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洲沉积类型及储集性能

三角洲沉积类型及储集性能


引言
三角洲沉积体系被识别的历史沿革
• 1885~1890,G. K. Gilbert. 美国邦维尔湖更 新世湖相三角洲,首次识别具三褶构造。
• 1912,1914. J. Barrel, 阿巴拉契亚上泥盆统 卡基尔三角洲,并划分出顶积层(Topset)、 前积层(Forset)和底积层(Bottom set)。
一、三角洲沉积的一般特征
• 定义:
– 在河流入湖(海)的河口区,河流水体能量 大于湖(海)水体能量,因坡降减缓,水流 扩散,逐渐将所携带的泥砂物质沉积于此, 形成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形态多呈朵 状或扇形(建设性三角洲)
• 影响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蓄水体的性质 • 水动力条件 • 坡度陡缓 • 物源远近
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 扇三角洲体系中,以重力流沉积占优势为其重 要的沉积特征。沉积物粒度普遍很粗,以砂砾 岩为主,河道沉积不发育,往往呈小的透镜体 分布在重力流沉积物中,为扇面上洪水期形成 的短暂河道产物。沉积物入湖后受湖浪的改造 作用微弱,河口砂坝不发育。物源近,物源丰 富,为阵发性灾变事件供给的结果。
2、扇三角洲: 以冲积扇入湖形成的由水上到
水下的中-粗碎屑岩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中通常发育泥石流、辫状 河道等沉积微相类型;
➢扇三角洲前缘发育碎屑流、水下分流河道和 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
➢前扇三角洲的前三角洲泥沉积中通常会含一 些粗颗粒。
• 砂质砾岩, 扇三角洲平 原沉积,东 秋5井E底部
辫状河三角洲相
• 辫状河三角洲相主要包括三角洲平 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 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中 以辫状河道和越岸沉积为主。
辫状河道沉积
• 以河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沉积物为主。 • 河道砂坝岩性较粗,一般为砾岩、含砾砂岩及砂
沼泽
缘席状砂

二、不同三角洲沉积类型的识别
• 曲流河三角洲 • 扇三角洲
• 辫状河三角洲
1、曲流河三角洲
• 正常三角洲沉积物通常 显示出以曲流河流作用 占优势的特征,三角洲 发育较完全,可见到三 层结构。
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 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由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 微相、河漫微相及河漫湖、河漫沼泽微相组成, 总体特征类似于曲流河沉积。砂岩多具向上变细 层序,底部常见含砾不等粒砂岩,可见泥砾,向 上变细,常见炭化植物碎片,大多为分流河道沉 积。泥岩以紫红色为主,层理不明显,疏松,主 要为河漫沉积。

河口砂坝微相
• 由黄绿色、黄褐色中-粗砂岩、含泥 细砂岩、粉砂岩构成。显示向上变 粗层序,由下至上从粉砂岩向含泥 细砂岩、中-粗砂岩过渡。见平行层 理。垂向上与支流间湾和水下分流 河道组合。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中-高 幅度的漏斗形或漏斗-箱形,曲线微 齿化或齿化。

远砂坝微相
• 沉积物较河口砂坝要细,由薄层状灰白色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沉积构造有水 平层理、小型沙纹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等。 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中-低幅度的漏斗形, 曲线微齿化,可与河口砂坝构成完整的向 上变粗层序,也常同前三洲泥呈互层出现。
• 他们所建立的三角洲沉积模式一直影响着 二十世纪初人们对三角洲的认识。
引言
•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对许多现代 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全面、系 统的调查研究,并对河口的水动力学 条件进行分析,识别和建立各类三角 洲的横向和垂向层序,从而也提高了 对古代三角洲沉积地层的识别能力。
引言
• 我国对三角洲的大量研究始于70年代, 由于近海陆架的油气开发,对珠江、长 江和黄河等现代三角洲的系统研究,取 得了巨大成果,发现了大批与三角洲有 关的油气田。尤其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 盆地及西部前陆盆地中的大多数油气田 都与中、新生代所沉积的三角洲有关。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由水 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 远砂坝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 支流间湾微相组成。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 主要岩性为浅灰绿色含砾不等粒砂岩、中砂岩、细粉砂岩 、粉砂岩。具上细下粗特征,垂向上由下至上 见含砾不等粒砂岩逐渐向粉砂岩过渡,或含砾粗砂岩 向中砂岩、粉-细砂岩和粉砂岩过渡。砂岩中发育大 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小型交错纹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上与支 流间湾和河口砂坝接触。测井表现为中幅度的钟形, 曲线光滑或微齿化。
3、辫状河三角洲
• 既有扇三角洲的某些特征,也有正常三角洲部 分特征,但更有其自身沉积作用的显著特点。
• 同扇三角洲相比,平原沉积以河流体系的高度 河道化,更深、更持续的水流和很好的侧向连 续性为特征。沉积物含丰富的交错层理,砂砾 岩显示清楚的正韵律。前缘沉积以非常活跃的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其内发育大规模的特 征性层理构造,具向上变细层序。河口砂坝远 较扇三角洲好,水下重力流远没有扇三角洲发 育。
角洲 摩擦为主的三角洲,惯性为主的三角洲,
悬浮为主的三角洲 粗粒三角洲,细粒三角洲 综合各种因素划分6种类型三角洲
三角洲沉积相的划分

三角洲
亚相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
分流河道、河 水下分流河 前三角洲泥、
漫(泛滥平 道、支流间 浊积砂、滑
微相 原)、天然堤、 湾、河口坝、 塌重力流沉
决口扇、泻湖、 远砂坝、前 积、浊积水
提纲
• 引言 • 一、三角洲沉积的一般特征 • 二、不同三角洲沉积类型的识别 • 三、不同三角洲砂体储集性能比较 • 四、多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引言
• 三角洲的概念是地质学中最老的概 念之一,可追溯到公元前约400年, 当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德看到 尼罗河口的冲积平原同希腊字母 “△”的形状相似,于是三角洲 (Delta)这个词就产生了。
一般特征
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形态特征主 要受河流性质、蓄水体性质和营力 类型以及盆地的性质的控制。
不同的分类方案从不 同侧面反映了三角洲
的沉积控制因素。
三角洲的分类
分类方案 蓄水体的性质 水动力条件
形态特征 供源体性质
发育部位
河口作用类型
粒度粗细 结构成因
分类结果 湖相三角洲, 海相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鸟足状三角洲,鸟咀状三角洲,港湾状三角洲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 陆坡型三角洲,陆架型三角洲,吉尔伯特型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