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干混砂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干混砂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干混砂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简析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

在“稳中求进”的政策指导下,各省市、各部门将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干混砂浆,作为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

在“稳中求进”的政策指导下,各省市、各部门将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干混砂浆,作为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整体上已度过了推广阶段,进入到发展时期。

一、市场总体现状2013年4月起,中国砂浆网中国砂浆产业研究所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砂浆产品的市场调研,通过走访、填表、电话咨询等方式,咨询政府主管部门、土建与装修单位、砂浆生产企业、添加剂企业及建材市场砂浆代理商等,得出了初步的市场摸底结果。

1、2012年各类干混砂浆产量及比例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吉林、海南、云南、甘肃、宁夏除外)有普通预拌干混砂浆生产企业546家,比上年末增加87家,增长18.95%;从业人员1.09万人,增加0.17万人;年设计生产能力16324.8万吨,新增产能3530万吨,增长27.59%。

全年生产普通预拌干混砂浆2236.69万吨,同比增加690.72万吨,增长44.68%。

产能利用率为13.7%,比上年12.08%提高1.62个百分点。

”①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干混砂浆生产企业总数超过4000家,总产能1.9亿吨。

总产量4593万吨。

其中,普通砂浆为2236.69万吨,特种砂浆为2356万吨,行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为24%。

排除以普通砂浆为主的企业13.7%的产能利用率,以特种砂浆为主的砂浆企业产能利用率在30%-40%之间。

按照砂浆厂标准的盈亏分析,只生产普通砂浆的企业多数处于亏损状态,而以特种砂浆为主的企业整体上保本或略有盈利。

2、2013年概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实际增长14.9%;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7.34亿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13.2%;房屋竣工面积99425万平方米,增长7.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9亿平方米,增长6.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304亿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1.8%。

2012年,砂浆总用量为3.4亿吨,干混砂浆与现场搅拌砂浆的比例为13.5:86.5,干混砂浆同比增长3.8%的市场占有率。

图1各类特种砂浆市场比例图2013年,由于年初大面积、长时间的雾霾事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国务院到各省市政府纷纷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建筑扬尘”成为众矢之的,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力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普通砂浆因此取得了市场上突破性的进展,如上半年北京市普通砂浆移动筒仓供不应求,多数砂浆厂加班加点生产;特种砂浆方面,保温用砂浆市场回归,粉刷石膏、瓷砖胶、自流平、饰面砂浆厂家多数达到了200%的销售增幅,表明这四类特种砂浆的市场认知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防水砂浆、压浆料以及灌浆加固修补砂浆也处于稳定的两位数增长阶段。

3、营销现状防水砂浆、瓷砖胶、勾缝剂、饰面砂浆多采用经销的方式,销售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有实力的生产厂家在各地布点、扩张;普通砂浆以直销为主;保温用砂浆、灌浆料等以代理为主;腻子、粉刷石膏、界面剂等市场已经成熟,渠道竞争激烈。

品牌含金量的高低,与设置大区总代理的比例成反比。

自有施工队伍的经销商是最有意愿也是最受欢迎的经销商。

按照已经从事的领域(如防水、瓷砖等)或较为齐全的辅材供应商,在增加代理品种或扩大业务时会选择做相关砂浆产品的代理。

发达地区已在县市级设置总代理或经销商。

建材超市由于入门和日常费用较高,日趋不受国内企业欢迎;建材批发市场成为厂家和代理争夺的热点;网购处于上升阶段,日渐引起重视。

由于砂浆行业集合度不高、行业自律弱、市场规范程度低,砂浆的拖欠款一般在20-35%。

功能性的特种砂浆能够与开发商直接签订合同,回笼资金的比例一年内在80-90%左右,而与建筑商签订合同,回笼资金比例多在70—80%。

特种砂浆中的保温、防水拖欠款较为严重,其他品种的砂浆非正常拖欠较少;普通砂浆的拖欠款最为严重,当年回笼资金比例在55-65%。

同业之间恶性竞争是产生拖欠款的直接因素。

二、增长较快的砂浆产品简述1、普通砂浆普通砂浆包括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坪砂浆,市场销售比例平均为46%、49%、5%。

2012年增长幅度为44.68%。

M10抹灰砂浆的价格在230-320元内浮动,全国平均单价为260元/吨。

普通砂浆在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成都市是目前发展最好的城市,2012年普通干混砂浆市场占有率为42%,2013年有望达到90%,总产量将达到380万吨。

南京天云新型建材是以普通砂浆为主的单厂产量最大的砂浆企业,现有职工400人、砂浆罐车30辆、平板车6辆、背罐车1辆、砂浆筒仓500余个,2012年实际产销量52万吨,2013年产量有望突破80万吨。

普通砂浆主要依赖于政策的执行力度。

2013年上半年,仅江苏省辖市散办检查了750个工地,责令整改150起,立案33起,结案19起,处罚68.79万元。

2013上半年该省累计生产使用干混砂浆205万吨。

浙江省2012年共检查禁现区域范围内的建设工地700多个(约建筑面积4000万平方米),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30多份、处罚决定书10多份,行政处罚金额20多万元。

2013年一季度浙江省干混砂浆供应量达到73.33万吨,同比增长77.68%,执法效果显著。

2012年8月,合肥市城乡建委批准合肥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成立了“合肥市公用事业监察第一中队”,将执法中队与散装水泥办公室业务科合署办公。

