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三章辛亥革命

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三章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评价
进步性:
1.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 2.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 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 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 发展。 3.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 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 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的大动乱。他们还攻击主张 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主张土地国有是 “危害国本”。
革命派: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 “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 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 地国有,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革命与改良论战之评价
• 这场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划清了革命与改 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 势的发展。 • 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 1.对帝国主义具有妥协性。 2.所言“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 分 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3.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 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 为 己有”。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
民族革命
一反清,二独立
政治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社会革命
一现有地价属原主 ;二
增价归国家;三可按原 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简单 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 应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 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 勒派加抽之苛捐,及满洲政府所纵容 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史 学中 家国 、清 文朝 学著 家名 魏的 源思 想 家 、
《海国图志》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51.1—1864.6)
三 大 探 索
洋务运动(1861—1894 )
戊戌维新运动(1898.6.11–
1898.9.21)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1912年国民党、1914年中华革命党、1919年中国国民党
中 国 同 盟 会
• • • • •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民报》为机关报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之由来
• 鞑虏,鞑靼和胡虏。鞑靼原指蒙古一部落,后泛指蒙古。
陈天华(1875—1905) 湖南新化人。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 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使中国大 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 起死回生,还命反魄,出十八层地狱, 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 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 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 皇哉!革命也!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 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 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 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 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 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邹容(1885—1905), 四川巴县人。
著作有《警世钟》、《 猛回头》、《狮子吼》等。 主要思想: (1)阐明中国进行民主革命 的重要性,强调必须推翻清 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2)宣传主权在民的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否定传统的忠 君观念。 (3)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 的侵略行径,主张“改条约 ,复税权”,以实现中国的 “完全独立”。
各阶层人民反洋教斗争 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 工人的罢工斗争 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 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 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 款及一切捐税压得劳动 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国 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极其尖锐。图为上海出 版的《民呼日报》刊登 的一幅漫画。
民不聊生 苦不堪言 怨声载道 水深火热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 人民的呼吁》 1904年8月
“中国现在还处在
唯改革与革命不足以解决问题
• 《辛丑条约》1901 • 日俄战争1904-1905(中国东北、黄海) • 英国侵藏战争1903-1904
日俄战争时期的“中国耻辱”漫画
多种社会矛盾激化
1.巨额赔款,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 ↓ 旧税新税 ↓ 抗税 2.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3.革命组织
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 1904年,黄兴、宋教仁,长沙,华兴会 1904年,蔡元培、陶成章,上海,光复会 1904年,刘静庵、宋教仁等,武昌,科学补习所 1905年,陈独秀、柏文蔚,芜湖,岳王会 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东京,中国同盟会 1906年,刘静庵,武昌,日知会 中国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等合并而成
大论战:革命还是改良?
(1905-1907)
革命派
以孙中 山为代 表的资 产阶级 革命派
1. 要 不 要 以 革 命 手 段 推 翻 清 王 朝
2. 要 不 要 推 翻 帝 制 , 实 行 共 和
3. 要 不 要 社 会 革 命
改良派
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 代表的改 良派
1 2 3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势: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事: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 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对 的前夕,只要星星之 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 燎原之势,将满洲鞑 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的反 子从我们的国土上驱 动统治致使民怨沸腾 逐出去。”
胡虏,泛指塞外游牧民族。鞑虏是古代中国对塞外游牧民 族的蔑称。 • 晚清时期,清政府向列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压迫汉和其 他民族,因此鞑虏又被专门用于仇视满清政府时的称谓。
•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推翻当时蒙古人的统治 ,在《喻中原檄》一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 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口号。 • 1894年11月,孙中山组织成立兴中会,以“驱除鞑 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 • 1905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 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垂 死 挣 扎 之 清 末 “ 新 政
A.1901年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2.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3.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4.颁布新的学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B.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
乱可弭”) (“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
局限性:
1.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
国主义的主张;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 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
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 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
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 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的第一人。 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广东领导 抗英斗争时,就组织人翻译西方 书刊。 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 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 四洲志》一书。 书中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 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林则徐后 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 》书稿交给好友魏源。
魏源在对《四洲志》等资料进行分析的 基础上,于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 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 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的教训等思想。 • 此外,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提出 了“ ”的思想,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 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改良派: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 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 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 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末由”。 “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 血之祸可以免乎?” “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 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 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
邹容,作《革命 军》时年仅十八 岁。该书风行百 万册,教育了整 整一代人。
陈天华《猛回头》
疼只疼,甲午年,打了败仗; 疼只疼,庚子年,惨遭杀伤; 痛只痛,割去地,万古不返; 痛只痛,所赔款,永世难偿。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 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 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 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 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 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 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才是我,大 国民,气吐眉扬。——《猛回头》摘录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 “民智未开”、“程度未逮”,没有实行民主共 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与其 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 明专制”。
革命派:非“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 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有“兴民权, 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 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和平方法,无 可复施”,“积 渐而知和平之手 段不得不稍易以 强迫” ——孙中 山
以孙中山 为首的资 产阶级革 命派选择 走民主革 命道路
2.革命思想
痛陈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 朽与黑暗,号召人们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 廷”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