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肾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1例总结

温肾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1例总结

温肾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1例总结发表时间:2014-07-02T16:06:41.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李可李益筠[导读] 病变以肠道连续性分布的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浅小溃疡为主,病位主要在结肠和直肠粘膜层。

李可李益筠(长沙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410100)【摘要】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汤加美沙拉嗪片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1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患者采用温肾健脾汤与美沙拉嗪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美沙拉嗪片口服治疗。

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6.8%,半年与一年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温肾健脾汤加美沙拉嗪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高于单纯美沙拉嗪片口服治疗。

【关键词】温肾健脾汤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242-0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简称溃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

该病主要症状为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病变以肠道连续性分布的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浅小溃疡为主,病位主要在结肠和直肠粘膜层,有时遍及整个结肠,并有多种肠外并发症[1]。

该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

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能,给患者及其家属增添了诸多身心痛苦,并增加了经济负担。

西医治疗本病以治标为主,采用对症治疗,主要有抗炎、调节免疫两大疗法,缺乏特异性,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中医强调治病求本,辩证论治。

故我们采用中西结合,标本同治的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61例患者为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凡符合各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

治疗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36.25±7.31)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36.78±6.52)岁;两组资料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根据Sutherland DAI评分分为症状缓解、轻度活动、中度活动和重度活动4个等级[3] 。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标准[4]。

中医证候: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久泻不愈,五更作泻,便下清稀,滑脱不禁,夹有黏冻,畏寒肢冷,口淡纳呆;舌淡,苔薄白,脉虚细。

1.3纳入标准 (l)符合上述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脾肾阳虚证中医辩证标准;(3)自愿且能够配合参加临床实验的受试对象。

1.4 排除标准:(1)感染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患者;结肠癌、直肠癌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4)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患者; (5)3个月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6)医生认为不宜作为受试者的其他情况。

1.5 临床疗效判断[4]: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美沙拉嗪片口服,1.0g/次,3次/d。

(生产企业:Losan Pharma GmbH(德国) ,批准文号:H20100110)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肾健脾汤(太子参、附子、干姜、白术、茯苓、肉桂、山楂、神曲、淮山、陈皮、炙甘草)加减而成,阳虚明显者,加补骨脂、肉豆蔻温补脾肾;腹痛甚者,加白芍缓急止痛;小腹胀满者,加乌药、小茴香、枳实行气除满;大便滑脱不禁者,加赤石脂、柯子涩肠止泻。

水煎每次150ml,口服,2次/日。

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治疗结果及其分析3.1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半年复发率及一年复发率。

3.2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3.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6.8%,对照组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l。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单位:例)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 31 3 13 14 1 96.8%对照组 30 2 8 14 6 80%*注: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4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内及一年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复发率比较(例)组别例数半年复发率一年复发率治疗组 31 (3/31)(5/31)对照组 30 (8/30)* (14/30)*注:两组治疗后半年内与一年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粘膜层,有时遍及整个结肠,常形成糜烂、溃疡等,其症状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可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大出血等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祖国医学将本病归为“便血”“泄泻”“脏毒”“肠癖”等范畴[5],多因外感湿热毒邪、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情志失常、劳倦太过等致脾胃损伤,湿热留滞大肠,与气血相搏,壅阻气血,损伤血络而为病。

在治疗中,古代医家强调明辨寒热、虚实,并创立治疗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药,为当今治疗提供了依据。

本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认为主要与免疫、遗传、过敏因素有关,并与肠道环境关系密切,感染因素及精神因素只是诱发或继发因素[6]。

该病缠绵难愈,易复发,且有癌变倾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20至40岁的成人,男女发病率并没有明显区别。

日本UC的发病率为每年0.5人/10万人[7],该病在欧洲及美国等国家多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现代医学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该病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治疗药物主要有抗炎与免疫调节剂,以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为主的抗炎药物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临床报道较多,但是其对控制疾病的复发无明显疗效,其服用的疗程长短不定。

近年来美沙拉嗪肠溶片由于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已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最常用的药物。

另外还有激素疗法、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但是其治疗起效时间较慢及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导致其推广比较困难。

如何更好的控制疾病在发作期的症状及防止其复发是我们临床医生治疗的目标,我们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在发作期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缓解期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来达到提高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的目的。

温肾健脾汤是笔者在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化裁而来,主要药物组成有太子参、附子、干姜、白术、茯苓、肉桂、山楂、神曲、淮山、陈皮、炙甘草等。

方中太子参、附子益气健脾温肾为君,配伍白术、茯苓、干姜、肉桂、淮山助君药温肾健脾,兼能止泻。

更用山楂、神曲健脾消食化滞,是为佐药,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综观全方,温肾阳,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肾阳得温,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总结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片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的显效率,其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控制病情的缓解期患者我们采用中药口服为主并逐步的减少美沙拉嗪的口服剂量直到最低值,通过近一年来对患者的随防发现:治疗组近半年及一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近一年的复发率与近半年复发率比较没有显著的增加。

故从上述可知: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已不是单一疗法的治疗,多途径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我们通过临床观察所知其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李海龙,程小丽,董小丽,等.NF-KB和ICAM-1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中表达及中药干预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 (5):1594-159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73—78.[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合见[J].胃肠病学,2007,12(8):488—495.[4]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疗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1229-1234.[5]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6.[6]陆星华.克罗恩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2007,1(6):26-35.[7]张有生,李春雨.实用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3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