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顶升方案汇报

桥梁顶升方案汇报


个系统,解决具体事宜后,再行开机调试。


三、顶升监测值超限处理措施
我们采用精度达到0.3mm的位移传感器进行监测,只要当监测值超过控制系统 所设定的限定位移值,其系统将会自动锁住,停止顶升。


四、恶劣气候处理措施
遭遇大风、暴雨或者雷电,立即停止施工。由应急小组作出临时加固措施,将 千斤顶锁死,在盖梁底部与承台底部用钢丝对拉,保证其不会产生水平位移。
1、梁体竖向位移监测 为便于实时监测顶升过程中的梁体竖向位移,本次支座 更换位移拟采用更换专用位移传感器进行测试,在需整体起 顶的墩台盖梁上布设位移计,每个桥墩立柱顶部布设2个位 移测点。 在顶升过程中派专业测试人员实时采集竖向位移数据, 将横向顶升量偏差控制做0.3mm以下,以保障顶升过程中 梁体受力安全,不损坏梁体。 2、梁体横向位移监测及控制措施 在交接墩梁体伸缩缝处两侧分别锚固80*15*5cm厚钢板, 两钢板用高强螺栓作为剪切及连接装置或在桥梁伸缩缝型钢 处焊接横向限位块,防止梁体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横向位移及 侧滑,保证梁体在顶升过程中的竖均匀位移;同时辅助监测 梁体的竖向位移。
一、布顶方案确定:
M线箱梁(M8#-M10#墩柱)总重约1300t,平均每个墩柱承重450t;Q线箱 梁(Q6#-Q9#墩柱)总重约1600t,平均每个墩柱承重400t;再根据墩柱柱顶空 间及新旧支座位置确定如下千斤顶布置方案:
二、千斤顶的安装:
在柱顶和箱梁底放样,并用水平尺校准水平,梁底及墩顶上的焊 渣、毛刺以及箱梁底面混凝土用砂轮打磨平整至所有支撑接触面密 实为准。然后再预先放样的位置装上一块钢板,上置标定好的千斤 顶,千斤顶上再放一块钢板,保证千斤顶垂直作用于梁底支点。柱
谢谢!
2、支座更换方案: 边墩支座型号由GJZF4 650×350×69mm调整为GJZ 650×450×69mm,中墩支 座型号由GJZ 800×600×85mm调整为GJZ 900×700×85mm。 3、支座垫石延长方案: M8#桥墩外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8cm,内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5cm。 M9#桥墩外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15cm,内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5cm。 M10#桥墩外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8cm,内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5cm。 Q6#桥墩外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8cm,内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5cm。 Q7#桥墩外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15cm,内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45cm。 Q8#桥墩外侧支座垫石向两侧分别延长80cm。 Q9#桥墩外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28cm,内侧支座垫石向外延长均放置30*30*2cm的钢板。
三、顶升系统:

(1)第一步 :称重 在顶升系统的控制下开始称重,使用位移计或百 分表确认各支撑点已经分离,桥梁的全部荷载已转 移至油缸上,此时记录各点反馈的实际荷载压力计 位移量。通过反复调整各千斤顶的油压,可以使各 点的压力与上部荷载大致平衡,并能保证顶升过程 中的位移同步,则该组数据即为最终的称重结果。 如发现某一点的压力已超出液压缸安全适用范围, 及时更换该点的顶升油缸。


(4)第四步:支座更换及补缺 当梁体抬升至规定高度后,用临时支撑来支撑梁体, 使旧支座与梁体脱离。从侧面快速取出原来旧支座。 准确测量上垫石尺寸,按设计图纸使用钢板延长加 大上垫石,用灌浆料填满钢板内空间,待上垫石达 到设计强度后更换新支座,在更换前,先检查新制 板式支座型号是否相符。支座就位后,检查支座的 平面安放位置和相关的技术指标,并加以调整,直 至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一、人员计划
序号 施工队名称 人数
1 总指挥 1人
任务划分情况
负责本工程施工组织、指挥、协调 等全面工作的管理
2 3 4 5
工程师 顶升组 杂工 安全员
合计
1人 10人 2人 1人
15人
负责技术交底、技术指导工作 顶升及更换桥梁橡胶支座 辅助工作 现场安全检查、监督
二、主要设备
施工设备工具材料表
一、待顶升桥梁概况
某桥M线匝道第三联(M8#墩柱 Q9#墩柱)发生扭转。 M8# 、M9# 、M10#墩柱曲线内侧支座脱空,曲线外侧支座存在顺桥向剪切 变形病害。 M10#墩柱)Q线匝道第四联(Q6#墩柱
二、维修方案
1、支座偏移情况: M8#、M10#、Q6#、Q9#桥墩处曲线外侧支座向外侧平移23cm,内侧支座向外 侧平移20cm; M9#、Q7#桥墩处曲线外侧支座向外侧平移10cm,内侧支座向外侧平移20cm; Q8#桥墩处原支座未移动,在两侧对称加设两个辅助支座(支座间距2m)。
主要施工内容 搭设工作平台,安置千斤顶 接通电源,安装千斤顶,调试油路,感应器。 千斤顶贴合,梁体称重,试顶升。 正式项升,撤出旧支座,安装临时支撑。 加工钢套箍,延长支座垫石,清理打磨支座下垫石。 灌注支座上垫石,养护上垫石。 检查桥面平整度及伸缩缝及防撞墙是否需要修复。
第八天
第九~十五天
待垫石灌浆料试块强度达到标准后安放新支座,回落千斤 顶,待完全达到设计标准后,撤出千斤顶更换完毕。
某桥M线Q线箱梁顶升专项方案
液压顶升系统 现场操作指南
某桥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月
一、编制依据
1.某桥维修加固工程施工图设计 2. 《建筑物位移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CECS225:2007)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二、编制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充分发挥我公司专业优势,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做到施工方案最优化,确保顶升过程中结构的 稳定和安全。 3.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尽量缩短工期。 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创新。
修复伸缩缝及防撞墙

