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品种国内已经上市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
[开发上市时间及开发公司]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商品名:泰能)是美国默沙东公司在1979年研制成功。
2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克倍宁)是日本三共株式会社研制的品种,1994年3月上市。
2002年在中国上市。
3 是由日本住友制药公司与英国I-CI 制药公司开发,1994年在意大利上市。
1999年进入我国市场,是国家医保乙类用药。
4 厄他培南是美国默沙东公司开发的新型长效注射用培南类,商品名:怡万之。
2005年进入我国市场。
5 比阿培南是由Wyeth-lederle实验室研发的新型碳青霉烯类,于2002年11月在上市。
2008年先声药业在首家上市,商品名:安信,是国家医保乙类用药。
2作用特点抗菌活性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对大多数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及多重耐药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耐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对本品耐药。
亚胺培南在浓度8mg?L-1时,可抑制90%以上的主要致病菌。
美洛培南对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亚胺培南弱2-4倍,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同样耐药;但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是亚胺培南的2-16倍,对的抗菌活性是亚胺培南的2-4倍。
帕尼培南对G+菌的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略强,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则逊于亚胺培南。
稳定性碳青霉烯类对质粒介导的超广谱(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染色体及质粒介导的(AmpC酶)均具有高度稳定性。
但可被金属β-内酰胺酶水解灭活,造成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
结合蛋白PBP是细菌上特殊的蛋白分子,也是β-内酰胺抗生素作用靶位,碳青霉烯类与PBP 结合紧密而显示出很强的杀菌活性。
亚胺培南与PBP结合,尤其是PBP2的亲和力强,阻碍的合成,可使细菌迅速肿胀,溶解,其作用很少受接种菌量、PH值(5.5-8.5)的影响。
美洛培南迅速渗透到靶位,主要是与PBP2和PBP3紧密结合。
帕尼培南与铜绿假单胞菌的PBP的亲和性依次为PBP2,PBP1A,PBP3,PBP1B,PBP4。
与内毒素的关系能诱导产生内毒素,不少抗生素是内毒素诱导剂,快速杀菌类抗生素是最强的内毒素诱导剂,与PBPS作用点相关,亚胺培南作用于PBP2,只诱导少量内毒素释放,美洛培南与帕尼培南则作用于PBP2与PBP3,诱导内毒素释放水平则高于亚胺培南。
血循环中内毒素水平升高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恶化有关。
虽然机体具有清除内毒素的能力,但对一些病情危重的严重感染病人,在治疗选择用药时应适当加以考虑。
3作用机制作用方式: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用方式都是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致使细菌胞浆渗透压改变和细胞溶解而杀灭细菌。
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此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
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此药的作用靶位,比如亚胺培南与PBP的结合,尤其是PBP2的亲和力很强,阻碍细胞壁的合成,可使细菌迅速肿胀、溶解,而且其作用很少受接种菌量(PH5.5~8.5)的影响。
美罗培南能迅速渗透入肠杆菌科和假单孢菌靶位,主要是与PBP2和PBP3紧密结合。
帕尼培南对金葡菌的作用靶位PBP1和PBP3,对、粘质沙霉菌和铜绿假单孢菌作用靶位为PBP2。
4药理性能抗菌活性碳青霉烯抗生素为迄今最广、抗菌活性甚强的一类抗生素,其对多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头孢菌素仍可发挥优良抗菌作用。
细菌对该类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因而对、阴性菌及厌氧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帕尼培南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略强,而美罗培南对革兰氏阳性菌效力较差;美罗培南抗阴性菌活性最强,其抗阴性菌的活性是亚胺培南的2~16倍;对铜绿假单孢菌活性也以美罗培南为最强,是亚胺培南的4倍。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412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测定美罗培南等药物的抗菌活性。
结果显示:美罗培南对多种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强于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奈替沙星;对大肠埃希菌、克菌属、产气肠杆菌、、沙门菌属、柠檬算菌属、变形菌属、沙雷菌属的MIC90≤0.08~0.25ug/ml,是亚胺培南MIC90的1/4~1/16;对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当,MIC90为0.25~0.5ug/ml;对嗜血流感菌MIC90为0.125ug/ml,是亚胺培南MIC90的1/16,是头孢吡肟MIC90的1/4,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差于亚胺培南,但优于其他4种抗生素。
5耐药性及产生机制新的抗菌药物出现,总是伴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虽然目前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相当低,对常见病原菌的敏感率相当高,但碳青霉烯类与其他β-内酰胺类一样,在临床应用后即出现耐药菌株。
亚胺培南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对其耐药的菌株有:黄单孢菌、粪肠球菌和耐甲氧葡萄球菌。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对美罗培南仍敏感。
眼下临床主要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很少见,耐药机制主要有:1.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力下降,主要见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某些肠球菌;2.Ⅰ型β-内酰胺酶水解碳青霉烯类的微弱活性加上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通透性下降致耐药性产生,主要见于一些肠杆菌及绿脓杆菌;3.菌株产生含锌β-内酰胺酶水解碳青霉烯类,这些菌株大多为临床非常见的病原菌。
