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非织造布的发展情况

我国非织造布的发展情况

简介:无纺布又叫非织造布,中国无纺布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产量还不到1万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掀起了发展无纺布产品高潮。

除采用国产生产线外,广东、浙江、江西、湖南等省还分别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

中国无纺布产品的发展速度大大地超过纺织工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每年以8-10%高速增长,是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

因为中国的无纺布工业已走向高档化,不少企业和产品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而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中国的无纺布企业已走。

,。

中国行业咨询网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无纺布行业市场竞争调查及发展分析报告》共十章。

首先介绍了无纺布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等,接着分析了纺织业和无纺布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无纺布制造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

随后,报告对无纺布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竞争分析、技术发展分析、应用领域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无纺布行业二十家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

您若想对无纺布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无纺布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009年非织造布的发展情况2009年中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在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延续、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综合影响下,行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回升,09年以来随着国2、销售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1-11月非织造布规模以上企业844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25亿元,同比增长11.07%,增速比8月末提高了3.1个百分点,比5月末提高了3.41个百分点。

同期,销售产值41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8月末提高了2.41个百分点,比5月末提高了3.62个百分点。

2009年1-11月产业用纺织品中绳、索、缆与纺织带和帘子布工业总产值137亿元、273亿元,同比增长14.18%、20.71%;销售产值134亿元、265亿元,同比增长13.68%、20.9%,较8月末均有所提高。

表2 2009年1-11月主要产品产销情况金额:亿元三、投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1-11月份,非织造布行业投资呈现上扬的趋势,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中过滤、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呈增长态势,纺织带和帘子布等领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非织造布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62亿元,同比增加31.42%,施工项目总数为236个,同比增加36.42%,其中新开工项目178个,同比增加44.72 %。

截至11月底,已实现竣工项目112个,同比增加115.38%,占施工项目总数的47%,较8月份的情况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所受的影响比2008年更为明显,国际市场的需求情况呈下滑趋势。

2009年1-11月海关统计56章、59章中所有与产业用纺织品相关的产品,进口全部呈现了负增长的态势,出口数量大部分产品也出现了负增长,产业用纺织品的进口数量减少22.74%,出口增加5.96%。

出口市场较上半年有明显好转,絮胎、毡呢、非织造布和涂层织物呈现了增长的趋势。

非织造布出口继年初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后,出口数量一直呈现增长的势头,1-11月同比增长5.95%,出口金额减少1.1%。

非织造布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长丝制不超过25g/m2的低克重产品和短纤维 25 g/m2-70 g/m2的产品,其他类产品的出口增长幅度不大,长丝制产品均为负增长。

非织造布主要出口到16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超过1万吨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其中美、日、韩的增长量较大,香港的出口量同比减少22%。

出口非织造布的省市有24个,出口量超过1万吨的省市有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上海市、山东省,其中广东省出现了负增长,同比减少9.35%,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的出口量增幅较大,山东省同比增长46.59%。

1目完成扭转集群企业的状况,1-11月利润总额仅达9657.0万元,同比减少2.0%。

其它三个产业用纺织品集群地中国革基布名城,中国非织造布名镇及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中的企业运行平稳中有升,整个集群基本呈现出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汽车用纺织品的骨干企业,在国家出台了相关纺织、汽车振兴扶持的利好政策影响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受金融风暴影响不大,整体经济经营情况良好,如旷达去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98.19%。

以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企业由于下半年口罩市场旺盛,因此去年外销市场稳定,内销市场增长较快,利润总额总额同比增长基本在70%以上,而以生产口罩布为主体的天津泰达,去年利润同比增长竟达761.7%。

随着国家拉大内需政策的深入,水利、铁路、公路环保等工程的全面开工,土工合成材料的内外需求都呈上涨趋势,如山东宏祥化纤集团有限公司09年1-11月工业销售额达3.75亿元,同比增长41.51%,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6.57%。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受外销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效益虽逐渐复苏,但仍特别是口罩生产企业,国外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扩产的规模不断加大,新增企业数量增长迅速。

口罩中的主要材料(过滤层)熔喷非织造布供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各生产企业24小时运转,有些产品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翻,并且出现了新上生产线的热潮。

但是四季度以来,随着国外订单的减少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口罩的生产热潮有所回落。

