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江大桥
实现大桥零误差合龙,创下我国建桥史上的新纪录,同时被桥梁专家誉为我国建桥史上又一里程碑。近日,芜湖长江大桥被评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相关评价
芜湖长江大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对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作了重要批示。他说:芜 湖长江大桥的建成,使我国桥梁建设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安徽和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有 着重要意义。希望全体参建职工再接再厉,再创铁路建设新成绩。
芜湖长江大桥
案例分析
大桥概况 所获荣誉 建筑特色 相关评价
大桥概况
芜湖长江大桥,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交通项目,工程规模居中国长江大桥之首。 大桥采用低塔斜拉桥桥型,主跨312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公、铁两用桥跨度最大的 桥梁。大桥工程采用了15项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大提高了中国公、 铁两用桥梁设计、制造、安装水平,有14项刷新了全国建桥记录,荣获2001年度 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全长10521m,全桥混凝土总量55万吨,结构用钢 11万吨,其工程总量及规模均超过了武汉和南京两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的总和,该桥 的科技含量、工程规模和建造质量,居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芜湖长江大桥建设期仅42个月,在中国铁路大型桥梁建设中创出月成桥251米 的速度;该桥已完工的上下部工程,经铁道部、交通部专家检测验评,合格率为 100%,分项工程优良率100%,综合质量评审超过了国优标准。 由中铁大桥局设 计施工。大桥所采用的多项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代表了国内 和国际桥梁科技的新水平。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建 筑工程鲁班奖。
建筑特色
芜湖长江大桥的位置在镜湖区的芜湖市东方医院附近。 芜湖长江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全桥正桥钢梁为14孔5 跨连续梁、跨长江桥长2193米,主桥为矮塔斜拉桥, 主跨为312米,该桥运用国产新材料14MnNbq和整体节点技术,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于一体。 1998年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承揽了该工程90%以上的钢梁制造任务。在生产制造中,针对其制造难点: (1)大桥钢梁采用了整体节点构造,突破了铁路钢桁梁杆件不能进行横向对接的旧框框,对接焊缝和受拉开坡口角焊缝三区-30℃却贝V冲击功要求不低 于48J,增加了焊接难度; (2)整体节点弦杆面大,板厚,四条主焊缝使用了深坡口焊缝,有的局部要求熔透,因而焊接变形的控制和矫正难度大; (3)整体节点连接关系复杂,加上杆件大,高强度螺栓连接孔群的孔位精度难以保证; (4)主桁腹杆与弦杆的连接采用向节点板间插入的方法连接,要保证插入间隙满足安装要求,对节点板间距和腹杆几何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从而给制造 增加了难度;
所获荣誉
芜湖长江大桥 大桥主跨312米,像如此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在我国是第一座, 在亚洲是第一座,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大桥公路接 线长23.23公里,其南岸7.35公里,北岸15.88公里。
刷新中国建桥记录的14项成果中有:大桥采用大跨度连续钢桁梁 斜拉桥式,首开中国公铁两用斜拉桥之先河,主跨312米,居国内公 铁两用桥之最,建桥中采用低塔斜拉公铁桥,也是世界上首创;该桥 为满足高速铁路运输,其荷载设计为中国公铁桥最大,铁路桥与公路 桥荷载比为6:1,创国内公铁两用桥荷载比差之最;正桥钢梁首次采 用中国最新研制的低碳中强钢——14锰铌钢,其屈服强度高于日本、 德国同类桥梁,新钢种的开发利用,完善了中国桥梁钢系列;该桥水 上基础施工中首次采用3米大孔径钻孔桩,成功攻克深水、动水、厚 沙层钻孔难关,其孔径桩深创中国之最[2]。
芜湖长江大桥
(5)斜拉跨锚箱结构形式复杂,熔透焊缝多,空间连接关系复杂,制造精度不易保证。 为能真正体现设计思想,实现创跨世纪精品工程的目标,该公司瞄准当今世界造桥的最先进技术,以“优质、高效”为宗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和造桥工
人,围绕高强、整体、大跨、新结构,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研制并采用了: (1)铁路桥梁外露边缘精密切割技术; (2)国产14MnNbq新钢种焊接新技术; (3)厚板焊接整体节点制造技术; (4)厚板深坡口焊接杆件预变形工艺; (5)桥梁杆件孔群定位测量技术; (6)整体节点弦杆采用平台划线整体覆盖式钻孔模具钻孔工艺; (7)剪力钉组焊及控制变形技术; (8)大型复杂杆件--整体节点弦杆空中翻身技术; (9)箱型杆件防腐腻封技术; (10)大型复杂锚箱件制造工艺; (11)斜拉桥主跨六部分厂内超长试装技术; (12)热风幕控温技术。 新工艺、新技术,保证了工地的顺利架设,制造精度之高、质量之优,受到建设单位及架设单位的高度赞赏。 在大桥1年8个月的生产中,公司不仅创下月产钢梁3696吨的历史纪录,而且于2000年4月10日提前5天保质保量地完成全部合同任务,并于2000年5月2日
刷新中国建桥记录的14项成果中有:大桥采用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斜拉桥式,首 开中国公铁两用斜拉桥之先河,主跨312米,居国内公铁两用桥之最,建桥中采用 低塔斜拉公铁桥,也是世界上首创;该桥为满足高速铁路运输,其荷载设计为中国 公铁桥最大,铁路桥与公路桥荷载比为6:1,创国内公铁两用桥荷载比差之最;正 桥钢梁首次采用中国最新研制的低碳中强钢——14锰铌钢,其屈服强度高于日本、 德国同类桥梁,新钢种的开发利用,完善了中国桥梁钢系列;该桥水上基础施工中 首次采用3米大孔径钻孔桩,成功攻克深水、动水、厚沙层钻孔难关,其孔径桩深 创中国之最。[1]
大桥全部工程总投资46亿元,芜湖大桥称“世纪大桥”;一是指它与公元2000年9月建
成通车,恰逢是20世纪末21世纪之初;二是指它是我国本世纪工程量最大的大桥;混凝土用
芜湖长江大桥,是中国目前跨度最大的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梁,在同类型重载桥 梁中,它的主跨度仅次于丹麦厄勒海峡桥,居世界第二。从武汉长江大桥跨度128 米,发展到九江长江大桥216米,花40年时间,而芜湖长江大桥主跨突破300米, 却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芜湖长江大桥是我国重载桥梁跨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