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培养契约精神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合同,知道许多民事活动需要合同提供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知道违反合同内容属于违约,知道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3.知道什么是契约精神,如何培育契约意识。
4.提高社会成员守合同、讲信用的意识,树立契约意识。
5.要坚守契约精神,发挥契约的价值,从小做一个讲信用、守契约的公民。
【教学重点】
契约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契约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合同:
2.违约:
二、课内探究
(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1.检查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同时个别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查漏补缺。
自查、互查学案预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目标展示。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
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
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
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
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合同
辩论:广告是否是合同
某房地产公司在推销商品房时印发了大量宣传广告,称出售的商品房依山傍水,小区内绿化率达60%,一户一梯等。
李某被广告吸引,签订了购房合同。
交房后发现广告中的多数条件并未兑现,李某认为开发商违反了合同约定,于是要求退房。
开发商认为合同才是确认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而广告既不是合同,也不是合同条款,故不同意退房。
学生辩论:李某和房地产开发商哪方观点正确?
学生分组查找合同的含义、订立合同的条件、合同的条款、订立合同的方式等概念。
教师组织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开发商在宣传广告中的条件属于合同条款,因为该广告的内容具体明确,符合订立合同时要约的条件,应该被当作房地产公司向李某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李某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合同违约责任
生活在线:
暑期,强子约了10名好友委托一家旅行社安排了“周末邻区风光二日游”,根据行程设计,每人旅游费用400元。
经过双方的协商后,11名旅游者与该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团往返全程乘坐豪华空调旅游大巴,住宿标准约定为“双人标准间,独立卫生间”,餐饮标准为“八菜一汤”,不含酒水,游览5个景点。
当旅游团抵达下榻饭
店后,导游给旅游者安排房间入住。
但是这时,强子认为所在的饭店“房间中无中央空调、无热水供应、地毯陈旧……”,并不符合二星级标准,拒绝入住。
导游向强子等旅游者进行了解释,但是强子等旅游者不能接受导游的解释,进而与导游发生了争执,并自行决定解除与该旅行社之间的旅游合同,当夜自行返回。
回来后,强子等11位旅游者向旅游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要求旅行社退还全部旅游费用,并支付违约金。
学生讨论:旅行社到底有没有违约?
教师总结:(1)合同履行是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行为,在合同履行中,双方当事人互有权利和义务,而履行合同义务是履行合同的核心。
强子不听导游解释并自行解除合同的行为显然违法。
(2)依法订立的合同可以解除,但要符合法律规定。
合同重在履行。
结合该案例分析违约行为的形态、违约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等问题。
(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树立契约意识
播放案例:谁把女硕士的13 000元底薪变成了4 000元?
杨斯涵是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2018年3月份毕业。
去年得知某卫视一档节目以现场招聘的形式面试并聘用求职者,杨斯涵报名参加节目的选拔,在电视求职节目中,杨斯涵和一家公司达成聘用意向,公司开出13 000元的底薪给予杨斯涵销售运营总监助理的职位,公司随后给杨斯涵发了入职通知的电子邮件。
可杨斯涵提前到公司去办入职体检时,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称工资有变动,底薪变为4 000元,通过自己努力最后月收入能达到13 000元。
杨斯涵拒绝接受这样的变动,因为在电视节目里给出的13 000元应该是每个月的底薪,并不是综合月收入。
学生讨论:
(1)如何评价该公司的做法?
(2)杨某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公司的做法违背了契约精神,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公司在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中作出同意录用及13 000元底薪的意思表示属于民法上的“要约”,求职者作为受要约人当场作出承诺,是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那么公司和求职者就应当遵守该约定,并正式签订相关合同。
公司公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不履行约定,求职者因该要约支出了费用,并丧失了其他缔约机会,那么公司应当依法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求职者相应损失。
(2)杨某可以与公司协商解决赔偿事宜,如果不能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结合该案例讨论树立契约意识的必要性,以及中学生应该如何树立契约意识。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合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违反合同内容属于违约,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了解了什么是契约精神,如何培育契约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