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音史

中音史

一,填空题1,京房解决了钟吕还原黄钟的问题。

2,鼓吹乐可分为黄门鼓吹,骑吹,横吹,短萧饶歌四类。

3,相和歌的发展阶段:徒歌→但歌→相和歌→相和大曲。

4,“中华美育会”是由1919年上海专科师范学院和爱国女学的吴梦飞,丰子恺,刘质平等发起的一个以提倡美学为宗旨的新式音乐社团。

5,1938年鲁迅艺术学校始建于延安,有吴玉章为院长。

6,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分别为:《↗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

7,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

秦汉时期成为百戏(又名角抵戏),隋唐时期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别歌舞,杂剧,才改成为杂剧。

8,诸宫调作品中较有名的是晋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刘志远诸宫调》;元代王柏成《天宝遗事》9,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的代表曲目:大面,踏谣娘。

10,赵元任的大型合唱曲《海韵》。

1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代表作曲家有:聂耳,冼星海,任光,张曙。

12,黄自创作的《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第一部大型清唱剧,第一部交响乐《怀旧》。

13,“国乐改进社”1927年5月成立于北京,由刘天华等人发起14,“我住长江头。

”这首歌是由青主作曲。

15,明代四大声腔:海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

16,戏剧按结构可分为:板腔体,曲牌体。

二,名词解释1,张曙:在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学习时参加“南国社”,后入国立音专师范科主修音乐,1933年参与组织“苏联之友社”1937年在长沙,武汉等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工作,代表作有《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洪波曲》等。

2,沈心工:①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②曾赴日本留学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了“音乐见此所”③1904年曾编辑出版了《重编学校歌唱集》和《心工唱歌集》等④他的乐歌创作通俗流畅,注意儿童歌唱特点。

《体操—兵操》《铁匠》《竹马》等广为流传。

3,李叔同:①其人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②在本曾与曾孝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青柳社”③1906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为当时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④其创作多见于《李叔同歌曲集》,其中以《祖国歌》、《送别》《早秋》三首较著名,又以《春游》一首最为突出。

4,任光:早年留法学习钢琴整音技术及作曲,三十年代初参加左翼运动,在左翼音乐的传播中起了巨大作用。

1934年为影片《渔光曲》所作主题曲,以后又有《抗敌歌》、《大地行军歌》《月光》等电影歌曲,以及歌剧《洪波曲》等,《打回老家去》《高粱红了》《新四军东进曲》等抗日歌曲。

1940年参加新四军,翌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5,《长恨歌》是黄自创作的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大型清唱剧,其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乐章的标题。

在剧情结构与段落布局方面,还参照了洪昇的传奇《长生殿》。

6,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7年11月27日成立,这是中国现代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创办时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1928年秋,设预科,本科,专修科等。

专业有理论作曲。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汪伪政权接管,改为国立上海音乐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上海音乐学院。

7,吴歌:一,是东晋以来采自江南一带的民歌,原为徒歌形式,以后逐渐发展为有管弦伴奏,二,它的曲式结构通常是五字一句,四句一段的分节歌,也有五言三句或长短句相结合的。

三,内容较多为家庭儿女风情,其特点是有一个虚词唱出的送声。

四,吴歌歌曲内容细腻,是一种抒情而见长的独唱歌曲,大概类似于现在的小调。

8,西曲:一,南朝刘宋时期以江陵为中心的“荆,,,邓”之地都市发达,交通便利,是西曲的发源地。

二,西曲的歌曲内容多为“断肠”之乐。

三,西曲的句法结构比吴歌活跃而多样,除五言和长短句之外还有四言有七句。

四,分“舞曲”,“倚歌”两种形式,舞曲多为集体歌舞,倚歌形式不详。

五,西曲也有些是欢乐的歌曲,这部分歌曲音乐则是属边歌边舞形式,是由众人齐唱或伴唱而进行的。

9,柳永:北宋词人。

一,词多为描绘城市繁荣的市民生活、离情别离和江湖落魄生活,尤为擅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二,独创慢词,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三,他开拓了词的内容题材,《八声甘州》是他描写羁旅行役之词中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佳作。

10,郭:一,杰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是浙派的代表人物。

二,提倡纯器乐曲,作品以描写风光和渔樵生活为内容,以反映复杂的民族的矛盾和阶级斗争为主体。

三,代表作有《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四,《潇湘水云》最初见于明代《神奇曲谱》共分十段,至清代,发展为十八段,经过多人的加工,艺术更臻成熟。

11,《教坊记》唐开元年间崔令钦撰写的一部记录唐教坊制度和轶闻的著作,全书一卷,共分28条目,卷末所载325首曲名是研究盛唐诗歌的重要材料。

今存较早的善本有明抄《说本》、《古今说海本》。

12.葛天氏之乐:是有关农牧业的音乐内容,葛天氏是传说中一个远古氏族,这个部落表演乐舞的形式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歌的内容有《载民》《玄鸟》《奋五谷》等,《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载的歌谣中可见当时原始乐舞是为生产服务的。

