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桂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形式自考层次本科年级2014级专业旅游管理学生王思雨指导老师张奇彪二○一六年十一月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摘要桂林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漓江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是桂林山水的精华。

但是,近年来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游客来到漓江游览,引发了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小、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漓江流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了解和认识漓江流域水资源的环境现状,有计划的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漓江、水资源、环境现状、水资源保护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rotectionof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of Guilin Abstract: Guilin is a famous tourist city,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consists of lijiang river、taohuajiang river and ronghu lake、shanhu lake、guihu lake、mulonghu lake, which i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center of Guilin. The beautiful scenery, while showcasing “City in Scenery , Scenery in City,The city and scenery fuse together harmoniously” to the visito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ore and more people come to Guilin to visit, it cause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 problems, such as air pollution,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fish death in the lake, garbage increase and so on. The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spot. Therefore, we need to know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of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plan to protect tourism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is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目录摘要 (I)目录 (III)1 漓江水资源研究背景 (1)2 漓江水资源现状概述 (1)2.1洪水灾害 (1)2.2枯水期长 (3)2.3水污染严重 (6)3 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分析 (4)3.1 资源短缺 (4)3.2 环境污染 (5)3.3 生态破坏 (5)4 漓江水资源保护主要途径 (6)4.1 完善法律法规 (6)4.2 经济手段 (6)4.3 环境污染防治 (7)5 保护漓江水资源环境意义 (7)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桂林市漓江的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1.漓江水资源研究背景桂林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山水风光举世闻名,绿化覆盖率也极高,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世界知名的品牌。

漓江是桂林最独特而美丽的风景之一,漓江起点为越城岭猫儿山,自北而南流经兴安、灵川、桂林、临桂、阳朔、平乐等地方,终点是平乐三江口。

漓江全长164公里,流域面积为12285平方千米。

漓江水质清澈,两岸多为岩溶地貌,上游河段为大溶江,下游河段是桂江,水资源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桂林旅游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桂林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旅游的客源集散、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广西旅游形象宣传的窗口,桂林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市场已经成熟和稳定。

漓江是桂林的名片,是全国水质最好的城内河之一,作为桂林风景的灵魂,在桂林的旅游业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文章《桂林山水》是这样描述漓江的水的: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他再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然而,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漓江景区的开发力度,游客也逐年增加,漓江的水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2007年末的国家旅游风景名胜区审核中,漓江等10大景区受到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通报批评,此事件,为桂林开发旅游,特别是漓江的开发敲响了警钟。

漓江是漓江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素,漓江景区的很多生态问题均由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引发。

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漓江景区发展的大局。

因此在保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与管理,也会给水资源和自然环境带来威胁乃至破坏。

有效的保护水资源环境,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旅游业发展中,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漓江水资源环境现状概述桂林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著名中国古城,当地自然风光优美且独特,历史遗迹众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漓江是桂林最独特而美丽的风景之一,环境舒适,自然山水景观元素丰富,水资源丰富。

漓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以其特有的水资源和独特的环境优势,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

近年来,来漓江游览的游客人数不断增多,对漓江流域的开发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2.1洪水灾害桂林的夏季东南季风来得早,秋季受台风影响,雨季较长。

漓江是雨源性的山区河流,河流深切,河道狭窄,河床比较陡,每遇到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位急升。

漓江的径流量受降雨时空分布的制约,丰枯水季明显,每年的3-8月为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80%,3月到5月受湿润季风的影响,6月至8月多暴雨,其径流可达全年的40%,易致水患。

下暴雨时,河床较陡,河水汇流时间短,在汛期容易造成洪水暴涨,具有很大的突发性,灾害性。

20世纪,淹城洪水次数猛增,高达25次,创历史最高纪录,在21世纪,桂林也连续几年遭遇洪水。

洪水灾害对漓江流域景观和当地人们都造成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2.2枯水期长桂林地区秋旱多,冬季雨水稀少。

漓江雨旱季分明,枯水期自古有之,漓江水流量自9月开始下降,一直到次年的2月雨季来临才开始回升,枯水期大约为6个月,其径流仅是全年的20%,特别是12月至次年的1月,径流量仅为全年的5%。

枯水期漓江流域的水源主要靠两个方面的补给,一是枯水期的降雨,二是地下水源。

每到枯水期,水量不足,城区供水紧张,影响当地人们的用水需求和工农业的正常发展;水质降低,生物环境恶化,鱼类等水生生物生息繁衍受到严重影响;河道变窄,水浅石露,河床大面积裸露;漓江水量无法满足旅游通航要求,游船不能从桂林至阳朔86千米的风景河段上通航,往往只能缩减到只有20余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2.3水污染严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漓江流域观光游览,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每天有大量的污水排入漓江,对漓江的水质造成油类污染和有积类污染。

沿江两岸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一定的含氮物质流入河中,以及沿岸乡镇企业、养殖业发展迅速,造成了漓江水质氮污染。

城市污水排入漓江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地下水管网设施和管理措施不配套,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漓江中。

未经处理的污水可能含有丰富的化学营养物质,某些微生物能够在这种受污染的环境中生长,从而导致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失衡,一些原本数量的物种数可能急剧增加,其大量的代谢产物也可能对生态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

未经处理的污水可能含有有毒物质,这样的水质排入漓江会严重污染水质。

洪水时,大量垃圾、泥沙、油污和农药化肥排入河道,导致水质含氧量低。

在枯水期时,河流自身水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有限,河流稀释与自净能力显著下降,河流污染更加严重。

游船用油不可避免的排入漓江造成大量油污漂浮在水上,引起水质变差。

3.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分析漓江景区作为桂林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区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漓江游览,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堪忧的环境问题。

目前漓江风景区的水资源污染严重,阻碍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漓江水资源环境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了解和认识漓江景区水资源的环境现状,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极为重要。

3.1上游森林结构不合理漓江上游水源林主要分布在猫儿山、青狮潭、海洋山三个自然保护区,上游为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

但是,近年来茂密的原始森林变成了人工林和稀疏的残次林,森林结构不合理,水源涵养功能减弱,造成漓江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

其次,漓江流域人口密集,景观格局不断受到人为不利因素的不断干扰,在农村的人们乱砍滥伐,以草木作为家庭的主要燃料,加上毁林开荒致使水源林枯竭,造成了阔叶林锐减,森林单位蓄积量降低。

林种结构不合理,群落结构受到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洪水暴涨急落的现象。

3.2河床遭到破坏长时间以来,很多工厂在河道上挖沙取砾石,破坏了河床的自然形态。

在洪水时期,堆积物被洪水冲刷,推移质增加,河床更加不稳定,造成了河水分流、潜流,影响了航道的有效水深,而影响了行船时的安全。

航道采取渠化形式,造成水位下降,河滩裸露。

漓江两岸的土质以粉质黏土为主,抗冲刷能力差,漓江流域的河床比较大,流速快,游船时动力引起的水浪造成对河岸的冲刷,引起水土流失严重。

3.3生态破坏4.漓江水资源保护主要途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环境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漓江的水资源丰富,但环境遭到破坏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保护环境,减轻水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