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微生物第二章 第二节 微生物脱硫、湿法冶金和燃料电池 (1)

应用微生物第二章 第二节 微生物脱硫、湿法冶金和燃料电池 (1)

KH2PO4,Na2HPO4,FeCl3,CaCl2,MgCl2,NH4Cl,DBT 加入Glc能否生长?
菌株筛选:好气培养 富集培养: KH2PO4,Na2HPO4,FeCl3,CaCl2,MgCl2,NH4Cl, Glc,DBT(乙醇溶),pH 7.2 平板分离:
脱硫效果评价:
菌株 DBT
2-羟基联苯(与Gibb’s试剂反应在 OD610下呈蓝色)
加入采集样品
好气培养,30℃
菌体细胞
减少酵母膏等
加大Cu2S量
菌体细胞
去除酵母膏等
加大Cu2S量
108~109/ml菌液(完全自养,对Cu2+耐受)
五、细菌浸出扩大试验(工业级)
1、搅拌浸出
耐酸反应罐:搅拌,加热,通气,冷却
化能自养培养基,外加Fe2(SO4)3 Cu2S破碎颗粒,混合菌种 CuSO4溶液(Cu2+浸出液)
一、燃料油脱硫的必要性
全球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国内外燃料油用量越来越大
燃料油主要来自原油
不同来源的燃料油硫含量重量0.03-10%
含硫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 燃烧
H2S,SO3,SO2
危害:
1、腐蚀作用。H2S遇水成酸
H2S酸+MgCl2或CaCl2
HCl酸(腐蚀设备)
2、SO2或SO3与水蒸气化合成H2SO3或H2SO4酸雨,严重影响生态 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定义: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 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原理:在阳极室厌氧环境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 用下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靠合适的 电子传递介体在生物组分和阳极之间进行有效传 递,并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形成电流。
新的发电方式:细菌发电 一、化学燃料电池
A
e
e
-
-
H2

催化剂
极 e-+H+
2、堆浸 处理大吨位贫矿,废矿,尾矿 美国纽蒙特矿业公司黄金公司 100万吨级处理低品味难选 冶金矿生物堆浸场
斜面地基
营养液 菌液
闸门
3、原位浸出 矿床
自然形成或人工爆破形成裂缝
注入营养液+菌液 使金属溶解到细菌浸液中 浸铜、浸铀
第五节 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Microbiological fuel cell
四、燃料油生物脱硫的机理
1. Kodama途径 1973年 Korki Kodama
P. alcaligenes
1974年 VEB 缺点
2.“4S”途径
脱硫菌可以经过4步反应 将硫原子从DBT上脱下来, 生成硫酸根,而烃结构 以二羟联苯(2-HBP)的 形式得以保持,因此这 条途径被称之为“4S” 途径。
Gibb’s试剂:2,6-二氯醌-4-氯酰亚胺
用2-羟基联苯生成量,菌体细胞生长量评价脱硫效果
六、生物脱硫的转运模型
七、工程菌的遗传改造
DszA:DszB:DszC=11:3.3:1
七、工程菌的遗传改造
Overlap
七、工程菌的遗传改造
DszC
DszA
DszB
DBT
DBTO2
2-HPBS
2-HBP
五、脱硫细菌
能以4S途径脱硫的菌种:
1988年,Kilbane首次分离玫瑰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
IGTS8)。
1994年,Izumi等分离出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D-1)。
1998年,Rhee等分离到戈登氏菌(Gordona sp. CYKS1)。 2001年,李福利等分离到古地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goodii
二、湿法冶金的微生物学原理
Fe+CuSO4
FeSO4+Cu
Cu2S+Fe2(SO4)3
CuSO4+FeSO4+S
外加入启动反应
Cu+1、S2-被氧化,Fe+3被还原
4FeSO4+2O2+2H2SO4
氧化亚铁硫杆菌
2Fe2(SO4)3
2S+3O2+2H2O 氧化硫硫杆菌 2H2SO4
铜氧化浸出剂
推动循环反应的两类化能自养菌:
休止细胞(resting cells)法发酵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生长代谢产 酶的特点或是诱导产酶的特性将微生物培养到对数生长末期,分 离菌体并以一定浓度重悬在生理缓冲液中,利用菌体已经大量产 生的酶作用底物的方法,此时微生物已经基本停止生长代谢,但 保持有系列酶的活性。休止细胞的主要优点是反应专一性强,可 以提高底物转化率,不易污染杂菌,可以减少产物对菌体生长及 酶合成的抑制,是提高生物脱硫效率的途径之一。
P
dszA S dszB
10
3.3
dszC 1
11
5
1
七、工程菌的遗传改造
DszB:DszC:DszA=11:5:1
Fig. Amplification plots of rearranged dsz operon in the r ecombinant Rhodococcus sp.DRB
A dszB, B NADH dehydroxygenase gene, C dszC, D dszA.
细菌间接作用浸矿
细菌能把金属从矿石中溶浸出来是细菌生命活动中生成 代谢物的间接作用 ,例如细菌作用产生硫酸和硫酸铁,然后 通过硫酸或硫酸铁作为溶剂浸提出矿石中的有用金属。
一、研究和开发应用概况
1958年美国用细菌浸出铜研究和工业应用成功; 1996年加拿大用细菌浸出铀研究和工业应用成功; 目前,南非金科公司用细菌浸金法日处理金矿石35t,细 菌浸出时间12天,金浸出率95%以上; 世界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微生物在矿冶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1094年就有微生物湿法冶金的记载:
水 III
BOD 50ppm
I,III:废水处理 II:发电联合装置
四、光合微生物电池
A
光照
e-
光照

