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方法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方法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方法王寿辉指导教师:郭仁海内容摘要:油画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已百年有余。

中国油画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油画风景是“世界语”,是人类心灵与万物深切联结的恒久方式之一,其本质是对生命的强烈热爱和深远关注。

在中国油画空前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风景油画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得国内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风景创作的油画家,如张冬峰、任传文、赵开坤等。

本文从基本的油画风景写生的方法来阐述如何才能够画出一幅好的风景油画作品。

关键词:油画风景观察构图色彩引言油画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百年有余。

中国油画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油画风景是“世界语”,是人类心灵与万物深切联结的恒久方式之一,其本质是对生命的强烈热爱和深远关注。

在中国油画空前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风景油画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得国内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风景创作的油画家,如张冬峰、任传文、赵开坤等。

那么如何才能够画出一幅风景油画作品呢?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加以论述。

一、如何观察与选择对象绘画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与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造的过程,就是指运用色彩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

整个过程都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

任何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源自于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感受,然后通过自己得想法,再借助于各种不同材料,成为佳作。

美术家阿恩海姆在论著中说:“如果我们的眼睛是父亲,那么手便是母亲。

艺术作品的产生靠眼与手的高度合作。

艺术家们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总是把观察放在第一位的。

”由此可见,观察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艺术的创作也就是通过观察,深入自然,产生心灵的愉悦,以饱含的情感在画布上尽情的表达,但我们所说的通过观察深入自然,并不是强调对自然的模仿,而是用心感受自然,寻找一种感动。

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寻找,或许感动你的只是墙角的一棵小草。

这些虽然简单,但没有视觉的观察,也就不会产生动人的绘画作品。

画家观察自然,不同于摄影器材,因为人是又感情的,所以他的观察总是有重点的,而且是以一种较长时间的观察来构思自己要创造的对象。

最终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在较长时间里综合观察与表现的结果。

观察,也就是我们用眼睛去看,它是画家创作的前提。

对于画家而言,用眼睛去观察的方法决定了画法,所以观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所讲的看,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去看,而这种能力虽与生俱来,但却无系统性,因此画家所具有的观察能力还是必须要经过学习与锻炼之后才能够逐步的提高,应用起来也随心所欲。

观察包括两个方面,即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

我们身处的大自然四季流转,色彩缤纷,那么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视觉世界呢?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的去想想,就不难发现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我们索擅长的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做的,固然,我们想做的事情会做得更好。

画画也是同一个道理,并不是你喜欢画什么就去画什么,而要想是你适合画什么,能够画什么,你才应该去画什么。

任传文讲过:“我常常举这样一个例子,当你手中只有一把刷子时,你就尽可能不要依赖着画铁丝网之类的东西去表达你的什么感情,拿如果你偏偏对这个内容感兴趣且必须要画的话,我建议你先去找来一支港币或圆珠笔。

”○1从任老师的话中,我们知道,要想画好画,首先要做的是静静的坐下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情,情感特征,画画时习惯的手法,甚至包括自己所惯用的工具等等。

等都搞清楚了,再去面对自然风景时,心里便有了底气,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学会了过滤,删除和裁剪,自己已经可以把适合自己画的风景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的景观中分离开来。

去观察什么,自主权已经掌握再自己手中,而不是面对多彩的自然茫然不知所措,或是机械的进行临摹。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去观察。

是用眼睛去看,还是用心去领悟?这两者都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因为在这里,用眼睛看,已不能完成创作的需要了,更需要的是画家内心的选择。

单纯的靠眼睛去看,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所需要的是不同于人的创作素材,作品要有感情,要“优秀”,就必须经过思考,这样最终决定的自然风光才有实际意义。

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艺术,靠画家将自然美景为载体来表达情感,因此,用心来悟便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大段漫长而又艰苦的路,这就如同郑板桥著名的“胸有成竹”的理论一样∶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

这是一个观察对象,加以思考、选择,最终成为作品的过程,有了了然于胸的底气,才会有后来所谓的顿悟。

物随心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样的客观的现象在不同的人眼里、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感觉绝不会相同,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物随心动”,正是这种不同的感觉导致的微妙和感觉差异和经过变化的现象,才成为了我们画面上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

观察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点观察法,整体观察法和多点观察法。

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三种观察方法都可能用上。

比如在把握画面的整体布局上,可以用整体观察法;对大的关系有一个把握,在深入刻画时,可运用一点观察法,仔细创作“点睛之笔”;在进行画面比较时,又可运用多点观察法,反复比较,完整统一。

二、画面构图a、点、线、面构图根据西方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空间透视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把握线与点、面、体的关系。

线是点不间断的运动轨迹。

而点是线运动轨迹的起始和终结。

任何形体都是由面构成的。

线的组合构成了面。

所以,画点就等于画线,画线就等于画面,画面就等于画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风景油画中的画面结构非常灵活,随意,给人以极生动的感觉。

但与其他艺术种类一样,在画面艺术表现的构图中仍是由规律可循的。

它们所共同遵循的规律,就是求不平衡中的平衡,不稳定中的稳定。

风景油画构图运用绘画造型手段:点、线、面间的差别,来打破画面中的平衡与稳定。

又靠点线面的穿插对画面重新建立和分割,打破原有的结构,并在此求得平衡与稳定,大破大立,小破小立,不破不立。

要向画好画就要有胆量和智慧打破原有的秩序,再画面中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但它们之间要相互关联,互为结构。

好的画面构图要做到生动自然,要有新奇的美。

b、色彩因素的规律和情感又冷暖之分色调色彩因素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指画面总的色彩倾向,是色彩关系统一的体现。

