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区台球行业发展规划

xx区台球行业发展规划

xx区台球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
台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运动员在台球桌上,用超过91.4厘米
长的球杆,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击白色主球,使目标球入袋的一项
体育休闲项目。

新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产业发展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结合产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制定具有战略性、前
瞻性和导向性的发展规划,全面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对扩大就业,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
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条规划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
内需求,以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坚持原则
1、坚持协调发展。

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2、区域协同,部门联动。

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
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
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3、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
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第三条背景分析
台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运动员在台球桌上,用超过91.4厘米
长的球杆,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击白色主球,使目标球入袋的一项
体育休闲项目。

台球运动作为一项在国际上广受大众欢迎的休闲类体育运动,已
逐步发展成为斯诺克台球、中式台球、俄式台球、开伦台球和美式普
尔等多种台球运动项目,其竞技化、产业化发展趋于成熟。

我国台球运动发展比较晚,但发展的速度较快。

我国台球行业产
品产量也在逐年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台球产量为86万台,同比增
长10.3%。

中国台球用品及附件进口量远小于出口量,2019年中国台球用品
及附件出口数量为25461.7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台球用品及附件
出口数量为19118.7吨。

2019年中国台球用品及附件进口数量为1565.6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台球用品及附件进口数量为1458.8吨。

2019年中国台球用品及附件进口金额为395.2万美元,2020年前
三季度中国台球用品及附件进口金额为367万美元;2019年中国台球
用品及附件出口金额为16458.4万美元,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台球用
品及附件出口金额为11825.4万美元。

目前台球已经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列入每年的全国体育竞
赛计划之中。

台球运动各种大赛在我国的举办更为我国台球运动的发
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预计2020年中国台球市场规模为237亿元,同
比增长11.3%。

我国台球运动没有形成有效的规范,各个地方的规则不统一,这
严重影响我国台球运动的发展。

赛场上的奥沙利文、亨得利、戴维斯、傅家俊等球员在展现高超球技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绅士般的形象。

然而在我国参与者大都也是无业青年,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不顾旁
人的感受,大声喧哗,嬉戏吵闹,激动时甚至光着膀子,台球运动是娱乐
的主要形式,在技术、绅士方面没有注意,影响台球形象的发展意识。

体育文化是一种利用身体活动以改善人类身体素质、追求谨慎自
己的实践活动。

台球运动的文化就是希望参与者通过这项运动的时间
得到不仅是身体素质,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领悟。

相信随着台
球项目普及,这项特殊的运动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将日趋完整、健康、正面、积极向上,在消费升级背景之下的健康、休闲、高雅、时尚的
生活方式也将深入人心。

第四条目标规划
到xx年,新型产品服务比例达到xx%以上。

到xx年,基本实现产业现代化,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企业数量增加到xx家左右,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xx家。

第五条主要发展任务
(一)产业集中区示范创建工程
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产业示范基地。


xx年,在区域范围内形成xx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和配套能力,能主动融入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示范基地。

加强规划协调,
选择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
地区,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原则,重点发展产
业链配套体系。

(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相关企业要确立主动融入产业的发展理念,以技术、资金、市场
等为纽带,加强下游应用端的合作、联合,突破产业融合发展面临体
制机制阻碍,加快向现代化产企业转型。

通过产业链纵向联合、集团
化整合,完善产业链协作关系,提升全产业链资源配置和市场服务能力。

(三)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产业的投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区域
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加强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相关领域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引导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参加
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推动产业的发展。

(五)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
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

支持中
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

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六)构建创新产业链条
探索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企业为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形成一批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区域“孵化器”和产业“加速器”。

建立各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协同创新研究实体。

附:保障措施
(一)优化创新体系
完善创业体系,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双创”制度环境,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夯实产业创新基础。

依托重大工程,前瞻布局、重点突破可能引发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落实项目单位预算调整自主权,推进实施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机制,探索实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法人责任制。

(二)加强组织领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