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_漫画作文

高考语文_漫画作文


• 明朝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走遍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许 多地方,历尽千辛万苦.遍尝百草,采集草药。在走访过程中,李时珍 勤读、勤看、勤问、勤写,用了27年时间,参阅了800多种书籍,终于写 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为我国的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用了8年时间学《汉书, 又用8年读《史记》。又前后花了数十年时间来学习 韩愈的文章。如此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博采 众长,吸取滋养,因而大见成效。他的译作,文笔 简洁、古雅、优美动人,当时有人称赞说:“译才 并世数严(复)林(纾)。”
• 范文:
这里绝没有后门
• 看完《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这幅漫画,不禁使人哑然失笑之后,又 能从中体会到深刻寓意,深受启迪。
• 画中的这位青年为了走进知识宝库的后门,真可谓费尽心机,他一手提 着一条大鱼,准备作为见面礼。他拎着大鱼,绕着那本厚书一知识,走 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找不到后门。他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抛出了这样 的一句话:“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可以断言,不管他统多少圈, 即使绕到他手中的鱼变味发臭,他仍然是找不到后门的。这个小伙子坚 信自己能找到后门,殊不知,“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要想获得 知识,掌握知识,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想“走后门”、 找捷径是徒劳的(由漫画引出中心论点)。
(力求深度、力度)
解决问题
合 综合上文,再申主旨
( 力求完整、有力)
写漫画议论文与读后感相似,引议联结。
• 1、引要简洁,就是引用材料,引用不是照抄, 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 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 2、议要多一些, 同时要有事例辅助,利用材 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绕着那本厚书一—知识,一圈又一圈地找下 去吗?你还是赶快停止这徒劳的行动吧!你应该趁着年轻,珍惜这大好 时光,抓紧学习,埋头苦攻。这样才能打开知识的大门。
• 长河中有无数的礁石、险滩,学习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知识的大厦绝 没有后门可走。要想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只有胸怀大志、不畏艰险、 付出辛勤汗水的人,才能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同学们,让我们 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无限的知识殿堂里获取到真智 实才,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吧!(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与开 头呼应)→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正面立意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寓意,拟订立意 (06年重庆卷)
表意
对象:四个人,一龙舟、旗帜、鱼。 细节:最后一个人手里拿的不是浆而是网兜 ;
船头插着一面“团结奋进”的旗帜。
关系:一个团队正尽心龙舟竞赛,前三人齐心协
力划船,第四人却借机捞鱼。
寓意
作者感情倾向: 批判 由画面到生活: 生活中假公济私的现象
1、不忘本分、本能、本色、本真,坚守职责 2、有责任心,专指本职工作 3、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 4、反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5选、准做角人度要,明勤确劳立,意自,食自其选文力体,,守自住拟底标线题。
审题三忌: 一忌无视材料,另起炉灶; 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 三忌主旨不明,迷雾朦胧。
表意
对象:一个人,一本“知识”书、一条鱼。 细节:一个人手里拿一条鱼 ;绕着知识书走了很多圈;
井里,一只盲狗跟在后面,反而安然无恙。
寓意
作者感情倾向:否定前三只狗
肯定第四只狗
由画面到生活:
有些人做事一味好高鹜远, 有些人则脚踏实地
立意:
批评那些一味好高鹜远的,赞扬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正面立意
做人要脚踏实地, 关注当下。
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
表意
找对象:猫、盘子里的鱼、偷粮食的老鼠 抓细节:鱼是放在盘子里的,可见不是抓来的,而是送来 理关系:猫的职责是抓老鼠,但因为一盘鱼摆在面前,就
• 然而,有些人不潜心苦学,总想“走后门”、找捷径,幻想一步登天, 到头来却往往一事无成。
• 约翰·贝勒斯说:“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这话深刻 地揭示了不踏踏实实刻苦学习的坏处。哪有一跃而上的高峰,哪有一步 能登天,哪有一脚能跨进辉煌灿烂的大厦知识之门的先例?学习是没有 捷径、后门可走的,只有靠自己踏踏实实刻苦地去学,一步一个脚印, 才能跨进知识的殿堂,获得真知。因为知识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地积 累起来的。如果不付出辛勤的汗水,不进行坚持不懈的积累,就想轻而 易举地而获取,那只是空想,就正如这位画中人那样,别说跨进这辉煌 灿烂的大厦了,恐怕是连门槛也跨不过!
论点(漫画寓意) • (二)中间(主体)(3——4个段落)摆事实(正反事例)→讲道理(对事例进
行分析议论。每个事例的后面都要进行分析议论,即讲道理)。(分析问题—— 为什么) • ● 第二部分开头要有过渡段,目的是引出下面的论据(事实论据——事例),例 如: • 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位有学问、有作为的学者专家不是靠勤奋学习,才取得成功 的呢? • 1、正面 • ① 举例子:——举那些“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勤学习”的事例。 • 讲道理:对事例进行分析、议论——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勤学习掌握知识,只有 脚踏实地, • 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想“走后门”、找捷径是徒劳的。 • ② 举例子: • 讲道理: • 方法同上 • 2、反面 • 举例子:举那些懒惰者想“走后门”、找捷径来获得知识或取得成功永远是徒劳 的”的事例。 • 讲道理:对事例进行分析、议论 ——像画中这位找后门者一样在知识门外绕来绕 去,终不能得其门而人”。 • (三)结尾(4——5行):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与开头呼应)→我们 应该怎样做。
