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

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

[收稿日期]2004-01-02[作者简介]贺阳,男,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语言学研究。

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贺 阳(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北京 100872)[摘要]本文全面探讨了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语法现象,对这些语法现象的欧化性质、产生时间和发展状态进行了考察,以此说明间接语言接触在汉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间接语言接触;汉语书面语;欧化;汉语介词[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97(2004)04-0082-08A S 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EuropeanizedPre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He YangAbstract :This paper thoroughly exa mines the phenomenon of Europeanized pre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probes into the time of being existence and form of the development,and sums up varie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enomenon.The author uses those evidences in or -der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direct language contact on C hinese gra mmar.Key words :indirect language contact;written Chinese;Europeanization;Chinese prep -osition一 引 言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语法现象的考察,对间接语言接触在汉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做出说明。

语言接触从途径上可以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类型,直接接触是接触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分离的语言接触,一般通过口语交际实现。

间接接触是接触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语言接触,一般通过书面翻译实现。

对间接语言接触,特别是对间接语言接触可以在2004年11月第4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Nov.,2004No.4何种程度上影响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考察。

/欧化语法现象0指现代汉语在印欧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或发展起来的语法现象。

这一概念既指汉语中以印欧语言为摹本,通过模仿而产生的新兴语法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汉语中原本处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法形式由于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激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现象。

五四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剧,印欧语言对汉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大量欧化语法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面貌,而现代汉语中的欧化语法现象,主要是间接语言接触的结果。

因此,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的考察和研究,对认识间接语言接触及其在汉语语法发展中的作用和特点有重要意义。

二 新兴的介词和介词结构(一)/关于0汉语中原本没有介词/关于0,这个新兴介词是五四前后在英语等印欧语言的影响下产生的。

据太田辰夫(1958:239)考察,/关于0作为表示关联的介词,找不出清代以前和清代的用例。

我们检索了5水浒全传65西游记65三国演义65喻世明言65警世通言65醒世恒言65初刻拍案惊奇65二刻拍案惊奇65儒林外史65红楼梦65儿女英雄传65官场现形记6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5老残游记6等(以下省称5水浒全传6等)五四前旧白话作品的全文,均未发现介词/关于0的用例。

可见这一介词的产生当在五四前后。

动词/关0和介词/于0的组合汉代已有,且沿用至清末,只不过这种组合是动词性的词组,不是介词。

例如:(1)永对毕,因曰:/臣前幸得条对灾异之效,祸乱所极,言关于圣聪。

,,0(5汉书#谷永传6)(2)老哥叫他们不要声张,这主意很是。

一来关于统领面子,二来我们同寅也不好看。

(5官场现形记6十六回)当代汉语书面语中使用介词/关于0的地方,旧白话中是不用任何介词的。

五四前后,介词/关于0在汉语书面语中出现,并很快流行开来。

据我们考察,到20世纪20年代,介词/关于0已得到广泛使用,在政论文章中的出现频率已与今天没有什么差别,下表是对部分作品使用介词/关于0情况的考察和统计结果:语料作品年代字数(万字)/关于0(例)例P 万字鲁迅5热风65呐喊61918)192418100165李大钊选集61915)1923316225陈独秀选集61919)192381625邓中夏文集61920)19304290211现代汉语的介词/关于0是模仿英语介词用法的产物。

英语介词丰富,其中有一些可以表示关联意义,常见的有about 、on 、over 、to 等。

由于汉语特别是白话中没有跟这些英语介词对应的介词,翻译时只得用动词/关0和介词/于0组合成一个新的介词来进行对译。

于是这个新兴的介词便产生了。

(参见王力1943:359)如果这一介词是由汉语自身发展出来的,那么最有可能是由意义相近的动介词组/关于0发展演化而来,而一个动介词组要演化为一个介词,需要经过词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这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我们并#83#2004年第4期贺 阳: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没有发现动介词组/关于0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

就目前情况来看,/关于0在汉语书面语中已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介词,但在日常口语中还是很少使用。

(二)/对于0据太田辰夫(1958:239)考察,表示对待关系的介词/对于0跟/关于0一样,也是很新的东西,同样找不出清代以前和清代的用例。

但我们在清末(公元1902年)问世的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中发现3例/对于0的用例。

