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七章-公共预算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七章-公共预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3
第五节 预算执行
一、控制与灵活性的权衡 二、我国预算执行的原则 三、我国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4
预算执行
各个部门根据批复的预算筹集财政收 入,进入支出,开展各项活动,履行 其职能的过程。通常包括预算收入执 行、预算支出执行和预算变更。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5
一、 控制与灵活性的权衡
• 19世纪中叶,立法部门对财政的控制权确立,议会具有经费
核准、拨款、审查的权利。
第七章 公共预算
6
公共预算制度在美国的建立
• 20世纪前, 美国各级政府都没有完整的公共预算制度。 • 1908年纽约市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现代预算,美
国国会于1921通过了《预算审计方案》,正式规定总 统每年要向国会提出预算报告,此后,美国的预算制度 逐步完善。
违规拨付和支付财政资金 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在基本支出中存在违规行为 在项目支出中存在违规行为
(三)预算变更的随意性仍然比较大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8
第六节 政府决算
一、政府决算的主要内容 二、政府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三、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9
一、政府决算的主要内容
•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 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度内预 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政府决算 由中央决算和地方决算组成。
收入: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交付的保障基金,以及一部分 财政安排的收入,如工资税或社会保险税、社会福利基金、 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经常性预算补助(转 移支付)收入和社会捐赠收入等。
支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社会 救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内容。
功能:独立的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用以反映、管理、监督社 会保障资金收支和运营的重要手段,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重要前提。社会保障预算直接体现政府实现收入公 平分配与稳定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发挥国家预算的整体调控 功能。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0
1、分项预算
2、绩效预算
3、计划项目预算
预算编制 方法
4、零基预算
5、结果导向预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1
分项预算
• 1921年提出分项预算.是以部门机关为单位,将支出费 用类别按所需资金排列.如工资,办公用品,会务费等.
绩效预算
• 20世纪50年代提出绩效预算.是以项目的绩效为目的, 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和管理的预算,是以成本的观念来衡量 工作成果。又称成本预算或部门预算。 美国和其他国家实 施近40年,结果有好有差。现美国改为零基预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1
单式预算优缺点
单式预算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并能从整体上 反映某一年度财政收支状况,便于立法机构审 批和社会公众了解。但其收支项目没有按经济 性质分类,难以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分 析和管理, 透明度较差。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2
预算科目
一、各项税收 二、… 三、…
收入 预算数
预算科目
第七章 公共预算
32
计划项目预算
20世纪60年代提出计划项目预算,是根据国家现有资源和国内 外经济状况计划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进而确定各部门目标, 再分解项目计划,并为每个项目规定目标和指标,拟定若干备选 方案,选优后定资金,编制预算.
零基预算(美国为例)
20世纪70年代提出零基预算,是对每一年(或每一项 目)预算收支的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不考虑基期 的实际水平。即以零为起点编制的预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7
• 范围:凡是营利性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不论是企业还是事 业都应纳入国有资本金预算中。其中:
① 预算收入包括:
一是经营性收入,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收入,基本建设 贷款归还收入、国家股股息和红利收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 收入等 ;
二是资源性收入;
三是政府贷款和发行债券收入;
四是经常预算转入资金。
预算编制
预算周期
预算批准 预算执行
决算编制及审批
我国的财政年度为12月,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
周年的12月31日止。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6
第四节 预算编制与审批
一、我国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 二、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原则 三、 编制方法 四、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7
一、我国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二上二下法)
稳妥性原则 重点性原则 透明性原则 绩效性原则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9
三、 编制形式与方法
• 编制形式: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0
单式预算含义
单式预算(Single Budget)是传统预算制度的典型方 式,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汇编在一个统一的总预算内,而不再区分各类预算收 支的经济性质。单式预算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年度内政 府预算收支状况,便于了解政府财政的全貌,完整性 强。
含义: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益和资
产经营性收入,为国有资产再生产而投入的
支出,保证国有资产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资产经营性收支预算。
功能:配合财政政策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促进整个
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资产保
值和增值,促进经济增长;并加强其对新形
成国有资产的监督。
人常 员公 经用 费经
基本 行政 其金来自建设 事业 他支出 性 项
项目 项目 目
费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3
•第三节 我国预算过程中预算 的参与者、职能与预算周期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4
一、预算参与者及其职能
各单位 各部门
人民代表大会
预算参与者
财政部门
人大常委会 政府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5
二、预算周期
• 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使议会获得了赋税的立法权。资 产阶级革命后,议会进而控制了政府的支出。旋即又获得审 计监督权。
• 1787年,在首相威廉·皮梯任职期间,议会通过总基金法案, 将所有基金合并为一项联合王国总汇基金。除特殊情况外, 所有公共收入皆纳入此基金,而所有政府支出都出自这一基 金。
• 我国在清朝光绪34年(公元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 《清理财政章程》,1910年正式编制了国家预算。
• 新中国第一个公共预算是1950年编制,经第一届全 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由政务院组织实施.
第七章 公共预算
7
控制功能是指为确保有效实施特定工作任务而对具体人、财、 物的控制,所以,它常建立在对预算支出详细分类的基础上。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2
部门预算 部门一般预算
部门预算构成图 部门基金预算
部门收入预算
部门支出预算
基
基
金
金
收
支
财
预
其
政
算
他
拨
外
收
款 收 入
收 入
入 等
入
出
基
项
预
预
本
目
算
算
支
支
出
出
政
府
性
日
基
行政 性 收入
主管 部门 集中 收入
其他 预算 外 收入
事 附属 事业 其 业 单位 单位 他 收 上缴 经营 收 入 收入 收入 入
理者身份取得的收入(一般税收)和用于维持政 府机关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发 展各项文教科学及社会公益事业,保证政府职能 正常运转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收支。 ② 公共建设性收支:是指政府对投资规模大、建设 周期长,其价值难以通过市场增值,资金由政府 负责筹集与投资的收支。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6
B、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9
复式预算的优缺点:
1、优点:便于考核预算资金的来源和用途,有 利于分析预算收支对社会需求的影响,有助于 使预算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杠杆,有利提 高就业水平。
2、缺点:编制较复杂。 3、运用情况: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以及不少发
展中国家都采用复式预算。但一些工业比较发 达的国家也陆续停止实施。
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和社会公共、公益事业不断
发展的收支预算,是国家的主体预算。
功能: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以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为目的,对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其本身的需求也
可拉动经济增长。是整个国家预算体系的基础,对
各分预算起着联络、协调和平衡的作用。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5
内容: ① 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维持性收支:是政府以社会管
2. 财政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导致在预算执行中缺乏 集中的行政控制
3. 由于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细化,人大无法有效地 行使宪法和预算法赋予的预算审查与监督职能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1
二、1999年以来的预算改革
1999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以部门预算,收 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 购制度为主的预算改革。
第七章 公共预算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 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宋)苏辙
第七章 公共预算
1
第一节 公共预算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预算改革 第三节 我国预算过程 第四节 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五节 预算执行 第六节 政府决算
第七章 公共预算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预算的含 义、功能、目标以及公共决算的含义;了 解我国预算改革的历程,熟悉我国预算过 程。
运作效率
财政问责
注:公共预算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确保财政资
金的吸取和使用履行对公民的责任,实现财政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