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运输包装防护试验规范

产品运输包装防护试验规范

产品运输包装防护试验规范
1.0目的
研究引起运输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损坏的原因和防止措施,评价运输包装件在受到外压和垂直冲击时的耐受强度及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

2.0范围
包装材料:由纸板制成的平行六面体包装件,流通包装为纸箱包装。

3.0依据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857.1-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试验时各部件的标示方法
GB/T4857.4-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采用压力试验机进行的抗压和堆码试验
GB/T4857.5-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4857.3-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4857.17-92 包装运输包装件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一般原理
GB/T4857.18-92 包装运输包装件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
4.0定义
4.1运输包装件transport package
产品经过运输包装后形成的总体。

4.2流通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产品完成全部包装工作后,直至到达用户为止,所进行的全部操作,包括所有的装卸、运输和贮存。

5.0运输包装件状态的选择和编号
5.1试验状态:试验时运输包装件的状态,应重现正常运输情况下包装件的状态。

将产品装入试验的包装件中,并按发货时的正常封装程序对包装件进行封装。

如果使用的是模拟内装物,其尺寸和物理性质应尽可能接近于产品的尺寸和物理性质,同样封装方法应和发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

5.2编号:正常运输情况下包装件为平行六面体包装件,有标签面(外盒背面)为上表面,外盒正面为底面。

5.2.1面
上表面标示为1 ,右侧面为2 ,底面为3 ,左侧面为4 ,近端面为5 ,远端面为6 。

5.2.2棱
棱是由组成该棱的两个面的号码表示( 如包装件上表面1 和右侧面2 相交形成的棱用1 - 2 表示) 。

5.2.3角
角是由组成该角的三个面的号码表示( 如1 - 2 - 5 是指包装件上表面1 、右侧面2 和近端面 5 相交组成的角)。

5.2.4外盒背面(有标签面)为1,外盒正面(底面)为3,外盒接合处即外盒棱边分别是棱1-2、2-3、1- 4和3-4。

6.0流通系统的组成
运输包装件常以20盒/箱和40盒/箱的纸箱运输方式通过物流快递运送到各大区办事处,运输中包括各大区办事处的贮存、公路或铁路的堆码和装卸作业。

7.0危害因素
在流通系统中,运输包装件要经受引起其损坏的因素有:公路或铁路堆码时运输包装件上方承载的重力、公路或铁路的装卸作业。

8.0试验方法和试验顺序
8.1试验方法
根据7.0运输包装件在流通系统中经受的损坏因素,对于单个运输包装件或以20盒/箱和40盒/箱的纸箱的多个运输包装件选择进行堆码、抗压和垂直跌落冲击试验。

8.2试验顺序
8.2.1试验顺序选择:堆码-抗压-垂直冲击-堆码-抗压-垂直冲击(实际情况:公路/铁路运输-公路/铁路运输抗压-物流装卸-公路/铁路运输-公路/铁路运输抗压-物流装卸
8.2.2堆码,按GB/T4857.3-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的规定。

8.2.3抗压,按GB/T4857.4-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采用压力试验机进行的抗压和堆码试验的规定。

8.2.4垂直冲击,按GB/T4857.5-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的规定。

9.0试验强度的选择
10.0试验操作步骤:
10.3垂直冲击跌落试验
10.3.1提起试验样品至所需的跌落高度位置500mm,并按预定状态将其支撑住其提起高度与预定高度之差不得超过预定高度的士2 %。

跌落高度是指准备释放时试验样品的最低点与冲击台面之间的跟离。

10.3.2按下列预定状态,释放试验样品:
a.面跌落时,使试验样品的跌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不超过2°
b.棱跌落时,使跌落的棱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不超过2°,试验样品上表面与冲击台面夹角的误差不大于士5°或夹角的10 %( 以较大的数值为准) ,使试验样品的重力线通过被跌落的棱
c 角跌落时,试验样品上表面与冲击台面之间的夹角误差不大于士5°或夹角的10 %( 以较大的数值为准),使试验样品的重力线通过被跌落的角
d 无论何种状态和形状的试验样品,都应使试验样品的重力线通过被跌落的面、线、点
10.3.3试验后按规定检查包装及内装物的损坏情况,并分析试验结果。

10.4抗压试验
10.4.1测量试验样品的长,宽,高,并以试验样品正面的一条棱的中心为圆点,半径为5mm 画半圆;将试验样品放置下压板,缓慢下降上压板(抗压夹具),并与所做半圆重合固定试验样品,但负荷应为零。

对角进行抗压试验:使试验样品的一角(贴标签面的右上角)固定于上压板(抗压夹具)和下压板抗压试验作用的区域。

10.4.2调节万能材料试验机速度按钮使其为10mm/min,负荷清零,位移清零。

10.4.3手动按住仪器下移键,压板以10mm/min±3 mm/min 的速度所进行的相对运动对实验样品施加载荷,直到试验样品出现损坏现象为止,记录下此时到达的负荷和位移。

峰值不可出现负荷数值反复跳动,负荷趋势应为上升,如出现压力负荷数值反复跳动和负荷趋势不为上升的情况应另取样品重新试验。

试验过程中应一直按着仪器下移键,中途出现中断时,试
验无效。

10.4.4结果判断当试验样品的棱或角损坏时的负荷≥2000N且位移≥2mm,试验样品符合规定;当试验样品的棱或角负荷≥3000N且位移≥3mm并未出现损坏现象时,试验停止,试验样品判定为符合规定。

10.5采用压力试验机的堆码试验
10.5.1将试验样品或其包装箱置于下压板中心位置,使上压板与试验样品或其包装箱接触,按要求逐级增载负荷量值,每增载一级检验一次试验样品或其包装箱内样品受压状况并详细记录,负荷量值最大不应超过预定值。

如果未达到预定值,受压样品已变形、压坏或出现危险时,应终止试验。

负荷达到预定值时,持续到预定时间(5min),观察其变化。

10.6静荷堆码试验
将试验样品置于水平平面上,使加载用包装件组(20个/箱或40个/箱)居中置于试验样品的顶面。

载荷保持预定的持续时间(7d、14d、21d)后检查试样压坏情况。

11.0验收准则
运输包装件的验收准则,包括对产品的损坏和对内外盒的损坏程度来确定。

参考GB/T4857.17-92附录A包装件或其内装物损坏程度的定量方法,采用记分法来定量确定运输包装件在流通系统中的损坏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