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cel_中IF函数及汇总的应用

Excel_中IF函数及汇总的应用

Excel 中IF函数及汇总的应用Excel中的IF(logicad-test,value-if-true,value-if-false)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函数,尤其是需要进行多次判断时(该函数可以嵌套七层),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IF函数中的参数logicad-test是任何一个可以评价为真或假的数值或表达式,value-if-true是当数值或表达式为真时的返回值,value-if-false是当数值或表达式为假时的返回值。

Excel的汇总功能也很强大,本文通过下面的例子(毛巾厂纺纱车间)看其应用。

1、需要完成以下项目的统计与计算:统计:日期、车号、接班数(接班时的跑表数)、交班数(交班时的跑表数)、纱号(共6个,其中最常用的纱号用单元格为空表示,其他根据使用频率,依次在单元格中用1、2、3、4、5表示,其对应的系数分别为3、2.73、2.5、2.33、2.2、2)、挡车工。

计算:工作量=(交班数-接班数)*系数。

汇总:每名挡车工月工作量、车间月产量、每台车月产量、各种纱月消耗量。

2、工作簿、工作表及字段:3、工作量的计算设置:选中单元格F2,输入IF(E2=1,(D2-C2)*2.73,IF(E2=2,(D2-C2)*2.5,IF(E2=3,(D2-C2)*2.33,IF(E2=4,(D2-C2)*2.2,IF(E2=5,(D2-C2)*2,(D2-C2)*3))))),回车确认。

用填充柄将单元格F2向下复制到最后一行。

IF函数在此处的应用可以解释为:如果E2=1为真,则F2=(D2-C2)*2.73,如果为假,则进入下层判断;……如果E2= 5为真,则F2=(D2-C2)*2,如果为假,则F2=(D2-C2)*3。

经过这样的判断,可以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

月底可以用Excel的汇总功能对每名挡车工月工作量、车间月产量、每台车月产量、各种纱月消耗量进行计算汇总,方法如下:选中全表,对“挡车工”进行排序。

然后,打开“数据”菜单,单击“分类汇总”命令,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内选中“挡车工”,在“汇总方式”内选中“求和”,在“选定汇总方式”内选中“挡车工作量”,再选中“替换当前分类汇总”和“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单击“确定”。

每名挡车工的月工作量就会出现在其姓名的后边。

数据被分类汇总以后,是以分级的方式显示的。

单击一级数据按钮,显示总计(车间月产量)。

单击二级数据按钮,显示总计和每人总计(挡车工月工作量)。

单击三级数据按钮,显示排序后的总计、每人总计。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车号或纱号排序,应用Excel 的汇总功能,便可以得到每车月产量和每种纱月消耗量。

各种汇总都可以打印保存。

通过以上应用可以看出,大量的重复计算经使用Excel 的函数及汇总功能后,变得非常简单。

Excel的IF函数----IF函数的语法结构1.IF函数的语法结构IF函数的语法结构:IF(条件,结果1,结果2),详细说明可以参照表6-4。

2.IF函数的功能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条件满足则输出结果1,不满足则输出结果2。

可以省略结果1或结果2,但不能同时省略。

3.条件表达式把两个表达式用关系运算符(主要有=,<>,>,<,>=,<=等6个关系运算符)连接起来就构成条件表达式,例如,在IF(a 1+b1+50 <> b1+c150,1,1)函数式中,条件表达式是a1+b1+50 <> b1+c150。

4.执行过程下面以IF(a1+b1+50 <> b1+c150,1,1)函数式为例来说明IF函数的执行过程。

先计算条件表达式a1+b1+50 <> b1+c150,如果表达式成立,值为TRUE,并在函数所在单元格中显示“1”;如果表达式不成立,值为FA LSE,并在函数所在单元格中显示“1”。

5.IF函数嵌套的执行过程如果按等级来判断某个变量,IF函数的格式如下:IF(E2>=85,"优",IF(E2>=75,"良",IF(E2>=60,"及格","不及格")))函数从左向右执行。

首先计算E2>=85,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优”,如果不成立就继续计算E2>=75,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良”,否则继续计算E2>=60,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及格”,否则显示“不及格”。

一、IF函数的语法结构IF:是执行真假值判断,根据逻辑测试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的结果。

语法结构:IF(条件,结果1,结果2) 二、操作方法打开所需软件Excel,输入所需的的表格,再找到所填等级资料的第一行,然后,找到工具栏的的“fx”或者点菜单“插入”→“fx函数” →在出现的粘贴函数窗口中选择“全部” →移动滚动条选择“IF”此时出现IF函数编辑窗口,在第一个文本框内输入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文本框内输入第一个条件结果,第三个文本框内输入以后所有的条件并相应的结果。

