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N 12680-2-2003 中文版 锻造超声波检验.第2部分高应力零部件用钢铸件

EN 12680-2-2003 中文版 锻造超声波检验.第2部分高应力零部件用钢铸件

EN 12680-2-2003(E)-CN铸件---超声检测---第二部分:受高压铸钢件前言:本欧洲标准由德国工业标准秘书处的CEN/TC 190“铸件”技术委员会制定,本欧洲标准可以作为国家标准,最迟于2003年6月以等效版本或签署文件发行,与之冲突的相关国家标准最迟在2003年6月作废。

根据工作程序,CEN/TC 190技术委员会组织CEN/TC 190/WG4.10“内部缺陷”具体编制了如下标准:EN 12680-2铸件---超声检测---第二部分:受高压铸钢件本标准为欧洲铸件检测标准之一,其余见下:EN 12680-1铸件---超声检测---第一部分:通用铸钢件EN 12680-1铸件---超声检测---第三部分:球墨铸铁件附件A和B根据CEN/CENELEC内部规定如下国家的国家标准组织应采用此欧洲标准: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新西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1.总则本欧洲标准规定了受高压的(铁素体)铸钢件超声检测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用脉冲回波技术测定内部不连续的方法。

其适用于晶粒细化后的壁厚小于等于600mm的铸钢件超声检测,当壁厚超过此时,对于检测工艺和记录级别应特殊协商。

本欧洲标准不适用奥氏体刚和焊接件。

2 参考文件本部分在其中适当的位置引用了下列的有发布日期和无发布日期的标准,对于无发布日期的标准采用的为最新版本,对于有发布日期的标准根据随后对标准的修订和更新来相应修改本标准。

EN 583—1超声检测—第一部分:通用原理EN 583—2超声检测-第二部分:灵敏度和范围调整EN 583—5超声检测—第五部分:不连续的测长和特征EN 12223 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规范EN 12668-1 无损检测—超声设备的特征和验证—第一部分:仪器EN 12668-2 无损检测—超声设备的特征和验证—第二部分:探头EN 12668-3 无损检测—超声设备的特征和验证—第三部分组合设备EN 27963 钢焊缝—焊缝超声检测用2号校准试块3.术语和定义本欧洲标准规定如下术语和定义注:本标准中的其它术语和定义见EN 583—1,EN 583—2,EN 583—5和EN1330—43.1参考不连续回波尺寸在超声检测评价时期需要记录的最小显示,通常用平底孔当量直径来表示3.2点状不连续尺寸小于或等于声束宽度的不连续3.3复杂不连续尺寸大于声束宽度的不连续注: 本标准中的尺寸指长度,宽度和沿壁厚方向的尺寸3.4 平面不连续在两个方向可以测量的不连续3.5体积不连续有三个方向可以测量的不连续3.6特殊边缘区域有特殊要求的外部边缘区域(如:机加工面,高应力区,和密封面)3.7工艺焊接在最终供货前加工时期的焊接3.7.1焊接用于将部件装配为一个整体的工艺焊接3.7.2焊接加工为保证铸件的质量等级而实施的工艺焊接4.要求4.1订货信息在订货和询价时应包括如下的信息-超声检测的铸件的区域和百分比(检测体积和范围)-铸件不同区域或面积处采用的严重等级(验收标准)-书面检查工艺的要求-是否需要对检测工艺增加要求,同样见5.5.14.2检测范围应采用最合适的检测技术对铸件协商的所有区域进行检测(从铸件的形状考虑尽量满足),对于壁厚超过600mm的铸件,应对检测工艺和记录和验收级别协商一致。

4.3不连续允许的最大尺寸4.3.1总则购货方应该根据规定的铸件检测范围内每个区域要求的平面和体积不连续的严重等级来确定验收等级。

壁厚按照图2根据铸件待装配时(精加工)的尺寸进行分类。

4.3.2无可测量尺寸的指示在特殊边缘区域和需焊接的部位,无可测量尺寸的指示的极限用可允许的指示的最大数量来衡量,该极限见于表1不能超过表中所示的值。

4.3.3有可测量尺寸的指示4.3.3.1平面型指示平面型不连续不能超过表1中的极限,对于长度可测量而沿壁厚尺寸无法测量的指示的面积的计算按照图2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小平面不连续的测长见图2,且随着声程和声束直径的增加,测长变得困难。

作为指导对边缘区域30mm厚度内进行测长,需要采用双晶聚焦探头。

4.3.3.2体积不连续体积不连续边缘区域不能超过图3给出的尺寸,心部区域不能超过图4给出的尺寸。

严重等级1级不允许有可测量尺寸的指示。

长度可测而宽度不可测的指示的面积计算按照图3图3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4.4人员资格推荐符合EN 473要求的有资质和水平的人员进行超声检测4.5壁厚的划分壁厚按照图2根据铸件待装配时(精加工)的尺寸进行分类4.6严重等级如果购方在同一铸件的不同区域规定了不同的严重等级,所有区域应在购方图纸清楚的注明并应包括:---所有关于本区域位置的必须尺寸---所有焊接区域范围及特殊区域的厚度严重等级1只适用于需要焊接区域和特殊边缘区域,除非在确认订货时,对焊接加工应使木材满足要求。

