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面颈部淋巴循环丰富,淋巴结正常不易触及,但在面、颈部发生炎症或恶性肿瘤时,有关淋巴结常呈肿大、质硬而可被触及。

急性炎症时,所触及的淋巴结还有明显的压痛。

据报道,颈淋巴结转移性癌的75%其原发灶可能来自头颈部,而1/4的患者,其原发灶是隐匿的[1]。

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有43.4%未扪及肿大质硬的淋巴结,相反术前扪及肿块,术后却是淋巴结炎者占29.3%[2]。

淋巴结肿大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由于淋巴结肿大造成误诊、误治者不乏其数,因此,应重视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本院口腔科住院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8~82岁,平均58岁。

1.2方法入院后全面体检,常规化验检查,拍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检查,双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B超,必要时行CT及MRI检查,完善各种术前准备,择期手术切除肿瘤及相应淋巴结,术后送病理检验确诊,特殊病例配合骨髓穿刺诊断。

术后给予抗感染,支持治疗,对症处理。

确定为恶性肿瘤者制订相应放、化疗方案。

2结果2.1该组患者25例为淋巴结炎,5例为淋巴结转移性癌,分别占83.3%、16.7%。

5例淋巴结转移性癌中,2例未找到原发灶,占40%,病灶隐匿;2例术前未扪及淋巴结,占40%。

而术前疑为淋巴结转移者,术后病检确诊为淋巴结炎14例,占46.7%。

5例淋巴结转移性癌患者中3例为男性,且年龄均大于或等于67岁,占60%。

2.2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依据,见表1。

3讨论淋巴结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具有过滤、增殖、免疫作用。

头颈部恶性肿瘤,常常通过淋巴引流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肿瘤细胞到达区域淋巴结后,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可对抗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的增生[2],故多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

对于单侧固定的颈部肿块,首先应考虑转移性癌的可能。

治疗前正确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对肿瘤的分类、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均有很大影响。

目前,临床上用触诊检查颈淋巴结,仍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李慧筠(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阳泉045000)【摘要】目的探讨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方法及意义。

方法将近5年来30例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术前、术后比较,病检确诊。

结果该组患者25例为淋巴结炎,5例为淋巴结转移性癌,各占83.3%、16.7%。

其中,5例淋巴结转移性癌中,2例未找到原发灶,占40%,病灶隐匿;2例术前未扪及淋巴结,占40%。

而术前疑为淋巴结转移者,术后病检为淋巴结炎14例,占46.7%。

结论面颈部淋巴结肿大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应重视其鉴别。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面颈部;鉴别诊断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6-0897-02中图法分类号:R551.2文献标识码:B表1淋巴结肿大的鉴别项目触诊活动度治疗彩超MRI 穿刺和病检预后局部红肿有压痛活动度好抗感染治疗有效彩超示炎性淋巴结MRI示炎性淋巴结穿刺可见脓液病检为炎症淋巴结治疗明确预后好炎性淋巴结硬而无压痛初期活动度好,粘连后变差抗结核治疗有效彩超示结核性淋巴结MRI示结核性淋巴结穿刺涂片可见结核菌治疗明确预后好结核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或晚期压痛活动度差抗感染治疗无效彩超示转移灶淋巴结MRI示转移灶淋巴结穿刺涂片可见癌细胞病检为癌症转移灶治疗复杂预后差肿瘤转移淋巴结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3月30日第28卷第6期J Mod Med Health,March30,2012,Vol.28,No.6是一个主要的诊断手段,但颈淋巴结有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早期转移的淋巴结单纯触诊无法检出,应配合辅助检查手段[3]。

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触诊敏感性高,并在区分淋巴结良恶性上起主导作用[4],且其方便、经济而被患者接受,目前主要应提高其诊断技术。

而MRI在90年代中后期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前检查中,且MRI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率,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率高,准确率也高。

用MRI鉴别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和炎性淋巴结仍是目前有效和较好的方法之一[5]。

病理检查则是术后确诊的重要方法,只要发现淋巴结中心坏死,无论其他诊断指标如何,均可认为是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6]。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其鉴别诊断尤其重要。

确诊是治疗的前提,从而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

炎性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即可痊愈,结核性淋巴结肿大则抗结核治疗有效,而转移灶淋巴结则需手术切除或化疗、放疗等。

