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3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系:文学系标准学制:四年
学科门类:文学专业代码:050301
专业类:新闻传播学类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适应年级:2017级专业负责人:郑雅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新闻理论及专业新闻知识,拥有扎实的新闻业务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知识(能力),能在各类新闻媒体及出版单位,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领域从事新闻与传播,媒介管理以及公关,广告等方面工作的新闻传播学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受到新闻传播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传播及相关领域工作要求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在新闻媒体、影视传播、广播电视等相关行业领域具有
专业能力(A):
A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A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技术;
A3:具有新闻传播专业及相关行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初步能力;
A4: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A5:了解新闻传播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行业需求;
综合素质(B)
B1:具有一定/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B2: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团队合作及创新意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较好的社会活动能力。

B3: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必备知识;
B4: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人文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主干学科
新闻学
四、核心课程
包括《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电视节目策划》、《摄影基础》、《专业写作与训练》、《中外文学作品赏析》、《新闻评论》、《纪实节目创作》、《影视作品赏析》、等课程。

五、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增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突出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环节主要有:课内实践、创作日、集中实践、毕业创作等。

课内实践是指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践教学部分。

创作日指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每个学期16个课时的实践教学,配合该学期课程,由班主任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相应实践活动。

集中实践是指二年级暑期开学、三年级暑期开学进行的集中实践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

毕业作品、撰写毕业论文、拍摄毕业联合作业等作为毕业作业的全部内容。

六、毕业标准与要求
1、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

2、毕业标准:修满本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并符合学院学籍管理规定,可获得新闻学本科毕业证书。

3、学位标准:获得新闻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且毕业作品、毕业论文成绩在75分以上,经学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八、教学进程表
见《附表1:新闻学2017级教学进程表》
九、教学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2:教学安排一览表》
十、集中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安排
见《附表3: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
十一、各环节学分及比例
见《附表4:各环节学分及比例》
主管院长:王少民教务处处长:王众臣系主任:郑雅玲专业负责人:郑雅玲
表4:各环节学分及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