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一个人的内涵可以从他的语文素养的高低来判断,语文素养不仅仅表示一个人的语文知识是否丰富,还能够体现他是否具有高水平的语文能力。

同时,语文素养也代表着一个人的文明素质、语言技能水平。

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社会来谈,所以社会需要每个人来共同建设。

人们常将语文素养看作是能够提高社会进步的指标、完善自我的衡量标准、实现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简洁、通顺地使用汉字,而且有助于宣扬中国传统的文化,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建造完美的人格。

所以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已将具有语文素养视为人是否称得上是现代人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培养语文素养
一、注重细节培养,塑造良好学习习惯
我们总是会淡漠细节,在淡漠细节的同时我们便会与一个好习惯背道而驰。

我们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是依靠良好习惯而站立的,往往有人会将一个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看作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主要因素。

著名学者叶圣陶曾对语文做了经典评论――教是为了不教。

“不教”,是指学好语文在于好习惯的形成。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将教育比作是培养好习惯的途径,然而一个好的习惯是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逐渐
养成的。

人的语文素养一定要从细节着手,防微杜渐。

语文老师的责任不单单在于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细节,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用法,使之形成一个好习惯,学生会在这个好习惯的鞭策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之路。

二、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文情感
学语文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

我们常常把读看作是语感的化身。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朗读的力度,让学生在朗读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标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欣赏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感。

众所周知,朗读调动了口、眼睛、耳朵、大脑和手,这样可以高度打动学生,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智力,提高创新精神。

我们在诵读过程中,将毫无生命力的语文文字变成了鲜活的语言,达到了提炼语言文字的要求以及情感培养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朗诵的时候要富有情感,声音响亮。

三、重视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创设氛围,整体感知
文学创造需要有一个美好的创造环境,这样我们才能在舒适的时空里去用心感受和体验。

有数之不尽的文学作品都富含了作者的情感,因此当读者进入了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就可以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了。

在阅读著作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的方法,整体感知便不失为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老师不仅要加强基础训练,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
力――人物造型的剖析、结构框架、思想情感等。

语文课本中将鲁迅的小说当作是重点教学对象,因此笔者对鲁迅的文章也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

就拿《药》这篇文章来说,从结构框架上可以提出两条线索:一是华老栓给儿子买药治疗疾病;二是革命者夏瑜被杀害。

能够将这两个线索天衣无缝地连在一起的是“馒头”这个事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可以掌握这两条线索也便是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义。

然而对文章的内容来讲,描述的是华、夏这两家的悲惨遭遇,传达出批评辛亥革命不完全的韵味。

学生若是对文章的整体认识有了一定把握,那么完全领悟人物形象也就变得轻而易举,环境的烘托作用也容易感知了。

所以,学生要是能够掌握好整体认知文章内涵这一方法,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就能得到训练,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熏陶感悟,净化心灵
精神上的追求以及心灵的纯化得益于文学教育。

例如,《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表达出了“我”对生命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文章传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教育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最好例证。

通常情况下,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启发好几辈人,所以我们可以说要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就要强化文学的教育。

另外,要想达到震撼甚至升华学生心灵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方法来欣赏文学作品。

名著阅
读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体会、理解、认识名著,从而提升阅读自信心。

四、反思的方法
1.老师与学生课下的讨论反思
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来掌握学生是否较好地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思考自身的教学方式是否有不合理之处;如果有不足之处,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同时,这种反思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互动的效果,师生皆受益。

2.教师之间一起商讨
老师与老师之间通过一起商讨想出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做可以在学校圈里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以及深入调查的气氛。

3.注重听课、评课的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互相听课这个平台相互吸取好的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达到课后反思的广泛性以及常态化。

4.注重写课后反思心得体会
老师应该具备随时随地写心得体会的习惯,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失误、感受、想法、疑惑及时地记录下来,优化教学方案。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每位语文老师都必须展
开课后教学反思活动――让潜藏状态下的问题得以解决,进一步地提升、精炼经验。

学生一定要加强文学阅读的训练,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多读书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将书读透,整体掌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语文素养是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坚持才会逐渐形成的。

参考文献:
[1]尹晓庆.浅谈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误区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4).
[2]唐雪梅.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工作[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2).
[3]肖圣亮.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J].中学教学参考,2011,(25).
(汪仕起安徽安庆太湖县牛镇中学 2464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