2012年底,合肥市干混砂浆合同签订量比专项执法检查前增长了110多倍。

2013年上半年,仅合肥市普通干混砂浆合同签订量已超过120万吨,生产砂浆43.24万吨,同比增幅为108.79%。

此外,禁现城市利用各自的优势从多种角度强化了干混砂浆的推广工作,如北京的标准规程、上海的市场监管、广州的干湿并举、成都的闭环体系、西安的立法先行、济南的联合执法、郑州的市场准入等等。

2、粉刷石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日益重视的家居环保要求,脱硫石膏固废利用带来的成本下降,2012年石膏基砂浆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底层粉刷石膏,增长率超过了100%。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已普遍使用粉刷石膏代替水泥抹灰砂浆找平,南京市装饰装修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南京市找平石膏用量已达10万吨。

底层粉刷石膏的售价在350-500元之间,在建材市场随处可见。

同腻子一样,粉刷石膏目前已产生区域性品牌,但还没有覆盖全国的品牌。

在应用技术领域,粉刷石膏的机械化施工体系较为成熟,机施面积达到100万平米以上。

3、瓷砖胶通过十多年的培育,尤其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瓷砖镶贴技术专业委员会系统性的推广活动,瓷砖胶的社会认知大大提高,华东、华南及北京市瓷砖胶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30%,并且该领域品牌意识相对较强。

2013年3月开始,北京1039交通台频繁播出希凯、圣邦、东方雨虹、美巢等企业的瓷砖胶产品广告,以此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已开始在全国布局。

目前的平均售价在1500元/吨。

2013年2月1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陶瓷砖92亿平方米,天然花岗岩石材4.1亿平方米,出口陶瓷砖10.86亿平方米。

按照2012年国内建筑陶瓷市场销量80亿平方米计算,瓷砖粘接市场砂浆总需求量为1728万吨,瓷砖胶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10%,达到11.6%,发展迅速。

4、流动性砂浆流动性砂浆包括自流平砂浆、灌浆料、压浆料、修补砂浆、加固砂浆在内,属于砂浆中相对利润较高的产品,生产厂家也不断增加。

2012年平均每类产品有200个生产厂家,产品售价呈现下降趋势。

部分底层自流平砂浆成交价已降到1100元/吨。

流动性砂浆基本以10-20%的增长率稳定发展,但其中加固砂浆增长较为迅速,2012年增长率达到80%。

灌浆料早期由各行业内部企业及部分国外企业所控制,但民营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后势头强劲。

三、行业特点尽管中国干混砂浆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自2010年开始步入健康的轨道,但仍然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

砂浆行业有不少于5000亿的市场,目前的产值仅占总产值的9%。

2012年还有3亿吨仍然是现场水泥、砂子配置的传统现拌砂浆。

发展干混砂浆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价格以及施工习惯。

与国外干混砂浆的市场化发展不同,国内的推广主要是依赖政策的强制执行,在政府领导下发展,使得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市场化发展的土壤。

综合表现为干混砂浆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集中度不高、进入壁垒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等问题,以及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短缺等深层次矛盾也较为突出。

行业同时面临着经营成本增加、管理费用加大、用工成本提高、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融资难等诸多压力。

就全国而言,整体存在“三多三少”的格局,即“产能多、产量少”、“小厂多、大厂少”、“产品多、品牌少”,具体体现在:1、产能多、产量少2008年以来,全国普通干混砂浆企业设计生产能力平均以68.9%的速度增长,而这一阶段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61.93%,现有的产能已经到达建筑砂浆总用量的59%,实际产量只占到13%,两者相差高达46个百分点,设备闲置严重。

2、小厂多、大厂少截止到2012年底,产能15万吨以上的干混砂浆企业只有603家,占砂浆总数的15%。

特种砂浆企业为数众多,其中有一半是以保温砂浆为主的小企业。

2010年前,全国产能5万吨以下的小型砂浆厂总数约80%,平均投资不超过200万元。

尤其在中部、西部地区的小企业大多投资在100万以内,产量在5000吨以内,产值在500万以内。

据新疆节能办的估算,全疆大大小小的砂浆企业近400家,年产量只有100多万吨,平均每家产量只有2500多吨。

在2009年的央视大火尤其是2010年“11-15”上海火灾之后,保温行业遭到重大打击,不少小砂浆厂转行或关闭,砂浆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从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整体素质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这是行业发展的一道分水岭。

现在新投资的砂浆厂多在千万以上,小作坊式的企业比例在逐年下降,行业平均投资估计翻番达到400万元。

3、产品多、品牌少行业的成熟很大水平上可以通过市场的细分水平体现出来。

砂浆本身的品种丰富,但目前中国砂浆行业同质化现象却非常严重,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国人惯有的经营思路导致多数厂家扎堆于量大而成熟的产品,如特种中的保温用砂浆,该类产品不存在市场推广,只要销售得力就可以;二是厂家技术力量普遍较弱,不具备新产品研发能力,30%的小厂甚至没有专职的技术人员,只依靠供货商提供的配方生产,产品差异化很低;三是砂浆门槛不高,企业的业务骨干在有机会时多愿意自己当老板,在同一领域甚至同一区域内用基本同一的产品与原来的老板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