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ABS)解析
1、监管部门不同
• 1)信贷资产证券化:归银监会和央行管,为银监会主管ABS,一般发 行时间较长
• 2)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为证监会主管ABS,一般发行时间较短 • 3)资产支持票据:为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主管,注册发行
2、基础资产不同
• 1)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是各种贷款,目前以企业贷款为主,不良贷 款和住房抵押贷款较少
优先级
中间层
权益层
中介机构: 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级机构等
交易市场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很多当事人,主要参与主体如图:
投资者
原始权益人
管理人
托管人
资产服务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
主要业务 参与人
外部担保机构 证券交易所
会计事务所/律 师事务所
主承销商/推广 机构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欧洲市场
欧洲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底,其资产证券化市场存量达1.98万亿美元,虽然MBS是欧 洲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要产品,但其也开发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其他产品,例如中小企业 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和整体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截止2013年,MBS占欧洲资产证 券化市场比重为66%,ABS占22%,SME产品占8%,WBS产品占4%。
投资者
出资购买证券化产品,按期取得收益分配
托管银行 律师
负责证券化产品的托管业务 起草发行文件和法律协议、协助解决法律结构问题、协助 报批、出具法律意见
会计师
出具基础资产审计报告、会计处理意见等
评级机构
对拟发行证券化产品出具信用评级报告
信用提升机构 通过担保、保险、提供信用提升支持
流动性支持机构 通过流动性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
CLO
CBO
CMBS
RMBS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资产服务机构
贷款本息
托管银行 (信托账户)
受益证券本息
登记结算结构
划款指令
基础资产包 资产1 …
资 产
权 益 或
原始权益人
受托机构
设立信托或SPV公 司、监督服务
资产出售 特殊目的机构认购资金 (SPV)源自发行 收益证券现金
承销商
承销 投 资
现金 人
受 益 证 券 本 息
参与主体
主要职责
原始权益人
基础资产原始所有者/出售方,主要获得资金融通
资产服务机构 负责基础资产的处置、现金流的回
SPV (特殊目的载体)
受托机构
实现资产风险隔离目的,亦作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人
目前主要为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负责项目总协调、 产品 设计、 现金流分析、定价模型、起草发行文件、 销售和日 常管理
• 2)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范围最广,可以为债权类(应收账款、融资 租赁款、BT回购款等)、收益类(水务、电力销售收入、信托收益权) 和不动产类(商业地产租金收入等)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广义:将资产以证券的方式实现流转即可称为证券化。
狭义:以特定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方 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
(1)以特定资产的信用为融资基础。 (2)是一种结构化融资方式;对资产收益 和风险重新界定、分割分配,一方面将资产 的风险和收益转移给了特殊目的载体SPV, 另一方面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进行结构重组 和信用增级,由SPV发行偿付顺序不同、信 用等级不同、期限和收益率不同的证券。 (3)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固定收益类品 种。
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2005年: 开始试点
2009-2012年:
业务陷入停滞 状态(受金融 危机影响)
2012年9月7日:
国开行发行 “2012年第一 期开元信贷资 产支持证券”, 标志着停滞3 年的信贷资产 证券化业务重 启
2014年以来:
发行量迅速提 升
资产证券化市场历程
短短二十几年间,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张。 次贷危机爆发后, 美国资产证券 化产品的发行规模急剧下降, 但经历短暂的萧条后又重焕生机。截止到2013年底,美国 资产证券化产品存量为10.08万亿美元,其中MBS占资产证券化市场比重为87%,狭义 ABS为6%,CDO为7%(见下图)。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XX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资产证券化(ABS)解析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1 资产证券化基本概念 2 资产证券化国内外发展 3 资产证券化关键要点 4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0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资产证券化对企业的好处
◎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02
资产证券化的国内外发展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美国市场
美国是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 也是全球最大、 最发达的证券化市场。 资产证券化兴起 于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20世纨70年代, 美国为了解决二戓后婴儿潮的庞大贩 屋资金需求, 发展了资产证券化的做法。
国内资产证券化模式
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主导:
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业务始于2005年12月,但发展缓慢;资产支持票据(ABN) 始于2012年8月,整体规模有限。
从存量来看,截至2015年3月末,3种模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总规模为约3,000亿 元,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主导。
国内资产证券化模式
三种模式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区别
资产证券化如今快速发展,其主要经过3次变革,完成了从审批制向备案制的 转变,完善了基本制度、简化流程、加强信息披露、严控风险管理,促进市场良性 快速发展。
✓V1.0版:2004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 知》;2005年4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V2.0版:2013年,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审批制. ✓V3.0版:2014年,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及 配套规则;改事前行政审批为事后备案,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破产 隔离
基础 资产
特定目 的载体
真实 出售
信用 载体
核心要素
资产证券化企业的好处
优化财务报表
品牌效应 信息披露相对较少
02
04
06
01
03
05
降低融资成本 风险管理工具 规模及用途的灵活性
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资产证券化产品
ABS
ABS(狭义)
CDO 抵押债务证券
MBS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ABCP、汽车贷款、 信用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