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拔牙创的愈合及拔牙后并发症

拔牙创的愈合及拔牙后并发症


㈤颞下颌关节脱位
原因:操作时间长,习惯性脱位 防治:左手支持
㈥邻牙或对颌牙损伤
1. 邻牙大面积龋坏,修复体---术前解释 2. 安放牙钳---长轴一致,钳喙过宽 3. 牙挺---邻牙支点 4. 脱位力需控制,保护
㈦神经损伤
鼻腭神经和颊神经损伤 颏神经损伤
原因:颏孔周围的手术 预后:与神经是否切断与关。 预防:必须作翻瓣手术时,垂直切口应尽可能位 于前方。 舌神经损伤 原因:远中切口偏舌侧
4、拔牙费用及签手术同意书。
局部检查
局部检查: 1、确定所要拔除的牙,告知病员并
取得病员同意。 2、死髓或活髓; 3、牙大小、形状、牙根数目、根周
情况、根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
牙齿形成程度拔牙困难度
术前检查的目的是要明确: ❖ 拔何牙,为何拔,现在拔可否; ❖ 麻醉方法及药物选择; ❖ 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以
6d开始形成新骨 30d新骨充满牙槽骨 3m完全形成骨组织
愈合过程
四、上皮覆盖拔牙创
3d牙龈上皮向血凝块表面生长 4w内上皮愈合完成
愈合过程
临床上
1w牙槽窝内形成肉芽组织 1-2m牙槽窝平复,有新骨形成 3-6m重建过程完成,正常骨结构
一周
第五节 牙拔除术的并发症
㈠软组织损伤
广谱抗生素(Antibiotic):可抑制肠道菌丛,使维生素 K 生成减少,进而使依赖维生素K而产生的凝血 因子减少。
酒精(Alcohol):长期大量饮酒容易产生肝硬化,从而使依 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
(五)器械准备
拔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刮匙,以及切开、分离骨
膜、凿除牙槽骨、修整牙槽骨、缝合等所需用的器械。
四、拔 牙 器 械
(一)拔牙钳: 钳柄、关节、钳喙
(二)牙挺
牙挺:刃、柄、杆 牙挺的工作原理 (1)杠杆原理 (2)楔原理 (3)轮轴原理
牙挺
用挺原则
1、不能以邻牙为支点 2、龈缘水平处颊侧、舌侧骨板不作支点
拔牙创的愈合及拔牙后并发症
(一)病员术前的思想准备
病员术前的思想准备
医生要关切病人的信心和维持其心理上的平 衡
耐心听取其病痛的叙述。
术前解释非常重要:
1、应向病员简单介绍病情; 2、手术的必要性,准备进行的手术; 3、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估计有可 能在术中发生的情况。使病人有充分的 思想准备和建立信心。
6.拔牙后注意事项
第四节 拔牙创的愈合
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程(四个阶段)
一、拔牙创出血及凝血块形成
15min 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正常愈合 脱落/质量不佳—拔牙创感染/疼痛
愈合过程(四个阶段)
二、凝血块机化
牙龈组织收缩/拔牙创变小
24h 开始机化
3d-20d纤维结缔组织
愈合过程
三、骨组织修复
位置:多在翼外板的外侧、翼外肌的下方。 原因:上颌结节骨质疏松,用力不当时,断根或 牙突破骨板和骨膜被推入颞下间隙。 处理:6周后,牙可被纤维组织包绕而相对稳定。 此时再进行手术。
