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109991418A】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装置及方法【专利】

【CN109991418A】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装置及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3986.0
(22)申请日 2019.04.18
(71)申请人 山东师范大学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
路88号
(72)发明人 张鸿雁 贾敏 毛艺霏 逄淑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张晓鹏
(51)Int.Cl.
G01N 33/57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装置及方法
(57)摘要
本公开涉及肿瘤细胞捕获技术领域,具体涉
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装置及方法。

本公开提
供了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装置,将上皮细胞
粘附分子(EpCAM)、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 )的
抗体修饰在包被有PDMS胶状物的留置针上进行
肿瘤细胞的捕获。

本公开通过血液循环泵中模拟
体内环境,EGFR抗体捕获循环肿瘤细胞数在60左
右,EpCAM捕获的循环肿瘤细胞数在55左右,而
EGFR+EpCAM混合抗体捕获的细胞数约为130,大
于两种抗体单独使用的捕获数量之和。

多抗体联
用技术可远远提高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效率,减
少循环肿瘤细胞的损失,为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
与检测奠定了基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CN 109991418 A 2019.07.09
C N 109991418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91418 A
1.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捕获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探针置于样本中能够特异性吸附样本中的肿瘤细胞,所述捕获探针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EpCAM及EGFR的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获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探针为表面覆盖特异性识别抗体的留置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获探针,其特征在于,捕获探针表面包覆可吸附蛋白材料,所述可吸附蛋白材料表面包覆所述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EpCAM及EGFR的抗体;优选的,所述可吸附蛋白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肿瘤细胞捕获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留置针表面制备可吸附蛋白层获得功能化留置针,将功能化留置针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EpCAM及EGFR抗体溶液中得到所述肿瘤细胞捕获探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附蛋白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预聚物和固化剂后混合连续搅拌一段时间获取胶状物,将胶状物减压干燥排尽其中的气泡后保持真空一段时间;将留置针蘸取真空后的胶状物并在一定温度下干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物为SYLGUARD-184A;和所述固化剂为SYLGUARD-184B;所述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比例为9~11:0.5~1.5;和/或所述胶状物在真空状态下干燥0.5-1h。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识别抗体EpCAM及EGFR浓度分别为50~100μg/mL、50~100μg/mL;优选的,所述EpCAM及EGFR的比例为4~6:3~5;优选的,所述功能化的留置针置于EpCAM及EGFR抗体溶液中,4℃孵育过夜制备所述捕获探针。

8.一种肿瘤细胞的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捕获探针放置于样品中一段时间捕捉样品中的肿瘤细胞,取出捕获探针后用洗脱液将肿瘤细胞洗脱并收集。

9.一种非诊断治疗目的的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肿瘤细胞捕获方法将样本中的肿瘤细胞收集后,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流式细胞术法、PCR方法及荧光检测方法对收集的肿瘤细胞数量进行检测;优选的,收集到的肿瘤细胞经DAPI染色后检测。

10.一种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中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肿瘤细胞捕获探针;优选的,所述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中还包括洗脱液、酶标板及检测试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试剂包括固定液、透膜液及清洗液。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