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第三章_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第三章_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编号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 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8cmB. 一定大于20cmC.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 f<2cm B. 2cm<f<4cmC. 4cm<f<5cmD. 5cm<f<8cm11.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12.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13.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4.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位置。

15. 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E. 凹透镜。

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发生光的折射是;能会聚光的是;能发散光的是。

(填字母代号)16.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的像。

17.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

则通常情况下,(选填“甲”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焦距更。

18.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近点大约在处;明视距离大约是。

19.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哈勃空间望远镜安置在外,以避免干扰。

20. 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

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三、作图题(共14分)21.(6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FFFFFFFFFF22.(4分)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23.(4分)在下列方框中各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

四、探究与创新题(共24分)24. (4分)小红的爸爸是近视眼,要戴近视眼镜矫正;爷爷是远视眼,要戴老花眼镜矫正。

爸爸和爷爷的眼镜外形一模一样。

有一天,两只眼镜放在一起无法判别,于是小红设计了以 下两种方法来辨别。

请你帮小红完成下列表格的空白栏。

用手 触摸 眼镜名称 镜子类型 判断依据近视眼镜 凹透镜 老花眼镜 凸透镜 观看 报纸眼镜名称 镜子类型 判断依据近视眼镜 凹透镜 老花眼镜凸透镜25.(6分)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 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 。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 蜡烛放在a 、b 、c 、d 、e 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蜡烛放在 点时,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4)蜡烛放在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 可以观察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26. (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FF像的性质像与物在镜的大小倒正实虚u>2f缩小倒立实像2f >v>f有清晰像两侧照相机u=2f等大倒立实像v=2f有清晰像两侧∕2f >u>f放大倒立实像v>2f有清晰像两侧投影仪物距应用像距观察光屏(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选填“实”或“虚”)像。

(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选填“C”、“D”或“E”)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B位置,则光屏放置在A位置(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4)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增大/减小/不变),像____(变大/变小/不变);27. (4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得到的,如下表所示: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以归纳得出的规律有:(写出两条即可)28.(3分)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

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___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___是用乙拍摄的。

照片A 照片B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D C D B A B D B C C D B C二、填空题14.凸透镜,焦点。

15.ABC,DE,BD,CE。

16.缩小,倒立;放大,倒立;放大,正立,虚。

17.甲,甲,短。

18.无限远,10 cm,25 cm。

19.大气层,大气层。

20.小,大。

三、作图题21.略。

22.略。

23.提示:凹透镜,凸透镜,四、探究与创新题24.中间薄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字变小,字变大。

25.呈现在光屏中央;d,a,d,e,放大。

26.(1)倒立,缩小,实。

(2)D。

(3)能。

27.(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等。

28.A,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