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
————————————————————————————————作者:————————————————————————————————日期: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旅游管
理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
王雪
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不明显、环境幽绝、地域性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
为更好的开发海岛旅游资源,该论文总结分析了世界成功旅游海岛的开发方式以及举例特色代表岛屿和具体开发方法,并结合长岛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最终从发展方向、开发方式及规模层次等宏观方面以及设施建设、市场宣传、从业人员等微观方面提出长岛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待完善长岛旅游的产品结构,提升整个长岛的竞争力,同时为其它岛屿的开发提供方法借鉴。
度假旅游的兴起,陆地景观的相似性和近城市性使人们渐渐将目光转到海岛。
海岛因与陆地相隔,远离人群和喧闹城市,拥有独特且保留相对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比陆地景观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减轻压力以及探新求异的需要,海岛旅游和海岛开发成为新的热点。
一、海岛旅游及其资源特点
海岛旅游是指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依托,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海岛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特殊分类,除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因地域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海岛旅游资源又有其特点。
(一)季节性较陆地不明显。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除受人们带薪假期的时间影响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因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为明显,气温变化较同纬度
的陆地地区变化较缓,降水、日照等条件较优因此季节差异性相比陆地而言较小。
(二)远离城市,环境幽绝。
海岛受海洋的分割远离大陆且面积较小,工业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些恰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出现类城市化的现象,形成了相对幽静、隔绝的环境,有利于旅游者在心理上产生脱离世俗的感觉,更好的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三)地域性明显。
由于空间和时间上都与陆地相分离,海岛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景观,如“4S”资源、渔岛民俗、“谪囚”文化等。
这些与我们惯常生活的环境差异很大,异质性的资源更容易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四)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海岛作为海洋上独立存在的小面积陆地保留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但是由于其地域空间的局限性和地域结构的单一性,使海岛的生态环境更易受到破坏,因此相对于其它旅游资源而言,海岛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
二、海岛旅游的开发方式分析
海岛旅游发展迅速,一些海岛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其中旅游业发达的海岛逐渐形成自身的开发模式或方法。
(一)海岛旅游开发现状。
海岛旅游是伴随着度假旅游发展而来,开发的岛屿多处于热带、亚热带。
就相对规模而言,加勒比、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南亚的许多海岛吸引旅游者的人次数与当地人口数的比例,尤其是当地土地面积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旅游业发达的北美洲以及欧洲的大陆部分。
(二)海岛旅游开发方式总结和分析如下:
旅游海岛是大型的旅游区,除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外,其开发方式是否合理决定了海岛对市场的吸引力。
据上表,典型海岛的旅游开发方式共同点是:政府的引导与全程监管相结合;旅游规划先行;注重发觉当地的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和特色;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注重优质服务质量。
我国大小岛屿共7332个,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已开发的有海南岛、舟山群岛等。
但我国海岛旅游起步较晚,发展相对不成熟。
借鉴国外海岛开发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实现国内海岛旅游的较好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下文将以中国北方典型岛屿——山东长岛为例进行分析。
三、长岛概况
长岛又名长山列岛,全岛共有32个岛屿组成,大致位于北纬37°53′一58°23′、东经120°35′一120°56′,纵贯渤海海峡,居黄、渤两海交汇处,岛陆总面积为55.96km2,岛岸线总长146.06km,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
全岛由烟台市长岛县管辖,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人口约4.33万,共辖8个乡镇。
(一)资源条件。
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丰富而独特的异质资源禀赋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
长岛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岛屿,其时间
和时空发展均有其特殊性,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外部条件。
长岛位于黄渤海交接处,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连接带,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地带。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产业为龙头带动山东经济的发展,海洋旅游是蓝色经济区中的绿色产业,相对于海洋化工等产业的低污染、低能耗性的特点,更具有环境优势和符合时代的需求,这为长岛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方向。
四、长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及现状分析
首先与陆地相比,在区位、气候、文化等方面在吸引游客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长岛作为温带岛屿,在同类资源中即海岛开发中相比也有其优劣势。
(一)长岛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见表3)。
长岛是山东半岛重要的海上门户和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是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系统。
群岛有着发
展旅游的机遇和优势,同时又面临着挑战。
(二)长岛县海岛旅游开发现状。
长岛虽然海岛旅游资源丰富,但大多仍处于待开发阶段,仅以观光生态旅游为主,产品层次较低,整体效益不高。
1999年兴起的“渔家乐”项目,己成为长岛旅游的知名品牌,具有一定的区域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
2009年,部分岛屿开始对国外游客开放,这一政策为长岛的旅游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搭建起了广阔的平台。
五、长岛旅游资源开发方式
长岛旅游资源开发除借鉴国外成功海岛的开发经验和方式:政府的引导与全程监管相结合;旅游规划先行;注重发觉当地的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和特色;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注重优质服务质量,还要结合长岛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生态游为基础,开展其它旅游形式。
应实行以生态游为核心的多种旅游方式,不仅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负责还对其利益相关者如当地居民等进行负责。
以生态游为核心开展其他旅游方式即:生态游的理念上发生的文化游、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和探险寻奇游,促进旅游业与渔业相结合。
(二)采取适当规模和发展层次。
在发展层次上即由低到高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游和探险寻奇游发展,最高层次是文化游。
在发展规模上呈倒三角形式,即观光旅游的规模最小,文化旅游的规模最大,休闲度假游和探险寻奇游保持适当规模,通过招募“岛主”等形式,适度发展无人岛屿。
(三)加强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例如通过增设码头或是发展空运,实现各岛同陆地的联系、减少自然灾害天气的不利影响,开设专门的旅游专线,从整体上提升长岛的交通运输能力,另外还要解决游客和岛上居民饮水问题,需建设水利工程如增设蓄水点、发展海水淡化技术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污物处理设备、发展绿色环保型酒店实现长岛的可持续发展。
(四)选定目标市场,加强市场宣传。
宣传距离由近及远,重点放在周边市场,例如山东、河南、天津、北京、东北地区等。
适当发展国外市场如韩国、日本及俄罗斯经济较发达且夏季有外出度假习惯的国家。
宣传时要注重求异,突出长岛与热带岛屿的异质性。
(五)培育具有长岛特色的旅游从业人员。
长岛的旅游从业人员多是从渔民转化而来,因此素质相对较低,应当在保证长岛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培训。
另外,海岛开
发还需要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从业人员的招录应当放眼到长岛以外的更广阔天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留住高校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