全世界。

一、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现状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的传统体育项目,而这一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1.1中华武术的正式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武术走向国际化在1985年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成立,在同年11月,欧洲武术联合会成立;1986年的11月,南美武术功夫联合会在阿根廷成立。

1987年9月,亚洲武术联合会在日本的横滨成立;1989年非洲的功夫联合会也成立了;1998年,大洋洲武术联合会在惠林顿成立。

而国际武术联合会则在1990年5月在北京成立,有38个会员国。

至此,国际武术联合会拥有了五个洲际会员组织。

这些洲际武术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中华武术运动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除此之外,很多华人华侨在世界各地开办武馆,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外武术爱好者参加到练武的大军中,为武术的国际传播做出了积极的乖哦耐心啊。

1.2竞技武术项目与国际体育项目接轨,武术赛场正规化、国际化竞技武术的发展给武术爱好者提供了竞技平台,提供体现个人价值的舞台,使武术爱好者也在竞技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

近几年,亚运会、亚洲武术竞标赛、世界武术竞标赛等竞赛的开展,为更多的世界武术爱好者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平台,而且从这些竞赛来看,有很多国家或地区的选手的武术技术和水平接近或已经超过了中国选手,说明武术已经不再是只有中国人才学的一种体育项目和文化了,而是世界范围的、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文化和体育项目。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武术的国际化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往来和国际间武术群众的交流;有利于中国和世界武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武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跨国武术产业的发展和管理。

1.3中华武术的电视、媒体传播,使中华武术的传播渠道多元化、现代化目前武术的传播主要有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下属管理机构以及一些民间武术团体、组织。

而现代的传播手段,电视、媒体传播更加促进了武术的国际传播力度。

例如最近两年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办,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承办和制作的大型武术竞技节目“武林大会”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这个栏目象征着中华武术的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栏目弥补了中国电视传媒中武术节目的空挡,也开启了传统武术竞技方式的探究。

这样的形式开创了武术传播的新局面,大众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所有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而武术得到广大的传媒的广泛报道和大力的推广,必将使武术传播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使中国武术传播到更远、更广的人群和范围中去,这也将武术推向大众时尚和流行的前端去。

另一个对武术国际传播做出贡献的不可不谈的人就是一代功夫巨星和武术宗师———李小龙。

李小龙先生一直将让中国功夫走向世界、将中国电影带入世界市场和自创一门武术作为一生的宏愿。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现代西方人对中国武术和中国电影的认识几乎都是从李小龙开始的。

李小龙先生可以说是在海外传播中华武术的第一人,他的一生都在为研究和发扬中华武术精神倾尽全力,李小龙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融合多种门派拳法的精华,武艺进展神速,创立了截拳道。

之后他将中华武术融入他的多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以电影、电视的方式将中华武术传播到世界,让中国功夫走向了世界。

而且李小龙先生和他的武术电影向外国人传播了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博大宽厚、兼容并蓄、厚德载物、勤奋睿智、坚忍不拔、刚健有为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李小龙先生是第一个为中华武术通过电视、电影等现代媒体向世界传播做出贡献的武术家。

正是自此之后,中国的功夫电影、武术节目、中华武术才开始通过各种媒体的渠道传向世界各地,走向世界舞台。

2010.11体育世界.学术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价值研究笪蒋晓丽肖月悦摘要: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中华武术文化是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的文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作用下,中华武术文化表现出了自身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而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促进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对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国外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是多方受益的。

本文就从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其价值两方面进行论述。

12--DOI:10.16730/ki.61-1019/g8.2010.11.071二、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价值中华武术文化正在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中华武术文化势必将会成为人类追求文明的新希望,成为凝聚全球华夏儿女和世界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对我国武术自生是很好的反战契机,也是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2.1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对中国自生的价值(1)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武术的国际传播将中华民族文化也推向国际范畴。

中华武术的和谐特质本质就是在于“道”,其价值指向就是“天人合一”,既在武术文化的思维模式与实践中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内心与行为的高度和谐和统一。

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既是武术招式的传播业是文化的传播,而武术中所含有的中华和谐文化也随着武术的国际化而走向国际,为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2)中华武术文化是凝聚中华儿女和世界人民的精神纽带,同时也是提高中华民族形象的一个表征。

中华武术正在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文化,中华武术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她不仅凝聚了中华儿女,也是凝聚世界人民的纽带。

中华武术是铭刻在海外华人身上的一种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无论是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这一民族特征。

这也正是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中华武术作为载体,唤起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海外华人来说是极具凝聚力的。

中华武术中的丰富的、深邃的文化内涵,也是世界各国、民族认识中华文化的钥匙。

2.2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对国际文化发展的价值(1)中华武术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国之瑰宝的武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代文明之下,中华武术发展成为一项美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且不断推向世界,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这正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契机,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好媒介。

中华武术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多方的融合世界各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世界文化融合的创新。

(2)中华武术对世界体育的影响深远。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常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民所喜爱的文化形式,而且中华武术也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一些国家的拳术就是源自中国或是受到了中国武术的影响的,如日本的柔道是吸纳了中国武术多个门派的长处加工整理和改进之后创立,空手道最早也是源于中华武术;韩国的跆拳道结合了中华武术进行了改进;泰国的泰拳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技击的影响。

(3)中华武术对西方健身观念、医疗保健的积极影响。

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他的内容丰富、体用兼备,而且在于它蕴含了深刻到哲学思想。

例如,中华武术中崇尚的刚柔并济、内外合一、虚实分明等,都将两个对立的矛盾面统一化,再将其运用到人的养身和保健中去,这样的武术方法现在也为很多西方治疗家所借鉴。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中不可或缺宝贵文化。

而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既是对中华民族自生有益的,也是促进世界和谐的,所以中华武术的国际是实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1]陈林祥.我国竞赛市场开发的整体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3]郎勇春,张文涛,李伟艳.论电视媒体与武术传播[J].体育学刊. 2009.[4]王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传者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5]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作者简介:蒋晓丽四川外语学院体育部;肖月悦四川外语学院体育部。

)关键词:蹬地;提膝;转扣;鞭打自从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跆拳道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使其在亿万观众面前大展了精湛的技艺和坚韧的精神,进一步扩大影响和提高了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