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总体规划
8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城镇空间发展分区“四 大片区”:
(一)皖江片区: 以长江为 纽带,由马鞍山、芜湖、铜 陵、池州、安庆、宣城等城 市组成。 (二)皖中片区 (三)皖南片区 (四)皖北片区 皖江城镇片区空间发展策略: “以芜湖为核心,安庆为副 核心促进沿江城市率先融入 长三角”。 2013-9-16
9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城镇体系规划对安庆城市发展的规划指引
发展目标:
2010年的城市人口95万人;2020年的城市人口140万人以上; 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城市。
功能定位:
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皖-赣-鄂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及商贸、物流中心,加工制 造业基地; 沿江城市群的副核心城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制造业基地:
未来石化产业的布局在大安庆范围内综合考虑(枞阳以东地区),中心 城区重点发展现代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15
2013-9-16
城市性质
84版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 长江北岸的重要港 口、商埠和旅游中 转站,以石油化工、 轻纺工业为主的工 贸结合城市 94版总体规划 长江北岸的重要港口、历史 文化名城和旅游基地,皖西 南商贸中心,以石油化工、 轻工纺织、机电、建材为主 的综合性城市 03版总体规划 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 工贸港口、交通枢纽城 市,历史文化名城
2013-9-16 10
区域格局与地位分析结论
安庆的发展面临国家政策、区域背景和区域 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其区域 格局将会由相对孤立走向开放,有望发展 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皖、鄂、 赣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3-9-16
11
安庆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宏观的国家政策和区域背景:(三个宏观背景)
国家的政策支持——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 泛长三角扩散和产业转移;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安庆作为处于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期的城市,其总体规划修 编需要特别关注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探索、梳理出 适宜安庆的空间发展模式:
区域的整体发展的协调与统筹,指导城镇的空间布局、城乡空间资源的 保护与利用; 在确保基本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的发展提出规划思路; 从更长远的发展考虑,分析研究“大安庆”的空间发展战略,对城市空 间布局做出指导; 探索历史文化的保护、延续和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从而发 挥其积极作用 2013-9-16 13
文化名城:
保持和延续安庆历史文脉特色,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发 展休闲旅游文化,着重打造新兴的创意文化,把安庆建设成为传统文化 和现代文化相得益彰、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厚、 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城。
中心城市:
安庆虽然是皖江地区的城市,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努力融入长三角地 区,成为长江中下游具有一定地位的中心城市之一,成为承接和传递长 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三省交界地区的关键结点。
长三角“西向泛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安徽省为长三角关系最为密切的腹地; 长三角的扩散转移主要通过长江经济带向西纵深扩散,安庆成为 长三角向西纵深扩散的通道和门户; 泛长
三角 大长 三角 小长 三角
2013-9-16
4
区域格局与地位3:
中部沿江城市经济带: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随着宏观 背景和区域政策的转变,安庆将起到中部沿江城市带的 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城市竞争力分析研究的比较范围:
③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 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安庆 老城区,城市新区缺乏吸引 力。
规划目标: 为落实城市作为区域 综合服务中心的城市性质, 体现“历史文化名城、风 景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 市”内涵,规划大幅调高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 至2030年城市公共服务设 施增加到2707公顷,占城 市建设用地的比例提高到 15.0%。 2013-9-16
本次规划初步确定城市性质为:
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先进制 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 ,滨江山水园林城市。
2013-9-16 16
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预测:
