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演变


• • • • • • • • • • •
理解概念: 理解概念: 一、世界格局 二、雅尔塔体系 三、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 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格局的关系 五、联合国 六、冷战 七、杜鲁门主义 八、马歇尔计划 九、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十、华沙条约组织
• 理解概念: 理解概念: • 一、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 •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世界格局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的形成, 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和重新分化组 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 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 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 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均势逐渐被 打破,最后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结果 结果。 打破,最后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结果。
• 理清线索
• • • • • 二、现代化建设的三种经济模式 (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经济 1.美国经济 战后恢复 2.西欧 2.西欧 德国崛起 欧共体
• • 3,日本 3,日本 • • 4,矛盾及问题 4,矛盾及问题
阶级矛盾仍然存在 社会危机加深 极右势力沉渣泛起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及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至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 展和演变复习思路
(1945年----2006年) 番禺中学 李漱萍
• •
• 复习思路: 复习思路: • 一、理清线索 • 二、理解概念 • 三、突破难点 • 四、关注热点
• 理清线索
•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 总体特征: 总体特征: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 取代,世界呈现两极格局. 取代,世界呈现两极格局. • 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 政治上: 政治上: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并在六七十年出现分化. 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并在六七十年出现分化. 经济上: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下, 经济上: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所恢复和发展,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成效不大, 有所恢复和发展,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 基础发展潜伏着危机.亚洲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础发展潜伏着危机.亚洲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国际关系方面: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关系方面: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民族解放运动方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民族解放运动方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帝国主 义崩溃,第三世界兴起. 义崩溃,第三世界兴起. •
重点
对发展农业生产产生了一 定成效, 定成效,但未从根本上改 结果 变农业落后状况给苏联造 成混乱局面 失败 ①旧体制根深蒂固 原因 ②缺乏正确指导思想和实 事求是精神 主观主义、 ③主观主义、急躁冒进
东欧的改革
国家 时间 南斯 1948 拉夫 年 1956 波兰 年 匈牙 1968 利 年 背景 共性 个性 苏联模 式的的 教条主 义执行 忽略特 殊国情, 殊国情, 造成消 极后果, 极后果, 促使东 欧各国 产生摆 脱苏联 模式的 要求。 要求。 内容 结果 备注 率先突 破苏联 模式
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格局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格局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因此它 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最终导致了两极格局的 形成; 形成;而两极格局中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是冷战,因此,两极格局也称冷战格局。可以说 是冷战,因此,两极格局也称冷战格局。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格局基本上是同 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称谓。 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称谓。
成就
弱点或问题
启示
印度
西亚 国家 中国
利用石பைடு நூலகம்资源, 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民 族经济, 族经济,努力改变单一 经济结构
面积小,市场狭小, 国民经济年增长率 面积小,市场狭小,人 口密度高, 名列世界前茅成为 口密度高,资源匾乏 抓住机 国际金融和贸易中 遇,吸 心 收外国 资本和 技术; 对国际市场、 国民经济年增长率 对国际市场、外国资本 技术; 依赖性强, 名列世界前茅造船 依赖性强,中小企业发 依据国 情适时 汽车业、 展缓慢, 业、汽车业、电子 展缓慢,军人与 工业闻名于世 资本结合产生许多弊端 调整经 济发展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建立了较齐全的工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战略; 战略; 业体系, 业体系,基本实现 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 积极参 粮食自给, 粮食自给,科技取 与国际 得较大成就 竞争, 竞争, 发展外 建立起以石油开采 向型经 为主、 为主、石油化工为 穷国与富国矛盾尖锐 济 主导的工业体系
原因: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提出同美国“平起 原因: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提出同美国“ 年代赫鲁晓夫上台 平坐” 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政策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年代中期60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特点 表现 演变: 演变:美苏争霸 特点 第二阶段: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年代后期至70 第二阶段: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过程 表现 特点 第三阶段:80年代 表现 第三阶段:80年代 开始时间 实质: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过程:政局动荡——政局多元 政局多元——政权丧失 过程:政局动荡 政局多元 政权丧失 东欧剧变 历史原因 原因 内部原因 结束: 结束:标志 外部原因 时间: 时间: 苏联解体 过程 原因: 历史原因、内部原因、 原因: 历史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 【单元线索】 单元线索】 • 根据2005年考纲,本单元分两条线索. 2005年考纲 根据2005年考纲,本单元分两条线索.
两 后战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 极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演变和崩溃 美苏争霸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格 局 •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下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 现代化建设的三种经济模式 的 亚洲经济的发展 世 界
• 突破难点: 突破难点:
• • • • • • • 一、战后西欧各国是怎样衰落的? 战后西欧各国是怎样衰落的?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表现有哪些? 二、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表现有哪些? 何谓雅尔塔体系?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三、何谓雅尔塔体系?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华体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华体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处置的不同及影响。 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处置的不同及影响。 比较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 六、比较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 世界现代史上, 七、世界现代史上,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 个阶段,概括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个阶段,概括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 八、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指出在第一次 20世纪中期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世纪中期, 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 (1946~ 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 1955年 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的地位的。(2003年 1955年),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的地位的。(2003年 广东、江苏高考题) 广东、江苏高考题) • 九、分析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的变化。 分析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的变化。 • 十、1919年6月、1940年6月、1949年10月三幅德国地图反映了不 1919年 1940年 1949年10月三幅德国地图反映了不 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欧洲控制区域的情况。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 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欧洲控制区域的情况。 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1999年高考全国 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1999年高考全国 题)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时期 背景 赫鲁晓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时期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给苏联 革故鼎新、 革故鼎新、荡除时弊的要 造成混乱局面 求成为潮流 农业方面 重工业方面 经济增长较快,政治局势稳定, 经济增长较快,政治局势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 和综合国力增长;改革后期, 和综合国力增长;改革后期, 经济增长率下降, 经济增长率下降,国家陷入困 境 个人专断, ①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 ②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经 济发展速度下降 ③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西欧 各国
日本
•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
经济:方针、 经济:方针、成就 苏联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条件、 东欧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条件、方式 向社会主义过渡 蒙古 亚洲 朝鲜 越南 中国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标志 (二)、六七十年代各国的改革
(一)战后初期
• 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演变和崩溃 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西欧:普遍衰落, 西欧: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雅 尔 背景 美国: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 体 苏联: 苏联: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 系 内 重定欧亚政治地图 的 容 建立联合国:主要机构、宗旨、作用 建立联合国:主要机构、宗旨、 确 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形立 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 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基 评价: 础 评价: 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两 成 极 格 局 的 形 成 原因:二战结束后, 原因:二战结束后,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形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2).1946年,丘吉尔的演说发出“冷战”信号 (2).1946年 丘吉尔的演说发出“冷战” 成 (3).1947年,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是“冷战”的经济表现 (3).1947年 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是“冷战” 过 (4).1949年,成立“北约”,同年,德国分 (4).1949年 成立“北约” 同年, (5).1950年 程 (5).1950年,美国进行朝鲜战争 裂 (6).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6).1955年 华约”成立, 影响:一方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影响:一方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避免了世界大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