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炉发展现状

我国高炉发展现状

1.1我国高炉炼铁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汽车,家电,机电等行业的带动下我国炼铁工业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07 年全国生铁产量达到4.6944 亿t,比上年度增长15.19%,占世界总产量的49.74%,08年全国生铁产量4.7067 亿t,炼铁生产能力超过6 亿t,09年全国生铁产量达5.4375亿t,但有6 000 万t/年的生产能力居于淘汰之列(主要是300m³以下容积小高炉)。

在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的高炉炼铁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入炉焦比和炼铁工序能耗不断下降,喷煤比、热风温度和利用系数也不断提高,高炉操作技术也日趋成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国现有高炉1 300 多座,大于1 000 m3 以上容积的高炉有150 多座。

近年来,高炉大型化的步伐加快,宝钢建成三座4 000 m³级的高炉,另外已建成和在建的7 座4 000 m³级高炉以及首钢曹妃甸2座5500 m³高炉。

大型高炉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一大批成熟高新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也进一步提升,生产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但是,目前我国只有宝钢,武钢,鞍钢,沙钢,首钢等少数几家钢厂的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结构、品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品,大多数中小企业整体相对比较落后,因此我国炼铁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大批有经验,懂理论,会技术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炼铁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全国近千家炼铁企业,而年产生铁能力大于500万吨的21家企业产量不及总产量的40%。

这说明,我国炼铁工业是处于多种结构,不同层次,各种生产技术指标共存的发展阶段。

这个现状对于我国炼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造成资源、能源的很大浪费并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所以,我国炼铁企业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的投入力度,增加高科技人才的引进,积极与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校实施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实现炼铁企业的高效生产,使我国钢铁工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