13,《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讨战功的一段乐舞,属于舞曲类,武王伐纣,在政治上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所以反映这次行动《大武》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现存《诗经》中《大武》的大段歌词次序应为《我将》《武》《》《段》《酌》《桓》等,《大武》是象征战争的成功,包含一定程度的现实性和艺术性,但经过后来统治阶级加工,便成为专门适于统治者服务的东西。

14.大乐署:是唐代太常寺下属的音乐机构,既管雅乐,又管燕乐,由乐师教习“音声人”。

15.鼓吹署:唐代太常寺下属的礼乐机构,参与祭司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有时还兼管百戏。

其职责为“掌鼓吹施用调习之节,以备卤簿之仪”,其职官有令,丞,府,史,乐,正等。

三,简答题1.清明音乐发展的状况。

(1)清明社会已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所以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2)清明时期说唱音乐异彩纷呈。

其中南方的弹词,以及琴书,道情类的说唱曲种尤为重要。

(3)清明时期歌舞音乐在各民族中有较大发展,如汉族的各种秧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铜鼓舞,傣族的孔雀舞。

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

(4)明清时期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峰,明初四大声腔有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腔。

北方以陕西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发展,晚清西皮、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产生了遍布全国的京剧。

(5)古琴领域,万历间虞山派的继任者徐上瀛发表了美学论著《谿山琴况》,把宋元以来对情趣意韵的追求达到了新的高度。

(6)在律学研究方面,朱载堉在万历十二年所编的《律学新说》。

2.赵元任的音乐创作。

(1)赵元任,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对音乐也有相当突出的专业修养和创作才能,代表作有《老天爷》、《也是微云》、《叫我如何不想她》、《买布谣》、《织布》等。

(2)在创作上,一,他努力创作具有民族风味的音乐。

二,他以五声音节为基础的“中国派”曲调。

三,按中国语言的声韵特点来处理词语去掉的关系,探索曲调写作的民族风格,其中有的是用接近吟诗的音调来写,有的吸取戏曲或民歌,小调的音调加以发展。

(3)在和声方面,他大胆摸索“中国化”的和声,其中运用平行四度、五度的进行等。

(4)在音乐形象方面,他十分注重形象刻画的独立意义,特别是对钢琴伴奏的运用上,注重对主人公或外界诗意形象的刻画。

3.刘天华的艺术成就。

(1)刘天华,郭跃一代宗师,是一位“中西兼备,理艺并长”的中国优秀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2)他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西洋音乐和演奏技巧,在民族乐器的创作和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3)他选择二胡作为改革国乐的突破口,借鉴小提琴大段落颤弓等技法和西洋乐器创作手法,融合了琵琶的轮指按音,古琴的泛音等技巧等技巧,并确立和运用了多把位演奏法,所有这些使二胡从乐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艺术表现的深刻性,从而使这件在古代并不受重视的民间乐器成为独奏乐器。

(4)代表作有十二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躯》、《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

竹丝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等。

4.乐府的只能。

(1)刘邦灭秦后,汉承秦制,开国不久就建立了音乐机构——乐府,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下令将乐府进行改组扩建,扩建后的机构设在“上林苑”(2)汉乐府的职能:搜集民歌,创作新声,填写歌词,改编曲调,编配演唱,演奏音乐作品,训练乐工以及研究音乐理论等,以供宫廷帝王将相们观赏享用。

(3)从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立乐府到汉哀帝罢乐府(公元前7年),在西汉兴盛了100余年,但在搜集整理改变音乐方面有重要作用,对汉以及以后几百年的民间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5.周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1)西周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专业音乐文化。

(2)歌唱在社会各阶层流行。

(3)器乐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器乐种类繁多;合奏艺术相当发展达;一些乐器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4)这一时期已形成调、调式、转调、固定音高、节奏、速度等古代乐理观念。

(5)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

(6)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三,论述题。

1.试论姜夔的艺术成就及特征。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工于诗词,能作曲《白石道人歌曲》收有减字谱琴之歌一首,律吕字谱《越飞歌》十首,宋俗字谱(古工尺谱)词歌十首,是保存至今唯一的宋代乐谱。

他的自度曲技巧很高,无论在旋法结构,调式,转调等方面都精心安排。

姜夔诗歌高秀,此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他是一位音乐才华很高的词人,他精通音律,曾向朝廷献过他的著作《大乐议》他的作品篇幅长短自由,依词造句,舒展自如,代表作有《扬州慢》《杏花天影》《鬲溪梅令》《暗香》等。

2.试论元杂剧艺术繁荣的原因。

自己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