6临床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使用于以下三类病人:1.重症感染包括院内获得性、败血症、腹膜炎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热病人,在病原体明确前,为了尽量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常作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病原明确后可继续使用,也可“降阶梯治疗”。
2.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如产ESBLs菌株、产AmpC酶菌株或同时产ESBLs及AmpC酶菌株的感染。
3.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复合制剂疗效不理想的细菌引起的腹膜炎、肺炎、败血症等。
亚胺培南(imipenem,IMP)商品名泰能,由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组方,对敏感菌引起的败血症、尿路感染和妇科感染疗效在95%以上,对软组织、骨关节和腹腔内感染的疗效超过90%,的疗效为85%,细菌清除率76%-92%。
对孕妇应权衡利弊后慎重用药。
本品不适于的治疗,不能与阿昔洛韦联用。
泰能给药量成人每6~12,静滴0.5g 或1.0g,儿童每次12.5mg/kg。
给药速度不宜过快,当给药量达500mg或以上时,滴注时间应在30-60min以上。
美洛培南(meropenem,MEP) 商品名,美洛培南对败血症、包括合并感染在内的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脑膜炎等均获满意效果。
美洛培南给药剂量成人为0.5-1g,每6-8h1次静滴,儿童为每6-8h,10-20mg/kg。
治疗脑膜炎时建议每次2g,每8h1次,以便中达到足够的浓度。
帕尼培南(panipenem,PAPM)商品名克倍宁,由帕尼培南-倍他米隆(1︰1)组方,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败血症、骨髓炎、肺部感染、脓胸、胆道感染、腹腔感染、脑膜炎等。
临床有效率和细菌学效果均达80%以上。
克倍宁给药剂量0.5g(按帕尼培南计),bid,每日最高剂量2g静滴,儿童10-20 mg/kg,每日2-4次静滴。
7适应症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呼吸系统感染、败血症、、生殖系统感染以及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1. 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包括由、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粘质沙雷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细菌所致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肾盂肾炎和、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等;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时,需注意在疗程中某些菌株可出现耐药。
2.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3.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能引起癫痫、肌阵挛、意识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故不适用于治疗。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则除上述适应证外,尚可用于年龄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
8药物相互作用西司他丁与亚胺培南1︰1合用,可阻止亚胺培南肾内代谢并消除。
将倍他米隆以1︰1的比例与帕尼培南合用,可通过倍他米隆竞争性抑制帕尼培南向肾小管分泌,从而降低其在肾皮质的浓度,减轻帕尼培南的肾毒性。
美洛培南对肾脱氢肽酶I的稳定性比亚胺培南高4倍,不需与倍他米隆或酶抑制剂西司他丁合用。
9代谢和排泄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为水溶性药物,一次给药量为0.5g或1g可在体内达到良好分布,如痰液,肺组织,,胆囊,肠腹腔内,但在脑脊液的浓度为血浓度的8%~16%。
其脑脊液中的清除率(t1/2为7.4h)明显低于血中(t1/2为1.0h)。
约为1h,尿回收率约为60%~75%,主要从;因此肾功能减退者就可能使其在体内蓄积,半衰期延长,故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按清除率相应减少剂量。
半衰期与肾功能: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半衰期均为约1小时,尿回收率约为60-75%,均主要从肾排泄,如肾功能减退可造成药物在体内积蓄,半衰期延长。
因此肾功能减退患者均应按肌酐清除率相应减少剂量,透析时药物可被清除,故在透析后应按肾功能情况补充给药。
帕尼培南对肾脱氢肽酶Ⅰ的稳定性比亚胺培南好,但仍大部分在体内水解、经肾排泄。
10不良反应碳青霉烯抗生素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血液学方面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中性减少、粒细胞减少等,但一般能为患者所耐受。
而当超剂量使用时可出现神经系统毒性,如头痛、耳鸣、听觉暂时丧失、、神经错乱、癫痫等,尤其是肾功能不全伴癫痫者;所以一旦出现震颤、肌肉痉挛或癫痫,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同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导致、瘙痒、发热、休克等过敏反应;因此对过敏体质者慎用。
亚胺培南(泰能)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皮疹、瘙痒、发热、静脉炎等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增多或减少,转氨酶升高,,对有癫痫诱发因素者可诱发癫痫发作。
美洛培南(美平)主要为皮疹、瘙痒、静脉炎、过敏反应、头痛、血小板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转氨酶、AKP、LDH升高等,偶有癫痫发作(0.05%),但远低于亚胺培南,肾功能受损,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一般少于0.1%)。
帕尼培南(克倍宁)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皮疹、药疹、发热、瘙痒等到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但应引起注意。
对青霉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可能对碳青霉烯抗生素出现交叉过敏。
所以对上述药物曾发生过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者,应禁用本组药物。
11禁忌禁用于对本类药物及其配伍成分过敏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