如公式: IF(B2> 89,"A",IF(B2>79,"B",IF(B2>69,"C",IF(B2>59,"D","F"))))第一条件B2>89,第一条件结果"A",第三个文本框输入:IF(B2>79,"B",IF(B2>69,"C",IF(B2>59,"D","F"第二个方法是在编辑公式栏内直接输入以下的公式。

三、示例1、在学生成绩工作表中,单元格B2中包含计算当前成绩等级的公式。

如果B2 中的公式结果大于等于60,则下面的函数将显示“及格”,否则将显示“不及格”。

条件结果1 结果2IF(B2>=60,"及格","不及格")2、如果要给以学生成绩为名称所引用的数字设置字母级别,请参阅下表:学生成绩统计情况大于89A或优80 到89B或良70 到79C或中60 到69D或及格小于60F或差可以使用下列嵌套IF 函数:IF(B2>89,"A",IF(B2>79,"B",IF(B2>69,"C",IF(B2>59,"D","F"))))或IF(B2>89,”优”,IF(B2>79,”良”,IF(B2>69,”中”,IF(B2>59,”及格”,”差”))))还有一种方法为:IF(B2<60,”F”, IF(B2<=69,"D", IF(B2<=79,”C”, IF(B2<=89,"B","A",))))或IF(B2<60,”差”,IF(B2<=69,”及格”,IF(B2<=79,”中”,IF(B2<=89,”良”,”优”))))当在第一个空格出现结果后,下面结果如下操作:按住Ctrl 把鼠标放在格子右下角,当鼠标变成十字时间向下拖动,即可产生所有结果。

注:1、B2是所要计算的值所在的列和行号,“B”为列号,数字“2”为第一个值所在的行。

2、IF函数的结尾的“)”反括号的个数应为IF的个数。

如:IF(B2<60,”差”IF(B2<=69,”及格”,IF(B2<=79,”中”,IF(B2<= 89,”良”,”优”)))),有4个IF,所以用了4个“)”。

Excel工作表中“IF”函数的另类用法1.根据身份证号自动填写“性别”(男、女)2.每个单位一般都有“职工花名册”,其中有“身份证号”和“性别”两列数据,有没有想过让表格根据身份证号自动填写性别呢?方法如下:在C4单元格中输入“=IF(MOD(RIGHT(D4),2)=0,"女","男")”,以下单元格复制即可。

3.说明:根据目前我国居民身份证的编号规则,男的末尾数是奇数,女的末尾数是偶数。

Mod()是求余数函数,RIGHT()是截取右侧字符串函数,上述Right(D4)也可写为Right(d4,1),即截取D4单元格中数据的最右侧一位。

4.5. 2.去除计算列中的“0”6.表格中有些列是根据其他列中的数据计算得来的,一旦输入公式,表格中往往会出现许多“0”,影响美观。

去除“0”的方法如下:在G15单元格中输入“=IF(E15+F15=0,"",E15+F15)”其余复制即可。

(注:本例中G列=E列+F 列,即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7.8. 3.去除“#DIV/0!”等乱字符9.表格公式中时常会用到除法,当除数为空或“0”时,单元格中就会出现“#DIV/0!”等字样的乱字符,非常影响美观,去除它的方法如下:在E13中输入“=IF(D13=0,"",C13/D13)”,其余复制即可。

(注:本例中E列=C列/D列,即单价=金额/数量)计算员工应缴所得税假设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收缴标准是:工资在800元以下的免征调节税,工资800元以上至1 500元的超过部分按5%的税率征收,1 500元以上至2 000元的超过部分按8%的税率征收,高于2 000元的超过部分按20%的税率征收。

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法设计一个可以修改收缴标准的工作簿:新建一个工作表,在其A1、B1、C1、D1、E1单元格分别输入“姓名”、“工资总额”、“扣款”、“个税”和“实付工资”。

为了方便个税标准的修改,我们可以另外打开一个工作表(例如Sheet2),在其A1、B1、C1、D1、E1单元格中输入“免征标准”、“低标准”、“中等标准”和“高标准”,然后分别在其下方的单元格内输入“800”、“1500”、“2000”、“2000”。

接下来回到工作表Sheet1中,选中D列的D2单元格输入公式“=IF(C2<=Sheet2!A2,"",IF((C2-Sheet2!A2)<=Sheet2!B2,(C2-Sheet2!A2)*0.05,IF(C2-Sheet2!C2<=Sheet2!C2,(C2-Sheet2!C2)*0.08,IF(C2>Sheet2!D2,(C2-She et2!D2)*0.2))))”,回车后即可计算出C2单元格中的应缴个税金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