㈧断根或牙移位
⒊进入下颌舌侧骨膜下或穿破骨膜进入舌下间隙或下 颌下间隙
原因:下颌骨舌侧骨板越向后越薄,用力不当。 预防:避免使用向根方的压力 处理:⑴在骨膜下,手指压回牙槽窝内取出
⒈牙龈撕裂 原因: ⑴ 分离不彻底 ⑵ 牙钳夹住 后果: ⑴ 术后出血 处理: ⑴ 及时发现,再分离 ⑵ 撕裂后缝合
㈠软组织损伤
⒉下唇损伤 ⒊行翻瓣手术时粘骨膜瓣被撕裂 ⒋软组织刺伤 ⒌使用骨钻去骨或分冠拔牙时将邻近软组织卷入
㈡牙槽骨折断
原因:突然使用暴力致頰侧骨板折断。 常见牙位:
上颌尖牙 :唇侧骨板薄,牙颈部骨增厚,根阻力大 上颌第一磨牙: 頰,腭根分叉大,頰侧骨板薄 上颌第三磨牙:上颌结节骨疏松,与骨粘连
⑵疑上颌窦穿孔时,用捏鼻鼓气法检查。
㈢口腔上颌窦交通
处理:
⑴小穿孔(≤2m) ① 常规处理 ② 抗生素 ③ 勿用鼻腔鼓气
⑵中穿孔(2~6mm) ① “8”字形缝合 ②鼻腔喷雾可以减轻充血的药剂
⑶大穿孔(>6mm) ①转移临近组织关闭穿通口 ②术后注意事项(同上)
㈣下颌骨骨折
原因:
1. 下颌角部骨折 下8阻生 2. 原来就存在病理性骨质疏松状态。
⑵在骨膜下,手指固定,止血钳钳取 ⑶进入间隙内,6周后再取
㈨术中出血
⒈预防 ⑴病史了解 ①出血史 ②家族史 ③了解病员药物使用情况“5A药物” ④了解可能引起出血的一些全身疾病
5A
阿司匹林(Aspirin):影响血小板,使它在小动脉中的聚集 及堵塞功能降低。
抗凝剂(Anticoagulants):多用于有心肌梗塞或脑梗塞的 病患。
㈡牙槽骨折断
处理:如骨板折断后一半以上已无骨膜附着 --最好去除
如折断骨片大部分有骨膜膜附着可将其复合 --使其愈合
㈢口腔上颌窦交通
原因: ⑴解剖因素: 根尖与上颌窦仅有一薄层 或无骨相隔 ⑵操作因素:取断根时用力不当
㈢口腔上颌窦交通
后果:上颌窦感染,口腔上颌窦瘘 预防:
⑴上颌磨牙拔除困难时,用翻瓣去骨及分拔除 。
及拔牙方法和器械。
(三)病员体位
拔牙时可取坐位或卧位 术者一般应立于病员的右前方,拔前 牙时可立于右后方
(四)手术区准备
应尽一切可能减少口腔内的细菌量: 1、不能把外界污物带入口腔内; 2、所有的器械和敷料均需经严格的消 毒处理;
3、术前应先行刮治牙石;含漱或冲洗; 复杂手术应行口周消毒、铺巾。
牙挺
用挺原则
3、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 4、用力须控制、方向正确
拔牙器械
(三)刮匙 (四)牙龈分离器
五、一般牙拔除术
(一)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 1、分离牙龈 2、挺松患牙 3、安放拔牙钳 4、拔除患牙
5.拔牙创的检查与处理
1,检查牙体(完整?牙根数目) 2,牙龈有无撕裂 3,牙槽窝是否有异物、肉芽、碎骨屑。 4,复位牙槽窝,如有游离骨折片应去除。 5,过高牙槽间隔、骨脊或牙槽突修整。 6,是否需要缝合。
㈦神经损伤
下牙槽神经损伤 原因:拔下颌阻生智齿时发生。 预后:导致下唇及颏部麻木或感觉异常有
望在半年内恢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恢复 。
㈦神经损伤
下牙槽神经损伤 预防:⒈ 术前X线评估 ⒉ 取断根技术 治疗:⒈予预防水肿及减压药 ⒉予促神经恢复药 ⒊理疗
㈧断根或牙移位
⒈断根进入上颌窦或下颌管 ⒉上颌第三磨牙断根进入颞下间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