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用橡皮筋做动力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用橡皮筋做动力科学教案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存在弹力,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2.橡皮筋在拉伸的时候,它拉伸长度越大,弹力越大,物块滑行的距离越远。

科学探究目标
1.用橡皮筋把钩码滑行出去。

2.观察并记录钩码滑行出去的距离与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

2.加强愿意与他人合作、分享与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4分钟)
1.展示运动员冰壶微视频
提问:这是什么运动?(预设:冰壶)
提问:静止的冰壶是如何产生较快的速度滑出去的?(预设:推出去了)
2.出示钩码,展示ppt钩码图片,“我的手里有一个钩码”
提问:除了用手推,用推力推出去,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钩码像冰壶一样快速的滑出去?(预设:用橡皮筋弹出去)
3.揭示课题:用橡皮筋做动力
二、探索1:试着用橡皮筋让钩码滑行(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橡皮筋,钩码各一个]
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

师:每个小组用一分半的时间试着用橡皮筋让钩码像冰壶一样滑出去。

活动结束后
提问:你们的钩码怎么出去的?(预设:1.滑行出去的2.翻滚出去的)
提问:如何才能使钩码滑出去,不翻滚?(预设:橡皮筋作用在钩码下部)
提问:每一次实验结果都有什么不同?(预设:钩码滑出的距离不同)
提问:为什么钩码滑出去的距离不同呢?(预设:橡皮筋拉的长度不同,拉的越长,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探索2:发射装置使用中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发射装置、橡皮筋、钩码]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究竟是不是橡皮筋的拉的越长,钩码就滑行的越远呢?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这个猜想呢?”(预设:用拉伸长度不同的橡皮筋来弹钩码,比较哪一个滑行的更远)
师:“对,非常好!我这里就有一个帮助大家检验猜想的一个工具。


出示发射装置
师:“这个工具,称为发射装置,现在请小组长把发射装置从抽屉中拿出,接下来,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用如图所示的发射装置把钩码滑出去,不翻滚且不掉落在地上。


进行实验
小组讲诉实验过程中的问题(预设:1.小方块翘起来的问题2.钩码弹射不好操作 3.······)解决方案(预设:1.按住小方块2.用拉橡皮筋的弹射方式3.······)
探索3:模拟冰壶小游戏(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场地模拟纸、钩码、橡皮筋、发射装置]
“现在大家已经会使用这个发射器了,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冰壶运动的小活动”1场地模拟纸的讲解①发射器放到空白处中间②.橡皮筋对准起点③把钩码发射到目标区
域④记录橡皮筋的拉伸长度与钩码最终停留的区域⑤达标次数与发现的规律(ppt圈出部分内容,让学生讲解)
提前讲实验要求(1.真实记录每一次橡皮筋的拉动距离和钩码滑行的距离,多次实验,安静的完成实验2.若钩码不是滑出去的,则数据作废。

3.在实验过程中思考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6分钟)
小组讲诉实验中发现的规律(预设1.在6cm左右能达到目标区域2.拉伸的长度越长,钩码滑行的距离越远。


关于“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提问: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预设:橡皮筋的拉伸)
拿着一根的弹簧
提问:这是一个弹簧,我现在不拉它,也不压它,那它有弹力吗(预设:没有弹力)
用手把弹簧拉伸
提问:现在他有弹力了吗(预设:有弹力了,手可以感受到弹力)
提问:在拉的过程当中,弹力有什么变化?我的手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弹力变大了,手要被拉回去了。


“弹力从无到有,我做了什么?弹簧发生了什么改变”(预设:用手用力去拉,弹簧变长了)提问:弹簧变长了,也就是什么发生了改变?(预设:形状发生了改变。


提问:这个弹力释放后,弹簧怎么了?(预设:弹簧变回原长)
总计一下弹力的特点
三、拓展:各种物质的弹力
1.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运用弹力的物品(拉弓的弹力,蹦床的弹力,夹子的弹力等等)
2.结合课本的弹力小车,运用已学内容,学习弹力小车的知识如:橡皮筋的匝数问题,正绕圈与反绕圈。

四、作业本的训练与讲解
【板书设计】
用橡皮筋做动力
弹力: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橡皮筋的拉伸长度越大,弹力越大,钩码滑行的距离越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