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知识竞赛答案(100题)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 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
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4.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
后因代表们的活动受到监视,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召开。
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6.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8.1923年6月,党的三大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0.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
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1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2.1927年9月进行的三湾改编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3.1929年12月举行的古田会议,初步回答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
1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方针。
15.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走向复兴,关键在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6.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17.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抗战路线,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
18.1937年9月打响的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9.1939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21.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1942年开始的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
22.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23.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党形成了三大优良传统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24.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5.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所要建立的新中国,只能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党制定和实施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政策。
28.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29.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国营经济,也为了发挥其他经济成分的重要作用,党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建设方针。
30.1953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31._1951_年5月,《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署。
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西藏从此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32.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3.1953年至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4.1956年9月,党的八大确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35.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6.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7.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8.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3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0.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41.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3.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4.“.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5.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国情和邓小平的设计,提出我国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46.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7.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8.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9.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50.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1.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2.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发表讲话,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53.2000年2月,江泽民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54.2001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全党必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把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55.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6.2002年3月26日,江泽民会见参加神舟三号试验飞船任务的代表时指出,这次试验飞船的发射成功进一步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主创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57.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59.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60.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促进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党中央提出了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总体部署,实施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61.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
62.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63.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农业税。
64.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5.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6.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对外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6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6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6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