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议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小议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小议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由于当前城建的脚步不断的加快,此时高层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意义变得非常的关键。

因为其构造非常繁琐,同时活动总数高,牵扯的要素也很多,导致建筑活动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在建设时期深入的分析相关的内容,对于提升项目的品质,缩减建设时间等来讲,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

标签:高层建筑;强度控制;三线控制;裂缝控制
1 引言
由于当前的城市化活动开展的比较好,高层在建设工作中体现的意义也更加的关键。

因为它的构造非常繁琐,活动总数多,牵扯的步骤也很多,此时就导致建设活动无法有效的开展,只有积极的分析建设管控措施,才可以提升建筑活动的意义。

2 关于其种类和建设特征
所谓的高层是说那些层数超过10,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体。

它的楼层非常多,而且很高,不过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低层的单纯的重复,它是一种全新的构造,有着自身的很多独特性。

对于高层来讲,规定其建设活动要持续进行,同时它的品质规定很是严苛,建设技术和组织等的管控力度很高,除了具备常见建筑体的具体特征之外,还有很多别的特征。

比如活动量很大,而且内容多,不易协调。

前期准备活动繁琐,建设时间久。

同时还有很多是在高空中开展的,很显然对于安全的规定比较的严苛。

其构造的防水以及装修的品质规定很高。

如今我们国家的此类建筑通常是写字楼或是民居等。

通过分析它的功效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如下的一些构成要素。

①地下室;②裙房;③转换层;④标准层;⑤非标准层。

通过分析其工程特点,可知它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第一,建设区域和活动面积很小。

第二,专业工种很多,而且很交叉。

第三,预留活动的总数非常多。

第四,吊顶建设工作很多。

最后,物质和装备的调运总数非常多。

对于高层来讲,其由土建和装饰以及安装等项目组合而得到。

对于安装来讲,它是有管线以及电气项目和通风项目等等的一些要素组合而得到的。

3 关于高层建设时期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和具体的缘由
3.1 关于技术层次的内容
当前的建设活动的科技性非常高,牵扯到很多的专业,安装的品质规定也更加的严苛。

所有的专业不但具有自身的特定方位和技术规定,而且要和别的一些
专业做好协调活动。

假如在技术层次之中不能够综合的分析的话,尤其是对于很多重叠的要素考虑不好,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利现象。

当前建筑的个性化使得所有的建筑都是一件非常独特的产品,所有的管线和装置等都有着非常特殊的规定,其使得建设活动的难度变高了,进而会导致很多的不利现象出现。

而且因为一些新技术和产品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建设工作之中,此时建设者无法精准的掌控,就容易导致不利现象出现。

3.2 关于管控层次的内容
在目前的管控体系之中,施工方的分包问题经常性的会发生,此时的分包机构无法在权限上获取精准的定义。

很多机构在利益的干扰之下,总是希望能够多开展一些活动,进而导致活动出现遗漏,使得管控工作变得很繁琐。

除此之外,建设组织的管控不合理,工作者和管控者的素养不是很高,都容易导致所有的专业之间无法有效的协调,进而导致很多的不利现象发生。

4 關于其强度的管控
此处的强度是说混凝土自身的强度。

对于高层来讲,因为使用的混凝土的总数非常多,建设时间很久,容易受到天气等要素的干扰,很多时候会产生离析问题。

所以要认真的关注起强度。

4.1 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

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

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10%。

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4.2 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4.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进行。

5 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5.1 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

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

5.2 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

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200*200mm 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过程线的控制。

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

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

此时墙体的平整性可以合乎规定,不过还要关注其竖直性特征。

5.3 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由于建设时期模板和浇筑等等的一些缘由的存在,此时洞口的标高或许会不具有特定的意义。

所以为了确保引测点的精准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

对于此类建筑来讲,它自身的危险点非常多,而且有很多危险性的步骤。

所以要积极的做好高处防护活动,提升监管的力度。

在高处活动时候要切实的结合项目的具体特征,并且要分析项目附近的具体状态,设置与之对应的防护方法,而且要切实的落到实处。

关于深基建设。

因为对于这种建筑来讲,它的地基是所有的建筑体的关键前提,因此要切实的结合土质状态,使用优秀的支护方法,全部的方法都要综合的分析,对于那些已经挖掘的区域当再次开展建设之前的时候,要认真的分析土的具体状态,进而察觉存在的不利现象,积极的处理,当将问题处理好之后才可以开展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何广乾,陈祥福,徐至钧.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