一、电脑控制系统故障处理措施 1、电脑控制系统因意外撞击而造成系统故障(死机、重启或者程序无 反映等等):首先将系统设定一旦没有电脑信号,整个系统处于保压 状态,并且发出警报,千斤顶锁死;其次电脑操作台只允许技术人员 或者相关人员接近,并为电脑资料作备份。 2、在操作界面上面设定专门的应急操作按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启动 该程序,使整个工程进入事先设定的闭锁状态,经过故障处理后,由 总工程师决定是否继续开工。 3、断电事故处理:现场准备两台发电机,工作时使用一台,另一台备 用。由专业电工处理电线电路方面的问题。 4、系统故障:立即由专业工程师对系统进行检查,尽快排除故障,现




(2)第二步: 试顶升 主要用于检验顶升系统的可靠性及桥梁整体顶升的安 全性,同时检验称重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试顶升过程 中药进行位移监测,以便为正式顶升提供可靠的依据。试 顶升的高度为5mm。 顶升高度 本次对每一联桥各支点进行同步逐级同步顶升,每级 顶升高度为5mm,逐级顶升至15mm。每节点处加临时 支座做支撑,并对起顶后的桥梁做整体观察及相关参数的 测量,并做好记录。 (3)第三步:正式顶升 每个千斤顶的顶力保持不变,分级将桥梁抬升至满足 支座更换施工所需的空间高度。整个顶升过程仍由同步顶 升系统控制,并实时监测箱梁的顶升位移,保持各个测量 点的位置同步误差小于0.3mm。当达到要求高度后加入 临时支撑代替原支座,以确保整个顶升过程安全可靠。
12
顶升专用液压管
100套

本合同预计工期为 30 天,其中M线Q线各占15天。我单位将本着精干高效、统一
负责的原则,由具有多年从事桥梁支座更换施工经验的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组成 精干的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以M线为例:
工期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匝道桥 M线(M8#-M10#) Q线 (Q6#-Q9#)
顶升次数 3 4
更换或增加支座数量 6个 8个
支座垫石改造 6处 8处
施工准备 千斤顶及临时支撑上下找平 顶升设备的安装 顶升设备校检调试
进行桥体称重,确认各支座反力 试顶升 分级顶升至施工所需调整高度 顶升千斤顶保压与临时支撑共同受力 卸除原支座,修补并找平梁底和柱顶垫石 安装支座 落梁就位
3、梁体纵向位移监测及控制措施 纵向位移的监测和控制借助于桥头两端,在桥头两端 桥台背墙顶设置观测点,左、右各一点,利用百分表进行 观测,纵向位移控制在0.5mm以内。同时在伸缩缝位置 设置纵向限位装置,保证梁体沿着竖向垂直起落。 4、梁体同步顶升技术保障措施 A、两台变频式泵站须调试好。 B、各分流阀及压力表调校一致。 C、各千斤顶一并调校好,误差小于0.3mm。
临时支撑为壁厚为20mm的 φ180无缝钢管两端焊接 300×300×20mm Q345D型 钢板,单个临时支撑可承受 最大压力为400吨,计划每个 墩柱柱顶布置4个临时支撑, 临时支撑高度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选择。

(5)第五步:落顶就位 当支座放到位时后,将千斤顶收缸落梁。如有半 脱空需增设楔形钢板处理。如有偏位调整到位。待 千斤顶收完后拆除千斤顶及垫块钢架,整个顶升过 程结束。



场应有足够的备品、备件;


二、液压设备故障处理措施
1、泵站由于断电等原因不能正常提供动力:千斤顶具有自锁功能,关闭截止
阀可由千斤顶内部的压力来支撑系统应用。

2、千斤顶不能正常提供压力:事先多预备千斤顶和垫块,可先用垫块支撑,
然后由液压工程师维修或者更换千斤顶。

3、千斤顶压力异常处理:部署专人看管液压系统压力部分,发现问题立即报 告主控室,由主控台操作人员决定是否关闭截止阀,如果问题严重,应停止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施工车辆 施工用脚手架 千斤顶 电动泵站 发电机 临时支撑 钢垫板 同步器 电锤 电气焊设备 PLC液压控制系统 3台 50套 100.200吨(60套) 1套 2台 若干 若干 8套 3套 5套 1套 威鼎牌
威鼎牌、厚度50-120mm、
行程20-40mm 威鼎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