除此之外,受原料价格上涨,国际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利润率增幅较小;部分产品比较单一,对外贸过分依赖的企业依然陷入困境,订单不足,依然处于亏损。

七、走势预测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整体会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外需市场的需求结构会逐步调整,出口市场会逐步回升,并保持15%左右。

内需市场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环保、医疗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下,土工布、过滤用纺织品、医用纺织品、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逐渐加大,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预计这类产品2010的年增长率都将在15%以上。

2010年国内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将紧跟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趋势,结合生命健康、环境保护、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主题,依托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研发迎合市场的轻量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和高技术产品,使产业用纺织品真正成为纺一.行业运行基本情况(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五”以来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纤维加工总量快速增长,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2010年末,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00家左右,比2000年增加了1500家,产值超过4000亿元,就业人数近70万人。

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的纤维加工总量达到821.7万吨,占全行业纤维加工量的比重超过20%,占世界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近五分之一。

非织造布的产量达到279.5万吨。

(二)骨干企业和集群初步形成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快速成长,骨干企业产业链不断完善,销售规模逐步扩大,2010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企业由2005年的5家增加到近20家,超过10亿企业达到5家。

产业集聚明显,浙江等六省市产能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

在医疗卫生、过滤与分离、土工及建筑(三)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作为相关行业的原料提供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敢当配角,而且是研发自己的产品,主动配合其他行业,而不是被动等待其他行业选择自己的固有产品。

对下游产业的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曾与土工、医疗、卫生、过滤、包装、汽车等行业做过多次交流,商讨产品标准和设计规范对接,为自身的发展和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打下了基础。

在实践中,纺织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动车专用设备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工合成材料在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成功解决了高原地质裂缝、冻土隔断、保温、防渗等系列难题。

在满足国内市场大量需求方面,病毒阻隔效率高的一次性手术衣、口罩等医用防护产品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机率;新型过滤材料不但可将火力发电的污染粉尘排放截留效率提高5倍以上,还可分离回收珍贵稀有金属,变废为宝。

婴儿和老年一次性尿布(裤)、妇女卫生巾、擦拭布、湿巾等产品逐步普及和产品档次的提升,满足了日益增加的需求。

二、产销、效益、投资情况3.3%,4.6%和28.6%。

(三)利润2010年,三大类产业用纺织品主营业务收入达1165亿元,利润总额53.3亿元,同比增加60.4%,平均劳动生产率达54.1万元/人,同比提高18.2%。

销售利润率达4.7%,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产销率基本保持在97%以上。

2010年1~11月,非织造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6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较2009年的12.5%提高近1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增长56.6%,销售利润达到5.1%,比上年提高0.2百分点,比纺织行业平均水平高出0.4百分点。

(四)进出口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的十八类(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输送带、絮胎、毡呢制品、无纺布、绳索缆、网制品、帘子布、产业用塑料涂层织物、橡胶涂层织物、其它涂层织物、水龙软管及类似管子、普通过滤用纺织品、造纸用纺织品、包装袋、篷帆类制品、擦拭布、救生衣及安全带)的出口金额达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进口金额达24.6亿美元,同比增加7.9%。

高档产业用纺织品要进口,2010年进口27.7亿美元,同比提升27.76%,均价0.83美元,同比增长3.03%,进口均价是出口的2.55倍。

非织造布和线绳进口7.22亿美元,同比增长31.96%,均价0.56美元,同比增长5.66%,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1.93倍。

出口以亚洲为主,进口以美国、日本为主。

总体上看,产业用纺织品在国际上需求旺盛,属于新兴行业,在纺织行业中属于科技附加值较高的子行业,且进出口市场较分散,没有居于垄断地位的买方或卖方市场,所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整体议价能力(三)产品加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非织造技术取得了突破,在产品的各向同性、均匀度、手感、厚薄等方面有了进步。

经编和立体编织技术的进步拓宽了复合骨架材料的加工领域,突破了风力发电叶片、卫星支架、火箭喉衬等难度极大的技术壁垒。

重磅高速织造技术、多层在线复合技术推动了高强土工布、高档医卫材料的产业化。

2011年发展趋势一、存在问题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尽管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创新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产需衔接、下游应用领域开拓、技术创新、标准和规范制定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方式仍显粗放,表现在企业规模小而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

行业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售规模占全行业比重不足5%,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引导市场和服务终端需求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