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总学时: 10 学分: 0.5 理论学时: 8 实践学时: 2 适用专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针对师范生入职小学以后能够胜任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而开设的,它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引导,以综合性的实践与智慧性的策略知识为承载,以培养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为基础,实现培养专业化的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科学》课程,不断加深理解现实中的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现象,获取小学科学课程开发研究与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运用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科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科学教学研究的意识。

二、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的定义与特征一科学的定义二科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科学的多维视角一作为知识系统的科学二作为探究活动的科学三作为思维方法的科学第三节科学主义与伪科学、反科学一科学与科学主义二科学与伪科学三科学与反科学第四节科学、技术与社会一科学与技术二科学、技术与社会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第五节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一哲学视域里的生活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远三回归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第六节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一科学家视野中的科学研究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的隔绝三走进科学研究世界的科学教育第七节科学教育与科学历史世界一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科学世界二科学教育对科学历史世界的遗忘三面向科学历史世界的科学教育(二)教学重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与区别,明确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新的科学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对新的科学教育观的理解(四)教学基本要求能够较为深入的理解科学、技术、科学素养的内涵与本质。

结合学生的活动,通过讨论与实例分析,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深刻理解科学教育的价值。

第二章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一西方科学教育的产生二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三西方20世纪的科学教育第二节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二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三我国1949年后教育的变革第三节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一西方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二我国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三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二)教学重点认识科学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相关性,理解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制约。

(三)教学难点对现代科学教育价值观的理解(四)教学基本要求以历史为主线,结合科学教育事件以及科学教育的领头人物展开分析。

使学生了解西方科学教育与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理解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认识我国科学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认清个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第三章科学教育的理论与指导(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基础一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二儿童的学习动机三儿童的前科学观念第二节多元智能理论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二多元智能理论与科学教育第三节建构主义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兴起二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第四节STS理论一STS研究领域二STS教育三STS教育案例(二)教学重点各种学习理论的内涵、优点与不足以及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难点STS理论及其实践(四)教学基本要求认识基本的科学学习理论以及在科学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科学学习理论进行概括与提炼。

第四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公民科学素养一科学素养的内涵二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第二节国外的科学教育改革与目标一国外科学教育改革二国外科学教育目标第三节我国科学教育目标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二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第四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第五节小学科学内容标准与实施一小学科学内容标准的结构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建议(二)教学重点我国现行科学课程标准关于小学科学课程观念的转变;科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实验教材的结构与编写线索。

(三)教学难点新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程教学理念的拓展(四)教学基本要求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了解当前主要实验教材的特点,分析教材编写的主要线索,阐述实验教材的编写思路,引导学生选择教材的某一课题进行分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五章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知识体系第二节科学探究第三节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一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建议二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第四节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一冀教版教材二苏教版教材第五节小学科学课程典型教具及制作介绍(二)教学重点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本质、步骤、类型、过程技能,理解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知识的结构与层次(四)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实际,让学生参与,分析小学的科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系统、全面的认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六章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本质二小学科学教学理念第二节小学生学习科学时的误解与教学一小学生在科学上的误解二理性对待小学生误解的方法第三节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一基于知识传承的教学模式二基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第四节小学科学教学伦理一科学教学中的生命伦理二科学教学中的公正伦理三科学教学中的宽容伦理第五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程序与原则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程序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原则第六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类型一学期教学设计二单元教学设计三课时教学设计(二)教学重点能够恰当确定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的现实,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恰当安排教学过程。

(三)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与规划(四)教学基本要求精选教学案例,结合教学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合理针对每一节课进行教学合理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有序地安排教学过程。

第七章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美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美国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美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第二节英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英国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英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第三节日本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日本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日本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第四节我国香港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香港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香港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二)教学重点通过各国案例的典型分析了解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趋势(三)教学难点类似主题教学内容不同国家教学设计等对比分析(四)教学基本要求精选教学案例,特别是结合学生教案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发现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八章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科学学习资源的分布一大自然中的科学学习资源二社区中的科学学习资源三网络媒体中的科学学习资源第二节小学科学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与途径一科学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二科学学习资源开发的途径第三节小学科学学习环境的创设一安全的教学环境二探索性的教学环境三课堂教学环境设置(二)教学重点了解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作用与类型,理解各种资源的特点与价值,能够积极主动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

(三)教学难点各种资源的特点、价值与开发(四)教学基本要求充分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学校的信息资源,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思考、探讨。

实训教学部分:实验微格教学模拟(一)实验内容学生分组,每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例进行准备,在微格教室进行试讲活动。

(二)实验过程1、每个小组进入一个微格教室,并且安排好迅训练顺序;2、每位小组成员进行10-15分钟的科学课程教学,并根据课题内容适当进行板书,录像;3、通过录像进行小组评议;4、每人完成教案修改并撰写教学反思(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教师要在实验前对学生的教案设计进行指导,实验中重点让学生讨论与感受教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别、科学语言的严谨性,培养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黑板粉笔电视机录像机(五)实验学时2学时三、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只上前五周,采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除了课程内容外,还要加强学生自学环节的管理,教师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保证一定时间用于自学。

课程成绩的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形成性包括学习出勤与作业、教案设计、说课试讲等,占40%,终结性考核为期末闭卷考试占60%。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论是在教育学课程基础上对小学科学领域课程教学等具体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和延伸。

后继课程:教育实习。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为教育实习奠定了基础。

六、建议教材与参考教材建议教材:《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刘德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参考书:(1)《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张红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小学科学教育》,赵学漱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新小学科学教育》,(美)沃泽曼、(美)伊芙妮著,宋戈、袁慧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陈华彬、梁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执笔:审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