可见,介词/对于0的产生比/关于0要早一些。

不过,我们检索了5水浒全传6等五四前旧白话作品的全文,均没有发现/对于0的用例,所以,说这一介词是很新的东西应该是不错的。

介词/对于0开始流行,当在五四前后至20世纪20年代,在这个时期的作家笔下,/对于0已很常见。

在政论文章中已具有不低于当代的使用频率。

下表是我们对部分作品中介词/对于0使用情况的考察和统计结果:语料作品年代字数(万字)/对于0(例)例P 万字鲁迅5热风65呐喊61918)192418603135李大钊选集61915)1923312588135陈独秀选集61919)19238658115邓中夏文集61920)1927241626185胡绳文集61979)199442222513/对于0的流行跟英语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旧白话的语法系统内原本并没有与英语常用介词for 、to 相当的介词,加之五四白话文运动/崇白话而废文言0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文言介词/于0虽有/对于0的意思,但不宜再采用,因而需要新创一个白话的介词来满足翻译的需要。

(参见王力1943:359,364)介词/对于0虽然在五四之前就已出现,但我们并没有发现文言中存在的动介词组/对于0曾经历过一个词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因此介词/对于0应该和/关于0一样也是在对译印欧语介词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通过翻译文字的影响而流行开来的,只不过在时间上较/关于0略早一些。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0仍主要用于汉语书面语,日常口语中很少使用。

(三)/对0(表对待关系)/对0作为介词古已有之。

不过五四以前的介词/对0都是指示动作的对象,是/朝、向0的意思,例如/对其母泣0(5论衡#福虚6)。

后来/对0又产生了相当于/对于0的用法,表示对待关系,例如/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0,所以现在用/对于0的地方一般都可以换作/对0。

不过,我们检索了5水浒全传6等五四前旧白话作品的全文,都未发现这种用法的/对0。

可见/对0的这种用法是很新的。

我们的这一考察结果与太田辰夫(1958:239)的看法一致。

/对0这种新兴用法的流行时间当晚于/对于0。

据我们对鲁迅、冰心、老舍、茅盾等人的作品和一些当代作品的考察,/对0的新兴用法流行开来,并在与/对于0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当不早于20世纪20年代,不晚于20世纪40年代。

下表是我们就表示对待关系时是使用/对0还是使用/对于0在部分现代和当代作品中进行考察和统计的结果(单位:例):#84# 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4期语料作品年代/对0/对于0总计鲁迅5彷徨65华盖集61924)19255(913%)49(9017%)54(100%)老舍5老张的哲学619265(1319%)31(8611%)36(100%)5冰心全集6第二卷1923)192924(2913%)58(7017%)82(100%)茅盾5腐蚀6194137(5512%)30(4418%)67(100%)老舍5鼓书艺人6194673(9611%)3(319%)76(100%)霍达5沉浮61989105(8917%)12(1013%)117(100%)梁晓声5表弟6199155(9012%)6(918%)61(100%)柳建伟5突出重围61998245(9712%)7(218%)252(100%)从表中的数据上看,在20年代,把/对0当作/对于0来用的现象并不多。

到40年代,/对0在与/对于0的竞争中开始取得优势。

老舍作品中使用/对0的百分比从20年代的1319%上升到40年代的9611%,就突出显示了这一变化。

就当今情况而言,在此消彼长的竞争中,/对0已经取得绝对优势。

/对0的这一新用法的产生,我们认为是受/对于0用法的直接影响,因为/对0的这一新兴用法是在/对于0流行开来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如果是这样,这种新兴用法可以说是在英语介词用法的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对0的这一新用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现代汉语口语,而且书面上在与/对于0的竞争中也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这或许是由于一种语言在吸收外语有益成分的过程中,接受一个原有语法成分的新用法比接受一个全新的语法成分要容易一些。

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对0的新用法与其传统用法之间也有符合逻辑的关联,表示对待关系可以看作是表示动作方向这一意义进一步抽象化的结果。

(四)/在N 的V(之)下0依汉语原有的习惯,/在,,(之)下0这种介词结构中出现的通常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整个结构表示方位,例如/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玩耍。

0(5西游记6一回)五四以来,受英语等印欧语言的影响,汉语的这种介词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英语等印欧语言中,有大量由动词派生出来的行为名词(action noun),这些行为名词常常带上定语后做介词的宾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