色调是画面和谐的基本因素。

画家可以通过色相、明度、纯度几个方面,作出适合表达作品内容的色调,自然景物由于时间、环境的不同,本身就有不同的色调,再加上画家的不同心境感受,更是丰富多彩。

比如,面对一片绿色的竹林,总体是一个绿色调,但是由于画家的不同心情,它则会带上不同的色彩。

高兴时,它可以是黄色的,红色的,不高兴的时候,它可以是灰色的,蓝色的等等。

在写生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在色调的把握上更应当显示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和魅力。

一张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因素,包括色块的大小、颜色的鲜灰、变化的节奏以及不同的色调等等,这并不能偶然地、杂乱地拼凑在一起,而像是部交响乐,和谐地组织在一起。

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表现,虽然一个画面表现的只是视觉世界的一个片段、某个局面,但它是个相对独立的,又超越性的,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从整体出发,合理安排。

色彩情感是绘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一个形象,由于色彩处理的不同,会使人产生不同色彩情感。

例如:明亮、朴素、鲜艳、暗淡、强烈、柔和、温暖等不同的画面色彩,会使人产生或欢快,或平和,或激动,或低沉等不同的感情共鸣,所以,再选择色调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情感。

色彩的配合,也要符合一定的形式法则,总结起来,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色调的关系:调和、秩序、多样统一、整体。

2 色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照、类似、对称、反复同一等。

3 颜色之间的关系:平衡、比例、韵律、动态。

三、画面的色彩处理对画面色彩的整体比较可以通过把握画面中的色彩关系,从而使画面中的各个色块的色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在画面上,是相近色合和同类色更要注意色彩上倾向的明确。

黑、白以及灰色要注意色彩的差异。

画面上的色彩关系通过对比关系来定位,当某一块色块的色彩成分太复杂时,它的色性便不明确,容易与其他的色块混淆。

重复、雷同的色彩就会产生含糊不清的色彩关系造成画面的混乱,使得画面没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欲将所有色彩收入画中,但眼前仍有许多与情与理不形容的“音符”,只有环顾四周去搜索那些能够强化感受的替代色彩进入画面,才能使色调倾向单纯明确,使情感表达透彻。

”○2色彩丰富多彩,使我们不忍舍弃,但我们的画面却只需要能够表达我们感情的色彩,因此,我们要学会舍弃与选择,找出能强化感受的色彩加入画面。

使色调倾向更加单一,情感的表达便更加透彻。

画面的色彩处理,难点在于色彩系列归纳,即如何主动把握色彩关系。

其实,当我们开始构图时都要考虑大的所占的色彩面积,以及布局和色彩的对比关系。

在一个画面中确定主要的色彩,合理控制对比色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形成画面色调的前提。

王克举说:“色调在变化中概括,在类似中变化,在对比中求和谐,这就是变化与统一的关系,色彩与色调的关系。

”由此可见,色调是画家情绪与情感的总体体现。

在一幅作品中只能表现一种情绪,只能表现一个主题,也只能表现一种色调的倾向。

在以某种色彩倾向为主的色调之中,不能出现对比,对比色在画面总体效果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以“万绿丛中一点红”为喻,其中的两者虽是对比色,互不可缺,互为承托的,在运用对比色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面积上应有差异,千万不要出现等量的面积。

画面中的灰色调是指画面上的大体色彩,以灰色为主,并不是说没有差别的灰色,它们仍存在纯度和色相上的差异。

在灰色调的画面中也不乏有高纯度的小面积色块的存在,这都是为了画面最终的效果服务,因为如果画面中没有纯色的对比,包括黑白对比,画面就会显得软弱无力。

四、如何调整画面画面的整体感从头到尾部都要把握好。

绘画虽然是空间的艺术,但是通过画家的思考,会有主次、强弱的安排,引导观众的视线先在主体物上停留,再注意其他细节在画面上不同物体之间运行,这就有了时间的因素。

从一个画面的整体来看,无论色彩、明暗,都有一个主次的顺序、强弱的关系,不能把每一个对象都画得同样清晰,以同样的力度平均摆放在画面上,使人不知道“画眼”在哪。

经过一段深入描绘之后,可能造成一些局部过分突出,甚至会有些散乱,这时就需要从整体关系出发来进行调整。

某些次要的局部要适当削弱,焦点部位适当加强,也可以参照最初印象的色彩稿,来恢复画面整体的色彩感觉。

总结本文从几个方面概括地对油画风景写生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尤其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并着重阐述如何观察。

油画风景写生是一个系统、理论的艺术形式。

它是按照光色规律和构图规律来完成的,并通过画家的情感与画家的情趣对画面的注入使之附有生命。

致谢:感谢郭仁海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注释:○1:任传文《关于看风景和画风景》,载于《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风景》,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2:王克举《色彩笔记》, 载于《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色彩》,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 1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罗丹论艺术》,罗丹口述,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3 钱锋编《油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4《毕加索—创造者与混灭者》,[美]阿莲娜.s.哈芬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5《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风景》,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6 周长江编《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风景》,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7 黄今声编《色彩画》,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8 戴士和编《任传文》,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On the method of painting landscape paintingNie Er Yuxi Teachers College Art Institute of the Arts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in 2004 undergraduate classes Wang ShouhuiInstructor: GUO Renhai(Physics Department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 Yuxi, Yunnan, P. R.China,653100)【Abstract】: oil painting as a foreign art form in China's developmenthas more than 100 years. 100 years of Chinese oil painting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Landscape paintingis the "language" is the human soul and all things deep linking one ofthe permanent way, its essence is the strong love of life and far-reaching concerns. Chinese oil paintings in the background of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China has made many specializing in the cre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home, such as the Dong Feng, Ren Chuan-wen, Zhao Kai-kun, and so on. Howcan paint a landscape paintings?【Key words】:Landscape painting observation composition colo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