长期慢性淋巴结炎,可导致淋巴结硬而固定。

对于每个临床病例,既不能过度治疗(炎症作为肿瘤治疗),又不能延误治疗(肿瘤作为炎症治疗),造成癌症的发展,或不可预料的后果。

所以,认识淋巴结肿大的重要性,寻找准确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仍是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1]张伟国,程君.头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中EBER1的原位杂交检测[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7,7(4):264-267.[2]黄欣,李龙江,温玉明.颈部淋巴结内微血管密度与舌癌转移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4):340.[3]顾云峰,邱蔚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成像诊断[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3):137-139.[4]关绮文.恶性肿瘤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彩超诊断[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1555-1556.[5]顾云峰,邱蔚六.颈部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的MRI鉴别诊断[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7,7(1):1-4.[6]苗晓敏,陈丽华,张越.B超诊断面颈部淋巴结性肿块147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5,11(1):41.(收稿日期:2011-11-21)(本文编辑:王海英)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妊娠期宫颈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有经腹部超声检查(TAS)、经会阴超声检查(TPS)等。

本院采用TAS和TPS 对2167例孕产妇进行妊娠期宫颈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住院总分娩数2617例,年龄20~47岁,平均27.3岁,孕8~37周,全体行常规TAS和TPS探查。

产后确诊妊娠期宫颈异常38例,占1.45%,其中前置胎盘24例,占0.92%,妊娠期均有阴道出血,中晚期流产或早产12例,占0.46%,宫颈功能不全2例,占0.08%。

1.2方法仪器为GE2000和纳米10型B型超诊断仪,3.5MHz 凸阵探头,采用于TAS和TPS。

TPS具体方法:取膀胱截石位,在腹部探头上涂上耦合剂,用薄膜手套套上,在外涂上耦合剂,把探头置于会阴部作矢状位扫查,可清晰显示宫颈内口及宫颈管。

2结果筛查的总分娩数2617例,产后确诊妊娠期宫颈异常共38例,不同方法对妊娠期宫颈异常检出情况,见表1。

两种方法比较,TPS较TAS更加方便、快捷、可靠。

对于没有腔内探头的医院或不愿意接受腔内探头检查的患者来说,经TPS可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处理依据,保障母婴安全。

3讨论3.1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无痛性阴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确诊断能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

按超声结果可将前置胎盘分为4种类型。

(1)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2)部分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部分覆盖宫颈内口,但未越过宫颈内口而伸至对侧宫壁;(3)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边缘;(4)低置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距离小于2cm。

孕周小于28周者称为前置胎盘状态,大于或等于28周者称为前置胎盘[1]。

TAS对子宫、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整体观察效果良好,但妊娠中晚期,受胎先露、膀胱充盈状态、肥胖、下腹瘢痕等因素影响,诊断结果会受干扰。

TPS无明显禁忌证,不需充盈膀胱,可显示尿道、阴道、宫颈及宫体下段,能够较清晰的显示宫颈内口及宫颈内口附近的胎盘,较准确的测量胎盘下缘至宫颈内口的距离,但是其探测深度只能达经会阴部超声检查在妊娠期宫颈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徐春(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辽宁盘锦124010)【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及经会阴超声对妊娠期宫颈筛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617例产妇行产科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TAS)和经会阴超声检查(TPS)显示妊娠期宫颈,判断前置胎盘、中晚期流产及早产、宫颈功能不全等。

结果筛查总分娩数2617例中,产后确诊前置胎盘24例,占0.92%,均有妊娠期阴道出血,中晚期流产或早产12例,占0.46%,宫颈功能不全2例,占0.08%;产前TAS诊断三者分别为18例、8例、1例;而TPS诊断三者分别为23例、11例、2例。

结论经会阴超声较经腹超声更能及时、准确地显示妊娠期宫颈状态,结果不受膀胱充盈状态、胎先露、肥胖、下腹瘢痕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妊娠期;经腹部超声检查;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筛查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6-0898-01中图法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表1各种方法对妊娠期宫颈异常检出情况的比较(n)检测方法产后确诊TAS确诊TPS确诊241823前置胎盘中晚期流产或早产212宫颈功能不全12811(下转第909页)·8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