1996年高考《截错了》
2007年
全国卷作文
场景:一个小孩 跌倒了,周围站 着三个人,分别 代表了社会、家 庭和学校,三个 人异口同声地说 “出事了吧!”。 文体自拟,自命 标题,800字以 上。
2010年全国卷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漫画选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 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漫画类 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 高考作文题型。漫画在现阶段的生存状态, 是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哲理漫画及实用
对偷了粮食逃跑的老鼠视而不见,只盯住了鱼。
寓意
作者感情倾向:否定
由画面到生活:
抓老鼠喻职责, 鱼比喻利益、诱惑甚至贿赂
立意:
当有人把能满足自己私欲的利益送到自己 眼前时(受贿),就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 责。职责和私欲孰重孰轻?作者告诉我们: 不能为一己私欲放弃自己的本职。
正面立意:
职责大于私欲
2010年全国卷
•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33岁开始写《天体运行论》, 初稿完成后,一直在修改,等到63岁才正式出版。 当第一批印本送到他病床的时候,他已经神志不清 了……
• 这些事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它充分证明:谁握有勤奋的钥匙,谁就 能打开知识的宝库。否则只会像画中这位找后门者一样在知识门外绕来 绕去,终不能得其门而人。
• 数学家陈景润,在向数学高峰攀登的征途中,勤奋 钻研十几年,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算 纸用了几麻袋,终于证明了(1十2),取得了震惊 世界的成就——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己经仰首可望。
•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50多岁了.还坚持学习俄 文;就是在他逝世前也依然在看书、学习,正是因 为勤奋他才会博闻强记,花费40年的心血,写出 《资本论》这样的巨著。
漫画四大类型漫画并存的时代。
漫画的构成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 提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面各 “因素”构成的情 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 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漫画材料立意的方法
一、表意
找对象、定主体
1、看画面
抓细节、辨特征
理关系、找联系
2、品文字
标题
画中字
二、寓意
作者的感情倾向:批评、讽刺、赞扬 由画面到生活(引发):对接本体
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
图画(尤其是漫画)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经常采用的 形式之一,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训练功能:
一、生活反映功能。图画里充满了五彩斑斓的生活,
是我们认识生活的一扇窗口。
二、思想启迪功能。任何一幅优秀的图画都是眼光
敏锐、思想深刻的艺术佳作,画家们总是通过特定的画 面来表现其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看法。欣赏图画,对我 们有巨大的思想启迪。
立意:
批判社会中假公济私、暗饱私囊的现象
正面立意
• 公私理应分开 • 假公济私危害大
请拿出试卷 看22题
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2005年高考天津卷)
表意
找对象:四只小狗,一口井。 抓细节:三 四只只盲健狗全却的低小狗头戴不断着用望远拐镜杖只触顾地眺望远方,第 理关系: 三只健全的小狗在前面带路,结果全掉进了
• 一、下面文段是漫画《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的主体部分(中间 部分),文章还缺少开头的结尾,请你根据文段内容,补写一个开 头和一个结尾,使其成为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另外再添加一个题 目
• 要求: • 一、 开头:先概括材料(漫画)内容 → 由材料(漫画)提练出中
心论点(漫画寓意) • 二、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与开头呼应)→我们
手挠头,旁白:“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
关系:一个人想走知识的后门,却无路可寻。
寓意
作者感情倾向: 批判否定 由画面到生活: 想通过走后门,找捷径来获取知识的现象
如何安排材料作文的结构?
起 用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进行描述或概述
(力求简明、清楚)

紧承叙述,引出观点、话题
提出问题
(力求自然、准确)
转 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 分析问题
• 点评 :这篇看图作文,以古今中外名人的实例,摆事实讲道理, 告诫那些成天寻找学习捷径的人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去学习。文 章先介绍画面内容,夹叙夹议。然后以一句“这个小伙子坚信自己 能找到后门,殊不知,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承上启下,并 以此为论点,展开议论。论证部分,小作者采用先正面举例与之对 比,再说理,并引用贝勒斯的话证明自己的论点。这样环环相扣,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如开头评议小伙子顽固 找门,“他是准备一直这样绕下去了”结尾呼告小伙子“哎呀!小 伙子!难道你还要绕着那本厚书一—知识,一圈又一圈地找下去 吗?”连用两个感叹号,虽有挪揄的味道,却不乏中肯的劝诫。本 文题目也有特色。画题为《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文题用“这 里绝没有后门”,仿佛一个是画中人顽固的自语,一个是作者理智 的回答,一语双关,读来耐人寻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