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2)

第四章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2)


核心归纳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因素
条件
影响
外部 环境
国际 背景
国内 背景
连接了“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北接沿海的环 渤海经济区,南接沿海的 珠三角经济区
能同时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 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临近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力量、资金雄厚, 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市场广阔,是长江 经济带发展的强大依托和保障
答案 (1)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长江经济带向内陆连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向沿海连接了海上丝绸之路,同时能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 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从全国范围看,长江经济带北接环渤海经济区,南接珠三角经济区,南北两侧 都是我国最具活力的沿海发达地区,长江经济带居于二者之间,经济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 (3)从内部空间组成看,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 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 利于发挥东部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中、西部经济带有利于承接东部经济带的产 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2 设立雄安新区,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导引
探究点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阅读图1和“长江经济带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 问题。
1.从地理空间位置的角度讨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条件。
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 管理 协同 机制、生态环保 联动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非首都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一体化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判断
PANDUAN
1 北京应强化经济功能,注重企业发展。
作的协调发展带
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沿海、沿江、沿边 东部沿海,与海上丝绸之
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
全面推进的对内对 路衔接;西部沿边,与丝
合作走廊
外开放带
绸之路经济带相连
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
山、水、河、
生态文明建设
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
判断
PANDUAN
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2 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
地区的发展。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范围:包括 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等省市, 土地面积 占全国的21%,人口和 经济 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3.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内河 经济带。 (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是我国 生态文明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不畅通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12345
解析 经济发展上,存在着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巨大不平衡性,表现在经济 发展总量、人口总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发展的内需和出口模 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①对; 空间发展的不协调表现在长江经济带中每个省的城市发展各自为政,缺少经济带应 有的协调、协作关系,②对; 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水道是最明显的优势区位条件,但是长江航运瓶颈明显制约了经 济带的发展,③对; 人口流动现在越来越方便,④错。选A。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 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了解我国的宏观发展格局。 2.说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3.运用资料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A.横贯东、中、西三大区域 C.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条件
B.廉价便利的黄金水道
√D.与“一带一路”衔接
解析 A、B、C选项描述的都是长江经济带内部的有利条件,与“一带一路”衔 接,可以形成全面开放的局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选D。
2.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是 A.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B.形成东、西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C.形成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5.9
52∶48
中游 5.9 11∶53∶36
50
1.7
3.5
16∶84
上游 5.2 12∶51∶37
44
1.9
2.7
23∶77
12345
(1)根据图文资料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 为_下__游__经__济__最__发__达__,__中__游__次__之__,__上__游__较__落__后____。 (2)长江经济带下游与中、上游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_小_____(填“大”或 “小”)一些。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
战略
发展条件
发展目标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长江黄金水道;沿岸纵横 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
内河经济带
交错的铁路线
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
市群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
东、中、西互动合
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
易经的智慧
与“易”同行的人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悟之旅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初识《易经》 易之架构(阴阳、太极、八卦) 易有三义 破解人生
第一步 初识《易经》
1、是群经之首 2、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3、《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4、《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5、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大用和小用)
12345
(3)下列反映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12345
附赠:易经的智慧
天行健 地势坤
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以厚德载物
√C.加速开发上游石油、天然气资源,向下游输送
D.在上游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2345
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
过程中,东、中、西部发展各有战略定位。据此回答3~4题。
3.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空间发展的不协调 ③交通发展的不通畅 ④人口流动的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03
1.长江经济带下游经济地带与中、上游经济地带相比较 A.中、上游比下游具有区位优势 B.下游较中、上游具有资源优势 C.中、上游比下游经济发展速度快
√D.下游比中、上游经济发展水平高
12345
2.在长江经济带的综合整治与开发过程中,应该 A.向上游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下游的环境压力 B.在上游大范围围垦,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湖生态要素丰
的先行示范带
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
富多样
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跟踪训练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
大板块的区位优势,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回
答1~2题。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是
12345
4.我国东、中、西部的发展符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是 A.加快从东部向西部的人口移民
√B.发挥长三角的辐射引领作用
C.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向外转移 D.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化工产业基地
解析 按照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规划,下游方向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最发达,技术 力量最雄厚,应该起到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选B。
内部 环境
自身 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 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 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
内部 环境
空间 组成
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 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 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 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 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 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第一步 初识《易经》
6、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叫做伏羲八卦; (阴阳,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 第二把钥匙,是文王六十四卦:(64情景) 第三把钥匙,《十翼》(易传);(飞起来)
孔子的理想就是世界大同,而《易经》就是理想的翅膀。
第一步 初识《易经》
7、伏羲八卦的创造过程: 从问天气开始,在树上挂天气预报,(八卦告诉人类宇宙的状况,让 人类知道怎样去适应和改善。) 方法:仰观,俯视,广角; 8、《易经》自然科学和人伦道德结合。 9、学《易经》的意义 一纠正事实而非的观念: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信自律) 二有神秘性,也有道德性。 三求同存异的思想是实现全球化的必然之路(和谐)
判断
PANDUAN
1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2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3 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