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 统计学总论_PPT幻灯片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 统计学总论_PPT幻灯片


二、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期 社会统计学的萌芽期始于17世纪中叶至 18世纪中末叶,当时主要有国势学派和 政治算术派。
1、国势学派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8世纪的德 国。由于该学派主要以文字记述国家的显著 事项,故称记述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 尔曼·康令(H.Conrin,1606—1681)和 阿亨华尔(G.Achenwall,1714—1772)。 康令第一个在德国的大学以“国势学”为题 讲授政治活动家应具备的知识。
该学派在进行国势比较分析中,偏重事物性 质的解释,而不注重数量对比和数量计算, 但却为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经济理论基础。 但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事物量 的计算和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该学派后来 发生了分裂,分化为图表学派和比较学派。
2、政治算术派
政治算术学派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 廉.配第(1623~1687年)和约翰·格朗特(1620~1674年)。
案例:
在一个水库中养着许多鱼,管理人员希 望了解鱼的大致数量,这就是一个实践中的 统计学问题。
由于鱼是不听从指挥,会在各处自由游 动的,因此,在进行统计时,必须创造性地 提出解决方案。
一种解决方法是先从水库的不同位置一共捕
上来1000条鱼,在每条鱼的尾部作上一个标 记,应当保证标记不会影响鱼的自由游动。然 后,将鱼全部放回水库。几天后,从水库中再 捕上来2000条鱼,检查其中尾巴上有标记的 鱼的数量。
2、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始人是德国 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尼斯(1821-1889),主要 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尔(1821- 1896)、梅尔 (1841-1925)等人。他们融合了国势学派与政治 算术学派的观点,沿着凯特勒的“基本统计理论” 向前发展,但在学科性质上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 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 科学,以此同数理统计学派通用方法相对立。
(二)近代期
1、数理统计学派 19世纪中叶,把概率论引进统计学而形成数
理学派。其奠基人是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 勒(1796-1874),其主要著作有:《论人 类》、《概率论书简》、《社会制度》和 《社会物理学》等。他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 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古典概率论引 进统计学,使统计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实践工作中,统计的应用方面是十分复杂 的,只有将统计理解为一种艺术,创造性地 提出新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中 国中 人国 口市 统场 计统 年计 鉴年

一、统计的含义
1、请统计一下今天的销售量。 2、据统计,2009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 8.7% 。 3、王明是学统计的。
专科2007年到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 的学科分别是:法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 文学、电子信息工程和会计学。毕业半年后, 失业人数最多的高职、高专专业是:计算机 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 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 商务应用。
假定在第二次捕上来的2000条鱼中,有20条 尾巴上做了标记,则可以推断,水库中鱼的总 数大致为1000/(20/2000)=10万条。
上述这个案例在实践中是经常见到的,对于 一个统计工作者来说,作出一个10万条鱼的 估计是不够的,他还应当对这一估计的精度 作出判断。但这种搜集统计数据的方法,更 多地是一种艺术,是很难从书本上学到的。
统计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 料和统计学
(一)统计工作
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存在
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预 测等活动的总称。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 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等环节。其成果是统计资料。
(二)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与
威廉.配第在他所著的《政治算术》(1676年)一书中,对当 时的英国、荷兰、法国之间的“国富和力量”进行数量上的 计算和比较,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从数量方面来研究社会经 济现象的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配第是“政治 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约翰'格朗特通过对伦敦市50多年的人口出生和死亡资料的计 算,写出了政治算术学派第一篇论文--《对死亡表的自然观 察和政治观察》(1662年)。论文对当时的人口现象进行了统 计整理和分析,提示了人口统计现象中的某些规律性事实。
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如:200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 8.5%。
(三)统计学
即统计理论,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
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 计学
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 实践与理 论关系
(四)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 静态结构和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 一种专门方法与技术。
人们既用它来分析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现 象,也用它来估计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现象。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86.6%
2010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 生半年后就业率约为86.6%。高职高专毕业生 在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
阿亨华尔在哥廷根大学开设“国家学”课程, 其主要著作是《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纲要》, 书中讲述“一国或多数国家的显著事项”, 主要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解国家组织、 领土、人口、资源财富和国情国力,比较了 各国实力的强弱,为德国的君主政体服务。 因在外文中“国势”与“统计”词义相通, 后来正式命名为“统计学”。
《就业蓝皮书》显示,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的 就业率连续四年与非“211”本科差距缩小。 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 (88.1%)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 (87.4%)。
从薪资来看,2009届“211”院校、非“211” 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 分别为2756元、2241元、1890元,较2008届 分别上升8%、10%、15%,均有明显的增长; 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月薪增长最多、 幅度最大。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 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的表现,彰显了 近年来国家对促进高职高专发展战略决策的 前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