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实验目的:
通过对甘草中甘草黄酮、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进一步理解他们的理化性质,并且初步掌握提取分离的方法。

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则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相互联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根据中央三碳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 环的联接位点等特点,可将该类化合物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代表化合物有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查尔酮等。

甘草中已经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一百多种,本实验只对其进行粗提,并且测定其总含量。

甘草酸是一类三萜类皂苷,主要以甘草酸钾、钙盐的形式存在,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含量在4-20%之间;甘草酸水解脱去糖酸链变形成了甘草次酸。

超临界CO2萃取甘草总黄酮的萃取率是1. 35%,含量32. 45%,是索氏提取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的2.2倍,索氏提取溶剂用量是超临界CO2萃取的6倍。

本实验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

【1】
大孔树脂适于物质水溶液的分离纯化,超临界C02萃取提取的甘草总黄酮中乙醇含量过高,即使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其中乙醇的含量仍然很高,所以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附的效果不好。

萃取液浓缩近干加入水后,所要分离的物质析出变混浊,也不适合用大孔树脂
进行分离纯化。

与大孔树脂层析比较,硅胶柱层析可以更有效的分离纯化甘草黄酮。

使用硅胶柱层析可以有效地使甘草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55%以上,收率1. 12%,符合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的原料要求。

【1】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硅胶柱层析对甘草黄酮进行分离纯化。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极性比黄酮类物质的极性大,更易溶于极性大的低浓度乙醇中,采用85%乙醇作为夹带剂,使得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类物质过程中,大部分甘草酸和甘草多糖仍然留在残渣中。

鉴于甘草酸和甘草多糖都溶于水的性质,本实验采用超声或微波辅助法对它们同时进行提取[3]。

对于提取后的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分离,可查阅到的方法包括醇沉酸沉法[3]。

考虑到大孔吸附树脂对糖类的吸附能力很差,也可以尝试用大孔树脂对甘草酸和甘草多糖进行分离。

本实验采用前者进行分离。

一、甘草黄酮的提取:超临界C02萃取法
工艺【1】:
原料粒度:40-60目
投料量:180g/罐
萃取压力:30Mpa
萃取温度:50 0C
夹带剂及液固比: 85%乙醇,液固比(V:W)为5:1
C02流量:l0kg/h
萃取时间:5小时
分离压力:5. 5Mpa.
分离温度:400C
二、甘草黄酮的分离纯化:硅胶柱层析
工艺【1】:
萃取液浓缩干品:硅胶量=0.5:20
流速:1.0倍柱体积/小时
流动相:CHCl3 : CH30H=4 :1
三、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提取: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
工艺【1】:
溶剂:水
提取次数:3次,每次25min
温度:450C
固液比=1: l0
超声功率:1000W
四、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分离:醇沉酸沉法[5]
(1)萃余相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调节至乙醇浓度为50~80%,静置8~24小时,过滤,上清液备用,滤渣干燥得甘草多糖粗品。

(2)上清液浓缩至20℃时的比重为1.05~1.20,用硫酸或盐酸调pH 至1.5~2.0,室温或4~10℃低温静置8~48小时,去上清液,沉淀物用冷水或冷酸水洗涤至洗涤水pH3~5,沉淀物干燥得甘草酸粗品。

五、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
1、甘草黄酮含量测定[1]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在105℃干燥恒重的芦丁对照品适量,用95%乙醇溶解,摇匀,定容使之成为浓度为1mg/ml的芦丁标准品溶液,作为贮备液。

精密量取上述溶液0, 0.1, 0.2, 0.3, 0.4. 0.5, 0.6m1,分别加水至3m1,加5%亚硝酸钠水溶液0. 5m1,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0.5m1,混匀后放置5分钟,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25m1,混匀,放置15分钟后,蒸馏水定容至lOml。

用721紫外分光光度计,在λ
=500nm处测吸收度。

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含量测定:测出样品吸光度,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样品浓度。

2、甘草多糖含量测定[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0.0194g,配成1OOml 溶液,浓度为0.194mg/ml。

从中精密吸取O.lml, 0.2m1,0.3m1, O.5ml, 0.7m1, 0.9m1,分别加入1 ml苯酚溶液和5ml浓硫酸,300C恒温O.5h,冷水浴冷却至室温,定容到5Oml,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

以不加样为空白。

以浓度C对吸光度A回归,做回归方程。

含量测定:测出样品吸光度,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样品浓度。

3、甘草酸含量测定[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适量甘草酸标准品,配成0.4217mg.m1-1的标准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1.00m1, 2.00m1, 3.00m1,4.00m1的标准溶液,用50%的乙醇溶液稀释至250m1,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59nm 处测吸收度,以空白为参比液,得线性回归方程.
含量测定:测出样品吸光度,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样品浓度。

[1]付玉杰. 甘草黄酮和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
[2]王巧娥. 甘草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D]. 厦门大学, 2004.
[3]李炳奇,刘振华,马燕. 超声法联合提取甘草渣中多糖和甘草酸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6,04:26-28.
[4]李春英. 甘草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
[5]专利号:CN 1803789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