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1)中部崛起、皖江经济带等区域统筹的推进以及“泛长三人 口跨越式增长阶段的来临。 (2)安庆市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中心城区极化作用大幅提升,市域人口高强度向中心城区 集中。 (4)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预测还考虑到周边几个乡镇规划期内 纳入未来城市建设区。
安庆及周边城镇群分布及关系
——安庆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需要从更大的时空范围进行思考。
安庆中心城区 要适应未来的 发展需要,需 要在更大的空 间范围内进行 统筹。
杨桥镇
月山镇
大渡口镇
2013-9-16
23
安庆沿江城镇群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宏观背景发展促使 交通四通八达 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3-9-16
1
主要汇报内容
城市发展条件 发展目标 中心城区规划及规划区城乡统筹
2013-9-16
2
区域格局与地位1
安庆与周边区域的关系:由相对孤立走向开放;
长三角扩散趋势已经突显,安徽省是长三角扩散的直接腹地; 随着宁安高速铁路、江北高速公路、阜景铁路等若干条铁路和高速 公路的建设,安庆的交通发生重大的变化,融入了大的交通体系, 安庆与长三角的联系将得到更多的加强。 中部更多省份与城市将通经安庆与长三角发生联系。
泛长三角层面:安庆是长三角西向泛化的通道和门户;
长三角“西向泛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安徽省为长三角关系最为密切的腹地; 长三角的扩散转移主要通过长江经济带向西纵深扩散,安庆成为长 三角向西纵深扩散的通道和门户;
2013-9-16
3
区域格局与地位2:
泛长三角层面:安庆是长三角西向泛化的通道和门户;
北部生态旅 游发展区
西部产业 发展区
28
空间布局结构
结构:
主城区+外围组团 ;
其中: 主城区:一城两翼 “两心六片、山水交 融、带状组团”
2013-9-16
龙山组团 白泽湖组团
山口组团
西部工业区
中部生活区 主城区
29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现状主要问题:
①公共服务设施总量不 足,品质不高。 ②公益性的文化、体育 设施严重缺乏。
规划布局方案
2013-9-16
26
规划区空间结构
2013-9-16
27
“产业集中区”空间布局
一区两园
北部生态旅游发展区:依 托大龙山森林公园和破罡 湖风景旅游资源以及五横 、罗岭的历史人文资源和 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整 合周边山水景观资源,形 成城市北部环山生态旅游 发展区 西部产业发展区:围绕石 门湖发展,在用地布局、 交通联系、空间形态等方 面注重其整体性。未来随 着产业集中区的大发展, 海口镇布局需要重新考虑 ,皖河农场的产业规划布 局待发展条件明晰的情况 下,需要与山口、海口等 地区统筹考虑布局,同时 考虑与南部大渡口的联系 通道。 2013-9-16
用地规模预测:
2020年140km2(人均100m2) 2030年180km2 (人均100m2)
2013-9-16
18
中心城区规划和规划区城乡统筹 (及沿江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
2013-9-16
19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76.8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现状 人口76.2万人,人均100.8平方米。
03版规划、现 状实施状况
存在的矛盾:
– 铁路站场、 选线的变化 – 东部新城建 设较为缓慢 – 东部新城还 是依托老城 区往东发展 – 港口已建设
2013-9-16
20
现状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中心区同构,名城保护压力 较大; 开发区、工业区主体较多,工业用地布局混乱, 工业包围城市;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较为不足,与作为区域中心城 市需要不适应; 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布局混杂,三类居住所占比 例较高; 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城市空间拓展限制性因素较多,可供发展用地有 限; 带状城市发展的交通组织问题; 2013-9-16 21
核心竞争力:
城市规模效应较强 旅游业优势明显 大型企业效益较好 交通物流基础较好
2013-9-16
6
区域格局与地位4:
安徽省层面:安庆是沿江城市群副核心城 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先导城市,安 徽省旅游服务基地、石化产业基地。
2013-9-16
7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中心职能弱,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业发展不尽合理。二产主导产业单一,三产发展 缓慢。 市域整体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市区的石化污染较为 严重。 可用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的分布比较零散, 城市建设如何有效地合理利用土地。 关注城乡统筹。城与乡的发展需要统筹考虑。
2013-9-16
12
规划思路
人口规模预测:
市域:2008年现状人口规模627万人,预测2020年人口规模 675万人,2030年人口规模710万人。 中心城区:2008年现状人口76.2万人,预测2020年140万人, 17 2030年180万人。
2013-9-16
城市规模
城镇化水平:
2008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为38.7%;预测2020年城镇化水 平为53%—58%,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65%—70%。 依据市域人口预测,2020年总人口规模按675万人左右 考虑,城镇人口为370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710万 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480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