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挥网格平台体系优势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发挥网格平台体系优势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发挥网格平台体系优势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作者:赵刚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年第02期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网格化城市管理经验,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为理念,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加强市容市貌管理。

2010年,东城区被确定为全国和北京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

网格化管理从最初的城市管理创新手段,演变为政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式,监管领域从城市管理,逐步拓展到社会服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城市治理,特别是首都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9年3月,本刊记者带着发挥网格平台体系优势、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主题,走进北京市东城区进行了采访。

走进东城区老区胡同,古都风韵令人心醉,整洁温馨的环境让人留恋忘返。

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献森,给我第一印象是儒雅、干练和笃行。

当我说明采访主题后,陈献森副区长对记者说:东城区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精神中,高站位,把握大局,精心谋划。

首都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城区治理是首都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改革为契机,以网格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完善和建立工作机制,通过东城区网格再一次升级和壮大区、街、社区三级网格化综合监督体系,来不断实现东城区城市治理目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精准筹划,注重顶层设计区委方案文件先行。

2018年4月19日,东城区委率先在北京市出台了《东城区关于党建引领街道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构建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群众满意的工作机制;明确构建“三级管理、五方联动”的总体工作思路。

“三级管理”,是建立纵向到底的“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管理机制;“五方联动”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五种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作用。

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按照“1+5+N”的模式配备街道综合执法力量,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

印发了关于街道改革、城管改革、综合执法、网格化监督、社区治理创新、加强党的建设等6个配套文件,明确“三级管理”的工作职责与任务。

区政府出台落实方案。

东城区政府印发了《东城区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构建网格化综合监督体系实施方案》。

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提出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构建东城区网格化综合监督体系,全面打通发现问题、响应群众诉求的工作渠道,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向精治、法治、共治转变等“四个重点”战略任务。

明确在网格化管理既有优势基础上,突出东城区城市管理特色,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体系的作用,全面服务“三级管理、五方联动”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对“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以下简称“吹哨报到”)工作的全过程监督考核,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检验各环节、各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形成上下有序、协调一致、科学有效、开放多元的综合监督格局的工作目标。

精准推进,强基础抓关键2004年,東城区首创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将17个街道、177个社区、41.84平方公里划分为592个基础网格和2322个单元网格。

目前,实现了涵盖热线、微博、微信、舆情媒体、政风行风、视频监控等20余个监管渠道的综合监督,涵盖了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治安与防控、公共安全等四大监管领域的3099类事项。

陈献森副区长很有底气地对记者说:“吹哨报到”的方案有了,相关文件出台了,接下来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扎实推进。

(一)完善网格一体化平台,打好吹哨平台基础完善平台建设。

在东城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网格中心”)根据“吹哨报到”工作涉及的流程,完成系统开发,满足工作需求的功能。

通过不断测试试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模块于2018年6月4日在网格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同时,为便于办理网格案件,将网格案件进行部门内的二次派发,推进了“一体化”平台建设,增强街道统筹指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已经覆盖全区的社区“微网格”微信平台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社区微信平台与区、街网格平台对接,及时上报问题。

下派科室或社区处理16484件,分中心自处理189684件。

开展岗位培训。

开展岗位培训,教会各部门如何“吹哨报到”。

网格中心组织吹哨部门、报到部门多岗位、多层级参加培训,从方案的解读,到哪些事项可以吹哨,具体吹哨事项的应哨部门以及应哨的法规依据,都进行了详细地培训。

同时,网格中心通过到部分街道进行走访调研的形式,手把手进行点对点培训,使各吹哨部门明白了如何吹哨,各报到部门如何应哨。

(二)完善建立“六项”工作机制,抓实关键环节建立了“六项”配套的工作机制,抓实“吹哨报到”工作关键环节。

一是完善问题收集机制。

完善已有的网站、微信、微博、热线的公众举报功能,开发公众“随手拍”APP,构建更广泛便利的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渠道,打破了过度依赖体制内发现问题的弊端。

二是建立街道“吹哨”启动机制。

遇到难点热点和阶段性的突出问题,由街道通过网格平台启动“吹哨”机制。

吹哨范围重点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三个方面确定的情形和标准执行。

三是建立部门报到处置机制。

街道启动“吹哨”后,向区级平台进行备案,各部门及时报到处理,并及时上传问题处理结果和相关材料。

四是完善公众反馈机制。

处置完成后,街道需将办理结果及时对公众进行一对一反馈上报;区级平台进行核查结案,由第三方进行回访调查,并将公众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五是建立“吹哨”案件的考核机制。

