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CIF合同项下卖方交货义务的履行问题

浅谈CIF合同项下卖方交货义务的履行问题

浅谈CIF合同项下卖方交货义务的履行问题

——以中瑞钢材贸易为例

摘要

交货在各种贸易术语中是最重要的问题,由于交货地点的不同,不但会影响到买卖双方之间对于费用和风险的承担,而且货物价格本身的计算也随着不同,而价格条件与合同性质又是密切相关的,一般地,按照什么价格条件成交,就签订什么合同。因而,CIF合同本质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关系着CIF价格条件下买卖双方合同义务的履行以及一方违约时法律提供给另一方的救济措施。本文通过具体案例从贸易术语选择的角度分析在CIF贸易条件下合同的性质及其对卖方交货义务的履行问题的影响。

关键词:CIF合同;交货义务;风险

一、基于CIF合同项下卖方履行交货义务案例的问题及分析

瑞士SKG公司(卖方)和中国W贸易公司(买方)以CIF签订了一笔1吨钢材的买卖合同,支付条件为信用证,交货期为1993年7月20日。W贸易公司及时向SKY公司开出信用证,SKG公司也在7月20日之前按照合同规定的装运条件出运。此就不久,SKG公司以传真通知W贸易公司:“装运给贵公司的1吨钢材是与另外发给厦门的20000吨钢材一起装在一条船上的”。W贸易公司收到传真后,立即通知SKG公司,这条船应在黄埔港卸完他们的货后再驶往厦门。SKY 公司复传真说,该船将先靠黄埔港。不料,该船实际上并没有先靠黄埔港,却先靠了厦门港,并且在那里停留了差不多1个月后,才驶往黄埔港。

在此期间,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已有很大的变动,W贸易公司需付出更多的人民币才能兑换足够支付这批钢材所需的美元。其结果是W贸易公司不但得不到预期利润8万美元,而且还要赔2万美元,共计损失10万美元。于是W 贸易公司在对方货物迟迟不到的情况下,以SKG公司单据与信用证不符为由通知了银行拒付货款。货物抵达目的地港黄埔港之后,W贸易公司认为对方违反

其“先靠黄浦港”的承诺,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即使W贸易公司接受该货物亦无利可图,于是W贸易公司拒收该批货物。

由于W贸易公司的拒收,直接导致SKG公司所派的船不能按时卸货,SKG 公司不得不支付滞期费4万美元,并将货卖与另一买主。SKG公司认为CIF合同下,作为卖方,其已经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装运港把货物装上船,即他已经完成了交货义务。至于货物何时抵达目的港,并非SKG公司所能控制,系船方所为。因此认为W贸易公司没有理由拒绝货物,并要求W贸易公司赔偿其滞期费损失。W贸易公司以对方违约在先为由而拒赔。于是SKG公司将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问题:(1)卖方SKG公司是否完成了交货义务?

(2)SKG公司对W贸易公司的传真回复是否构成有效承诺?

(3)W公司是否能以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率发生大幅度变动为由拒绝收货?

(4)W公司能向船东索赔?

分析:(1)该案例是基于CIF合同项下进行的贸易交易,《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A4和B4分别规定了CIF条件下卖方的交货义务和买方受领货物的义务:卖方必须在装运港,在约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买方必须在卖方已经按照A4规定交货时受领货物,并在指定的目的港从承运人处收受货物。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按CIF术语成交,虽然由卖方安排货物运输和办理货运保险,但卖方并不承担保证把货送到约定目的港的义务,因为CIF是属于装运交货的术语,而不是目的港交货的术语,也就是说CIF不是“到岸价”。非常明显,CIF价格条件下卖方交货的地点是装运港,而不是目的港。申请人即SKG公司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合同货物装上船,并向议付行提交了装运单据,为此,卖方SKG 公司已经完成了交货义务;

(2)CIF术语后面虽然注明的是目的港,但其在性质上与FOB一样,为装运合同,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风险转移的界限也是装运港船舷而不是目的港。至于货物何时抵达目的港,除非卖方在合同中作了明确的承诺,否则卖方不对货物抵港时间承担任何责任。

依据国际贸易习惯,发货人没有义务、也无法保证载货船舶何时抵达何时抵达何港或先靠何港。除非发货人作了明确的承诺,它不应对此承担责任。本案发货人SKG公司告诉发货人W贸易公司载货船舶将先靠黄埔港并不构成发货人的正式承诺。所以SKG公司对W贸易公司的传真回复不构成有效承诺。

(3)作为卖方的申请人只要于约定的期限内将货物在装运港装至船上,申请人就完成了交付义务。申请人并没有违约在先,被申请人当然不能以申请人违约为由拒收货物,更无权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履行合同,否则视为违约。

此外,国际贸易习惯规定,一方不得以以两国汇率发生变动为由拒绝收货,货币兑换率变动的风险应由被申请人承担。实际上,汇率变动属商业范围内的风险,它与货物价格变动的风险一样,应由买卖各方独自承担。为规避汇率风险,买卖双方可分别采用期货市场和远期外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将成本或收益锁定,而不是在风险出现以后,才想办法拒收货物或拒付货款以推卸责任。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4)根据《汉堡规则》第5条第一款,承运人本来对因延迟交付所致的货物损失(包括预期利润损失在内)应负赔偿责任,但对“延期交付”的定义是这样的:延期交付是指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或没有在合理的时间内在规定的卸货港交付货物。但在CIF合同下,不可能定有“约定”的到岸时间,而“合理”这一概念又太模糊,所以承运人自然可以免责。况且,在古典英美海商法的判例中就有关于“船东有权从考虑便宜和便利出发,选择补充燃料的港口或停靠于通常航线范围内的某些港口”的规定。所以W公司不能向船东索赔。

(5)根据上述事实和理由,仲裁庭裁定被申请人应赔偿申请人4万美元滞期费损失和利息,被申请人的反诉相应驳回。

(6)本案仲裁费2000美元,由被申请人承担。

二、CIF合同的性质

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指在指定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按照该术语交易,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