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宁乡筑梦实践联盟(国会青年)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新要求。
为扎实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近期,我校联合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学生组织成立宁乡筑梦实践联盟,以“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贫困村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对接政府、走访农户、召集乡村干部、参观企业等方式,广泛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调研整体概况
(一)宁乡筑梦实践联盟概况
宁乡筑梦实践联盟由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发起,联合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八所高校学生组织以“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
该联盟总人数多达40人,且有30人为各高校学生组织骨干。
此外,参与此次活动的预备党员多达7名,在本次活动中均具有模范带头作用。
(二)调研时间
2018年7月10日——2018年7月18日
(三)调研地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
(四)调研地概况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的泰和村,收入来源主要以物流、劳务输出、畜牧养殖及退耕还林等国家政策性补助为主。
泰和村贫困现状形势严峻,精准扶贫迫在眉睫,助力乡村振兴,须聚焦精准扶贫。
被誉为“中国硒砂瓜之乡”的香山乡,硒砂瓜是其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发动机”。
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05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6元,其中硒砂瓜种植及销售收入是社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和90%。
为确保通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考核评估,中卫市计划加强脱贫销号及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通过易地搬迁、金融扶贫、扶贫培训、扶贫资金管理、精准识别等项目深化落实专项扶贫政策。
通过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改革试点,推进中卫市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计划的完成。
(五)实调真数说成果
本次专题调研活动,用真本领,下真功夫,调研显初效,见成效,硕果累累:
1.联盟完成了近500户家庭的走访,20余名村干部访谈,10余名科级干部访谈,1名副处级干部访谈。
2.企业部同学共争取到近5万元的生活物资、学习物资、医疗物资。
3.通过走访当地三家龙头企业,在协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同意提供长期劳动岗位近20个,短期劳务工数十名。
此外,各农业科技公司,可免费为调研地提供五年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4.在项目启动仪式中,获得当地媒体专题报道,于中卫市新闻联播播送、中卫日报进行刊登。
5.整个活动过程中,中国青年网、各省级、校级、院级公众号连续转发本联盟系列推送,累计浏览量近20000次。
(六)望闻问切找病因
经过调查分析,当地无法聚焦精准扶贫,顺利开展乡村振兴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恶劣。
多数贫困户居住地区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农业得不到发展。
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劳动力素质偏低。
多数贫困户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人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3.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
住在有学校的城镇,大大增加了家庭负担。
4.因灾因病返贫。
一方面,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旱、涝、风、雪、雹、霜和虫害、疫情等频发的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人,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5.因婚致贫。
通过调查,回族贫困家庭大多都有3个及3个以上的孩子,男女各有。
对于男方而言,男方结婚需借贷近30万的债务,其中20万用于彩礼,剩下10万用于婚宴各方面支出。
对于女方而言,出嫁女儿类似于“卖女儿”,高昂的财力收入将贴补自家男性婚嫁使用。
除此之外,回族婚嫁份子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近亲随1-3万元已是家常便饭。
6.养儿防老观念过强。
回族同胞宗族意识强,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甚至不生到男孩誓不罢休。
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准扶贫的问题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中卫市沙坡头区多措并举,在扶贫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成效。
但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精准识别信息不准确
扶贫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避免扶贫资源投放打偏跑漏。
然而现实中由于贫困户的文化素质低,思想觉悟有偏差,加之部分群众对贫困识别工作不了解,对人户调查工作不支持,影响了精准识别的准确度。
2.精准帮扶缺乏差异性
贫困户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因致贫原因不同,贫困户对帮扶有着不同的需求。
从现实层面看,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户一策与一村一策的扶贫理念只能束之高阁,因村制宜和因户制宜的扶贫措施做得并不到位。
3.部分贫困户素质较低,等靠要思想严重
俗话说“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调研中发现,确实有部分贫困户是因为懒惰而导致贫困的,他们宁愿躺在家里等救助也不愿用辛勤劳动去致富。
扶持这类人的消极效益让扶贫工作的公平正义性受到了损害。
4.部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群体。
但村干部待遇低、工作量大、综合素质低、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干部缺少工作激情。
由于当地市场供需信息不灵、农产品运输物流滞后、农产品贮藏方式落后等一系列原因,农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在当地时有发生。
产业链不完备问题
在调研地当地,普遍存在能生产、难经销,能经销、难畅销的问题。
由于资金跟不上、劳动力跟不上,农产品深加工成了问题,这使得农产品附加值大大降低。
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
当地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低,且小农经济意识强,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力不足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思想意识。
农村党建薄弱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普遍存在村主任和村支书权力制衡不到位、指责划分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
而村两委是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 加强村两委的党建工作应该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对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硬成效成为中卫市沙坡头区乡村振兴基础。
一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可持续脱贫的治本之策。
二要一边抓脱贫一边防返贫。
三要实行最严格的脱贫责任制。
扎实推进单一的农业发展向农村产业综合发展转变。
一要推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二要充分挖掘和发展农业的多种功能。
三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改革为城乡融合发展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一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三要全面激活农村各类产权。
扎实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由表及里、由物及人。
一要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二要把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全过程。
三要推动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由重过程向重过程和重结果兼顾转变。
一要重视培养新生力量。
二要推进民风建设。
三要强化村民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