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洲相介绍

三角洲相介绍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2)三角洲前缘亚相 三角洲前缘亚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处于海平 面以下,为河流和海水的剧烈交锋带,沉积作用活跃,是三 角洲砂体的主体。其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 然堤、支流间湾、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 砂等六个沉积微相 1)水下分支河道微相:水下分支河道为陆上分支河道的水下 延伸部分,也称为水下分流河床。在向海延伸过程中,河道 加宽,深度减小,分叉增多,流速减缓,堆积速度增大。沉 积物以砂、粉砂为主,泥质极少。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 理及冲刷一充填构造,并见有层内变形构造。垂直流向剖面 上呈透镜状,侧向则变为细粒沉积物。

角 洲
分流河道 正韵律沉 积


相互叠 置的分 流河道
3 长6
SB-冲刷侵蚀面


洲 前
河口坝液 化变形构 造
长7

浅湖泥及 席状砂沉 积
最大洪泛面
陕北清涧河刘家湾长6-长7三角洲露头剖面实例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4)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 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沼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 的还原环境。其沉积为深色有机质粘土、泥炭、褐煤,夹有 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并含有 丰富的黄铁矿自生矿物。当排水通畅时,粘土中的有机质不 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 沼泽沉积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90%,故有人把分支河 道沉积形象地比喻为三角洲平原的“骨架”,把沼泽沉积比 喻为三角洲平原的“肉”。广泛而稳定分布的层状有机质沉 积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根据其分布范围, 可圈定三角洲平原的大致轮廓。 5)淡水湖泊微相: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湖泊面积小,水体浅, 通常为3~4m,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有机粘土物质,并夹有泥 砂透镜体。粘土沉积物显示极好的纹理。可见黄铁矿、蓝铁 矿,但不成结核,多见原地生长的软体动物贝壳。虫孔发育。 河流支流注入时,可形成小型的湖成三角洲沉积。
6)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在海洋作用较强的河口区,河口砂坝砂受波 浪和岸流的淘洗和簸选,并发生侧向迁移,使之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 于三角洲前缘,形成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体。席状砂的砂质纯、分选好, 沉积构造与河口砂坝相同,广泛发育交错层理,生物化石稀少。砂体向 岸方向加厚,向海方向减薄。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2.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河流流人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由 于潮汐作用远大于河流作用,在港湾中 堆积的泥砂受潮汐作用的强烈破坏和改 造,仅形成小型三角洲。其外形受港湾 控制,故又称为港湾型三角洲,属于破 坏性三角洲的一种类型。这类三角洲在 河口区或其前缘向海方向,常发育因潮 汐作用而形成的呈裂指状散射且断续分 布的潮汐砂坝。这一特征是区别其他类 型三角洲的重要标志。澳大利亚北部的 巴布亚湾三角洲就是这类三角洲的典型 例子。此外,我国的珠江、鸭绿江、辽 河三角洲,越南的湄公河, 缅甸的伊洛 瓦底江三角洲亦属于此类型。
前三角洲泥、滑塌浊积扇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河控三角洲形态
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 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三角洲的形态, 可进一步可分为鸟足状三角洲和朵状三角洲两种类型。 (1)鸟足状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 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
三.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1.扇三角洲的发育的条件
①地形条件---临近山区的盆地边缘,高差变化大,坡度陡是扇三 角洲发育的最有利和最基本的条件。一般距山区越近,坡度越陡, 越易发育扇三角洲 ②地质构造条件 ---- 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常与同沉 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从大地构造背景来看,沿大陆碰撞海岸、 岛弧碰撞海岸、拖曳-边缘海岸以及克拉通内部的裂谷盆地或其它 断陷盆地的岸边对扇三角洲发育最为有利。如我国中新生代许多 断陷盆地中发育的扇三角洲。 ③气候条件----在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形成。 (a)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发育旱地扇三角洲(如死海西岸扇三角洲); ( b )潮湿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易形成湿地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 (如牙买加的耶拉斯三角洲); (c)在寒冷潮湿的冰水冲积平原有利于辫状河平原三角洲或辫 状河三角洲的发育(如阿拉斯加科珀河扇三角洲)。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浪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故又称为鸟 嘴状三角洲。其形成特点是海洋的波浪作用大 于河流的作用,只有一条或两条主河道人海, 分支河道少而小。河流输入泥砂量不多,而且 被波浪作用改造、再分配,在河口两侧形成一 系列平行于海岸的海滩、砂嘴、砂坝,并在它 们的向陆一侧形成半封闭的泻湖和沼泽,仅只 在主河口区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形成突出于 河口的鸟嘴状形态。法国的罗纳河、埃及的尼 罗河、意大利的波河形成的三角洲以及巴西圣 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都属于此类型。
(3)前三角洲亚相 前三角洲亚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三角洲沉积最厚的 地区。沉积物大部分是在波基面以下深度范围内形成的,主 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可含少量细砂,有时可见 海绿石等自生矿物。