对全区吹哨案件实行“一哨一考”,区级平台对相关部门的“报到响应度”进行考核,街道对各部门的报到效率、配合度、专业性和担当意识进行评价。

同时,区级平台聘用第三方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每月形成部门综合考核结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总成绩。

做到“一哨一考”和“吹哨全留痕”。

六是建立“吹哨”工作的分析研判机制。

区级平台定期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协同城管委、城管执法局和各街道进行会商研判,查找管理漏洞、不断优化流程,修订处置标准,推动网格化工作体系高效运行,推进源头解决问题。

(三)严格执行“三个”流程,分级处置“吹哨报到”工作,以网格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规范流程,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分级派单流程。

按照收集问题的性质,经过平台快速分拣,将问题类型分为“简单问题”“职责清晰的一般问题”“职能交叉、权责不清问题”等3个级别。

一级是简单问题。

由发现人自行处置,区级大循环主要是监督员在巡查时顺便对微小问题进行自处理;街道小循环主要由街巷长、物业企业等在巡视过程中对简单问题进行处理;社区微循环主要由小巷管家、社区工作者等在走访中对简单矛盾进行自处理。

简单问题无需在网格平台进行流转,由发现人自行解决,在网格平台上进行全过程留痕。

二级是职责清晰的一般问题。

由网格平台按照部门职责派发给单一责任部门进行处置。

派发给职能部门的案件,相关部门要按照处置标准和时限进行处置,如认为不归本部门职责,可按回退流程进行回退,区级平台再进行判定。

派发给街道的案件,街道要根据案件的情况,确定由街道协调单一部门办理或启动吹哨办理。

由社区、街道平台自下而上收集的问题和需求,统一由街道平台进行协调,责任主体明确的,由街道平台直接派发至相关部门派出机构或街道内部科室。

三级是职能交叉问题。

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实现由街道吹哨统筹,相关部门报到合力解决的处置模式,不管是区级大循环监督发现、还是街道小循环主动发现,以及社区微循环公众参与的各类渠道问题,在遇到职能交叉问题时,都可以在街道平台快速启动吹哨。

由社区收集的问题,由街道平台进行研究,街道根据案件的情况,确定由街道协调单一部门办理或启动吹哨办理。

如责任不明,需启动吹哨的,由街道平台启动吹哨,并向区级平台进行备案。

——街道“吹哨”启动流程。

街道层面重点完成区级平台派遣的工作任务,及时处置街道平台自身受理的各种问题,统筹调动辖区内的资源快速解决各类问题;当遇到职责交叉、多部门协同的难点和阶段性的突出性问题时,由街道通过网格平台启动“吹哨”机制;吹哨范围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兜底责任四个方面,明确了45项启动“吹哨报到”工作机制的情形和标准。

——吹哨案件考核流程。

对街道启动“吹哨”的案件,做到“吹哨全留痕、一哨一考核”。

街道启动“吹哨”的案件,向区级平台备案,区级平台将相关案件派发至相关部门,并对各部门的“报到响应度”进行考核;“吹哨”案件办结后,由街道向区级平台反馈办理结果,并对各“报到”部门的考核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各部门的报到效率、配合度、专业性、担当意识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区级平台结合街道对各部门的评价结果,对“吹哨报到”中街道和各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考核引导,推动执法力量下沉。

发挥综合执法平台在城市管理末端的兜底作用,建立街道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推动综合执法常态化,实现执法力量在属地综合,做到“吹哨、部门报到”。

在“便民事项网格化办理”考核办法的基础上,一是加大对推诿事项、疑难事项的及时派发和考核力度;二是在属地街道、地区“吹哨”后,增加对各相关部门“报到”效率的考评环节。

精准策施,工作成效显著——发挥网格化平台优势,解难题。

在“吹哨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化平台优势,解决了挂账督办、问题被搁置、长期滞留的工作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运用吹哨机制解决为民服务难题,网格中心为摸清各街道地区为民服务难题,先后进行5次一般强制结案台账专项普查和2次平台多次流转强制结案案件台账专项普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建立相应问题台账,实行挂账督办,督促各街道及时启动“吹哨”等机制逐步销账。

陈献森副区长对记者说:通过全程留痕、一哨一考核的方式督促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职,与属地街道共同解决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通过对2018年网格监管数据分析,城市治理工作体现“两降两少两提升”的特点,并取得明显成效。

——“两降”。

网格案件数量大幅下降。

2018年,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共接报各类案件598429件,網格案件517400件,案件量同比下降22%,其中监督员自行处理82930件;市政府热线12345案件量首次出现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