深红螺菌
藻类

e- 非放氧光合作用
放氧光合作用 e-
加氢脱硫法(Hydro-Desulfurization,简称HDS) 是从燃料油中脱硫的一种传统技术。在加氢脱硫过程 中,石油馏分在无机催化剂和氢气的催化下在高温高 压下将有机硫分子转化成H2S,H2S经过处理生成元素硫。 但是加氢脱硫成本高,而且效率很低。特别是它对脱 除有机硫,尤其是带苯环的硫化合物效果很差。
铁氧化钩端螺菌(L. ferrooxidans) 专一性铁氧化无机化能自养菌:Fe2+ Fe3++ATP
在浸矿系统中常和亚铁氧化硫杆菌协同作用 3、嗜高温硫化杆菌属(Sulfobacillus)
有的种类以Fe2+为能源,有的种类以硫磺为能源 4、嗜酸嗜热古生菌(Thermoacidophili archaebacteria)
北宋张甲撰著《浸铜要略》:用“胆水浸铜”,“以铁投 之,铜色立变”
Cu2S 辉铜矿
CuSO4
CuSO4+Fe
蓝色,可溶性Cu2+
FeSO4+Cu
1972年,用细菌法浸出铜/铀伴生矿 1976年,完成高硫锰矿细菌浸出半工业性试验 1977年,完成高硫锡矿细菌浸出半工业性试验 1994年,在陕西首先进行大吨位黄铁矿型贫金矿细菌堆浸试验 1995年,在云南省对堆浸金矿细菌氧酸-CaCl2溶液






磁力搅拌器
海藻酸钠-PEG、海藻酸钠-PVA 琼脂 、Dowex-1树脂 、有机硅橡胶
固相化细胞处理: PVA-海藻酸钠作固定化载体 平均使用5次,每次作用柴油24小时 脱硫速率:0.142mg/g cell 纯重/小时 • 油水比例的选择:15% • 休止细胞与生长细胞脱硫效果比较:平均脱硫率比生长细 胞高出15%以上 。 • 休止细胞对柴油的重复脱硫实验
四个属的菌均为好氧,极度嗜热嗜酸 氧化硫化物产能
四、菌种的筛选与驯化
1、采样(浸矿微生物可能存在的地点)
矿山、矿堆、尾矿中流淌出来的酸性水;矿石本身;热泉或矿浆熔岩
2、富集与驯化
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兼性营养培养基
(NH4)2SO4, K2HPO4, MgSO4•7H2O, Ca(NO3)2, CaCl2, KCl, FeSO4, 硫磺, 酵母膏或其它有机物, Cu2S矿石粉, pH 3。
三、燃料油脱硫的常用方法
长期以来,炼油工业一般采用碱洗的办法来脱除 油品中的硫化物,这一方法较为简单,但存在环境污 染严重,脱硫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原油通过碱洗,可 以去除绝大部分硫化物,但却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水, 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对环境的危害会相当严重。此 外,由于碱洗对有机硫化物的脱除率不高,油品中还 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机硫化物。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xidans)
化能无机自养型:Fe2+
Fe3++ATP,CO2为碳源
G-,棒状,单极生鞭毛,运动,有纤毛与粘液层,菌体可吸 附到矿石上,中温严格嗜酸菌
显微镜下小菌落,周围有褐色Fe3+沉淀;Fe3+ 浓度升高,菌落长大1mm,Fe3+盐沉淀,菌 落变硬。
限制燃料油中的含硫量法规:
1990年,美国“大气清洁法修正案”规定汽油硫含量不大于
100mg/L,柴油硫含量不大于350mg/L; 1996年,美国加州规定燃料油硫含量的标准不大于30mg/L; 目前我国石化公司和环保局规定柴油含硫最高800mg/L,汽油 最高300mg/L;欧美规定柴油50mg/L,汽油15mg/L。 二、原油中的含硫组分
和光能作燃料
经典的生物电池
阳极:燃料Glc;催化剂:E. coli;电极活性物质:2H 阴极:接受电子的氧化剂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