一Hale Waihona Puke 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3.平面相组合及垂向层序 三角洲内部的平面相组合由陆向海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 三角洲。这些亚相在三角洲沉积中处于同一时期的同一沉积界面上。随 着三角洲前积式向海推进,早先的沉积界面就成了三角洲前积层的等时 线或等时面。每两个等时线间所限制的前积层都包含了同一时期形成的 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个不同的亚相,故称为“同期异 相”。而在一个大的三角洲沉积中,同一亚相(如前三角洲)乃是不同时 期形成的该亚相的叠加,故又称为“同相异期”。 三角洲在平面上依次邻接而出现的相,在垂向上亦依次递变。对河控三 角洲来说,由下至上依次为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砂和粉砂、三角洲 平原分支河道砂和细粒沼泽沉积,大致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沉积的垂向 层序,在层序的上部局部出现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 旋回,顶部出现夹炭质泥岩和薄煤层的沼泽沉积。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2)水下天然堤微相:水下天然堤是陆上天然堤的水下延伸部分,为水下 分支河道两侧的砂脊,退潮时可部分地出露水面成为砂坪。沉积物为极 细的砂和粉砂。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总 体组成。常具有少量的粘土夹层。流水形成的波状层理为主,局部出现 流水的、与波浪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交错层理。有时可见植物碎片。 3)支流间湾微相:支流间湾为水下分支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海湾地区, 与海相通。当三角洲向前推进时,在分支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 地的楔形泥质沉积体,称为“泥楔”。故支流间湾以粘土沉积为主,含 少量粉砂和细砂。 4)分支河口砂坝微相:分支河口砂坝也称为分流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 支河道的河口处,沉积速率最高。海水的冲刷和簸选作用,使泥质沉积 物被带走,砂质沉积物被保存下来,故分支河口砂坝沉积物主要由分选 好、质纯净的细砂和粉砂组成,具较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成层厚度为 中、厚层,可见水流波痕和浪成摆动波痕。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三.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Holmes(1965),Mcgowen(1970)将扇三角洲定义为:“由 相邻高地进积到安静水体中的冲积扇。扇三角洲主要形成于 构造活动较强烈的地区,例如活动大陆边缘、岛弧体系边缘、 断陷湖盆边缘。在这些地区,短而坡度大的河流(主要是辫 状河)从附近的物源区流出,携带大量的粗粒沉积物在海(湖) 盆边缘快速堆积形成扇三角洲。根据扇三角洲的影响因素, 将它划分为湖泊扇三角洲、波浪改造的扇三角洲和潮汐改造 的扇三角洲。它们的平面分布、砂体类型及形态都各具特征。 中国东部断陷湖盆中常常发育规模不等的湖泊扇三角洲。它 由扇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组成 .
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特征类似于河控三角洲波浪作用能使大多数供给 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物发生再分配。河口砂坝的形成受到阻碍,三角洲前 缘斜坡较陡,进积作用沿整个三角洲前缘发生,而不是集中在一个点上 进行。它的进积作用比河控三角洲前缘进积要慢,但对这类三角洲的沉 积亚、微相沉积特征还缺乏深入研究。一般来说,浪控三角洲的垂向层 序通常仍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但以具有浪蚀海滩脊序列为特征, 而且层序顶部一般都出现三角洲平原的沼泽和分支河道沉积,以此区别 于海岸沉积的海滩脊层序。浪控三角洲层序底部是含生物扰动的前三角 洲。向上过渡为互层的泥、粉砂和砂的沉积,具有波浪引起的冲刷构造、 递变纹理和交错纹理,最后演变成具平行低角度纹理的、分选好的高能 海滩砂以及沼泽沉积。
三角洲的沉积物粒度可粗可细,三角洲中河流、波浪和 潮汐相互作用的能量不同,但总的来说,一个三角洲可以根据 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特征,被划分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 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及多个微相 :
三角洲 类型 扇三 角洲 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 扇三角洲前缘 前扇三角洲 辫状河 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微 相
分流河道、漫滩沼泽 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 前三角洲 辫状河道、越岸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前辫状河三角洲 正常 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远砂坝
前三角洲 分支河道、天然堤、决门扇、沼泽、淡水湖泊
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
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 坝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分支河道微相:分支河道又称为分流河床,其沉积特征与 河流体系的河床沉积基本相同。它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 积的骨架,以砂质沉积为主,粒度比邻近的微相稍粗,分选 差。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垂向上具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 韵律。常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有不对称波痕及冲刷 一充填构造。化石少见,最底部可见植物碎片。横剖面呈透 镜状,沿河床呈长条状,故又称为河道 砂坝。 2)陆上天然堤微相:发育在分支河道两侧,以细砂和粉砂沉 积为主,远离河床沉积物变细,泥质增多,常见各种波状层 理及流水波痕,可见铁质结核和碳酸盐结核,少见植物碎片。 3)决口扇微相: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 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席状砂层,但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 口扇沉积类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