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

• 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 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由县(市、区)政府 组织开展应急工作。根据灾情需要,市抗 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力量, 对灾区给予必要的支持。
• 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
• 7级以上地震应急(Ⅰ级)-红色-国 家级
• 6.5~6.9级地震应急(Ⅱ级)-橙色省级
预案框架
1、总则 2、应急组织与职责 3、应急响应及处置 4、应急预防与保障 5、附则
不千篇一律,但应相互衔接,注意隐患特点与易损分析。
1总则
制订预案的目的(目的定位) 制订预案的依据(法制定位)
分级与事权(灾害定位) 应急基本原则 适用范围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领导机构的设置及职责(抗震救灾指挥 部组成人员名单及其办公室的组成处室、人员、职责。)
• 6.0~6.4级地震应急(Ⅲ级)黄色市级
• 5.0~5.9级地震应急(Ⅳ级)-蓝色县级。
• 根据灾情可升降级。
(四)修编预案的背景(重要性)
• 我国国情:国家对应急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 • 国务院圈定新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值得注意地区 • 新修编《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 • 根据我市实际应急工作总体要求
4.9 向国家、省、市提供支援的保障 (包括输送参与社会救灾人员、志愿者队伍、 特种救灾装备、物资等)
5其他地震影响事件 周边地震影响,有感地震事件, 地震谣传事件
•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 • 二是不结合实际,一味照搬,千篇
一律。 • 三是专业知识或业务能力不足,拿
不准政策。 • 四是与政府赋予的职责任务不衔接。 • 五是可操作性较差。
二、县(市、区) 地震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
(防震减灾法)
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 预防和预警机制; 处置程序; 应急响应; 应急保障。
3.2.1 3.2.2 应措施
3.2.3 3.2.4 3.2.5
3.2 震后应急响应 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应急响应措施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各成员组的应急响
重点、要害部门的应急响应措施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抢救响应措施 外部支援需求和响应措施
4、 预防与应急保障措施
4.1 信息沟通保障(建立预警、报警、 接警、处警机制并设置报警信号。)
4.5 物资保障(说明可提供受灾预估总 人数1/3的人员三天内的食品与生活简易用品 等的来源与管理等)
4.6 应急避难场所保障(规划疏散的路 线和临时(长久)避难的场所,要有明确的 标志)
4.7 安全与治安保障(志愿者队伍的组 建或分点治安人员的设置)
4.8 技术保障(掌握辖区重点部位、薄 弱环节等的震害预测概况及其应对措施。)
2.3 组织体系框图和应急流程
抗震救灾指挥部
办公室
人 员 职 救
医 疗 救 护 队
工 程 抢 险
灾 民交 安通 置保

物治 资安 供消 应防
生 活 物 资 保 障

讯 联 络 保 具 体体体 负负负 责责责 部部部 门门门
3 应急响应措施
3.1 临震应急响应(在省人民政府发布破 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 办公室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收集宏观 异常情况并对口上报;组织力量对建筑工程、特 种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应急设施 等进行排查与防护;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组织 应急宣传教育活动。)
审批
备案
审批 备案
审批
县(区)地震 部门地震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企业地震应急预案
街办、社区地震应急预案
事权划分
• 按照国家、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不同级 别地震灾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方案。
•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在国务院或省抗 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 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 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二)预案的种类
• 1、突发公共事件总案 • 2、专项预案(含地震) • 3、地方预案(政府) • 4、部门预案 • 5、企业预案 • 6、其它预案
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
(三)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案、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审批
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 备案
太原市地震应急预案
我国的国情
• 1、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思路 2、震情严峻
• 3、设防能力脆弱
工程设防能力
我国的抗震设防基本标准是:大震不倒、中震 可修、小震不坏。
对一般建筑物的设防用平均设防水平进行设防, 即过去人们常说的地震基本烈度(超越概率50年 10%),现在用地震峰值加速度确定,总体设防能力 还不高,这也是我国成灾率比较高的重要原因。
紧急救援的时效性
30分钟存活率达99.3% 第1天存活率达81.0% 第2天存活率达52.6% 第3天存活率达36.8% 第4天存活率达16.9% 第5天存活率达7.4%
(五)预案的特点
• 1、前瞻性 • 2、可控性 • 3、可操作性 • 4、可调性 • 5、强制性 • 6、科学性
(六)预案编制常见问题
4.2 现场抢救、工程抢险等保障(说明 可供应急人员使用的应急设备类型、数量、 性能和存放位置,并制定相应的购置、保管、 维护、使用等制度)
4.3 应急队伍保障(列出各类应急响应 的人力资源,包括梯队式人员名单)
4.4 医疗保障(列出医护人员梯队名单 及一定量的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数量、地 点及调用制度)
一、应急预案要点 二、县(市、区)地震应急预案 三、企业、厂矿地震应急预案
四、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事 业地震应急预案
五、太原市地震应急预案介绍
一、应急预案 要点
(一)概念
地震应急预案是针对地 震灾害事件,预先制订的工 作方案或处置方案,预案要 明确职责、任务、措施,规 定什么事、谁来做、怎样做。
2.2 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人员抢救组、 医疗救护组、灾民安置组、工程设施抢险组、交通保障 组、次生灾害防治组、后勤物资保障组、治安保卫组、 宣传报道组等工作组,并规定各个工作组的组成的部门、 人员及职责。)
指挥部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和协调工作。
2.3 尽可能编制应急工作程及组织体系框图 (①可用框图明确上流下左右的领导与协作关 系;②可用表格明确应急任务指挥单位和承 担单位;③可用预案不同级别的影响流程表 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