5.检测5.1原理超声检测的原理见EN 583-1 EN 583-2 EN 583-5。

5.2材料材料的超声可探性通过将参考反射体波高(通常为一次底波)和噪声信号相比来评定,评定应在整个厚度范围内且能代表工件表面状态的区域进行,评定区域应有较平的平面。

参考回波应至少比噪声信号高6dB。

当工件底面处最小平底孔或当量的长横孔直径比噪声信号低dB时超声可探性较差。

这时应在报告中记录信噪比大于等于6 dB的平底孔或长横孔直径,而且增加的检测工艺应有工序上方协商一致。

注:为很好的评定平底孔尺寸大小,可以采用DGS法或与工件同厚度同热处理同材料带有按照表2规定直径的平底孔的试块或同等的长横孔试块,下式可用于长横孔和平底孔之间的转换:DQ=4935×D FBH4/λ2×s此处:DQ:长横孔直径mm D FBH:平底孔直径mm λ:波长mm s:声程mm本公式适用于DQ≥2λ和s≥5倍近场长度且仅适用于单晶探头。

5.3设备,耦合剂,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检测5.3.1超声仪器超声仪器应满足EN 12668-1的要求且应具有如下的特征:-范围设定对纵波和横波传输时应至少能探10mm到2m范围内-增益,应至少有80dB增益器,误差小于1dB,步进最大为2dB。

-时基线性和扫描线性要低于屏高的5%-适用于主频为1MHZ至6MHZ的采用脉冲技术的单晶和双晶探头。

5.3.2探头和探头频率探头和探头频率除了应满足EN12668-2和EN 12668-3的要求还应满足如下:-主频范围为1MHZ至6MHZ-对于斜入射时应采用35°和70°之间的斜探头注:铸钢件检测可用直探头或斜探头,探头的类型选择根据铸件的形状和检测的不连续的类型。

检测近表面区域时优先选用双晶探头(直探头或斜探头)5.3.3超声仪器的检测超声仪器应按照EN 12668-3由检查者定期检查。

5.3.4耦合剂按照EN 583-1采用合适的耦合剂,其性能应能很好的浸润检测表面保证很好的声传输,对于校准和随后的检测应采用同一种耦合剂注:声传输性可用平行的面一次或多次底波来衡量。

5.3.5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检测设备灵敏度检测至少应满足5.5.2要求的灵敏度调整,设备和探头组合分辨率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

5.4检测铸件表面状况被检铸件的表面状况要求见EN 583-1。

铸件的被检面应保证与探头很好的耦合,对于单晶探头如果表面质量按照EN 1370要求达到4S1或4S2即可达到很好的耦合效果。

任何机加工后表面的粗糙度应满足R a≤12.5μm。

对于特殊技术需要更高的表面质量如2S1、2S2R a≤6.3。

5.5检测工艺5.5.1总则探头和入射方向的选择大部分决定于铸件的形状或铸件中可能出现的不连续或焊接加工出现的不连续。

合适的检测工艺应由铸件的生产方制定,在特殊的情况下应协商一致。

如有可能检测区域要从两个面进行检测,当从一个面检测时为检测出近表面的不连续应增加采用近程分辨率好的探头,对于壁厚小于50mm的可采用双晶探头。

另外除非供需双方协商,对于所有铸件其厚度小于50mm的如下区域应采用双晶探头或斜探头:-关键区域如:圆角,过渡区域和外冷铁区域-焊接加工-订货时规定的焊接区-特殊边缘区域,按照订货时的规定铸件的关键部位深度大于50mm的焊接加工的部位应采用合适的斜探头增加检测。

角度超过60°的斜探头,其声程不能超过150mm,对于所有检测区域要重叠覆盖保证完全检测到。

扫查速度不能超过150mm/s。

5.5.2范围设定范围设定根据EN 583-2在显示屏上用直探头或斜探头采用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调整: -用EN 12223中1号试块或EN 27963中2号试块来校准。

-用与待检工件同种材料同样声束特性的校准试块-直探头检测时在铸件上直接进行,此时铸件的表面被检测区域应平行,其距离可知。

5.5.3灵敏度调整5.5.3.1总则范围设定调整后按照EN 583-2进行灵敏度调整,可采用如下两种技术:-距离波幅修正曲线技术(DAC):它是利用一系列相等尺寸而声程不同的反射体的波高建立的(平底孔FBH或长横孔SDH)。

注:2MH频率探头和6mm的平底孔经常用到-距离增益尺寸技术(DGS):它是利用一系列理论曲线,该曲线和声程,仪器增益和 垂直于声轴的平底孔直径有关。

5.5.3.2传输补偿传输补偿按照EN 583-2,当采用校准试块时,必须考虑传输补偿,其中不仅要考虑耦合表面质量状况而且要考虑对面的表面状况,因为对面的表面质量对底波也有影响,当此面的光洁度达到EN 1370规定的4S1或4S2时可以用于传输修正的测量。

5.5.3.3不连续的检测检测时将增益提高至噪声信号可见(扫查灵敏度)。

表2给出定的平底孔或同等的长横孔在被测工件厚度范围内的波高达到至少40%屏高。

如果检测时出现底波的降低量超过需要记录的值(见表3)应在局部降低灵敏度进行复探,并记下底波的降低的dB值,斜探头的灵敏度调整应保证反射体的动态回波类型在显示屏清晰可见。

(见图3)注:推荐斜探头的灵敏度调整在真正的(非人工型)平面型不连续上进行(沿壁厚方向的裂纹)或垂直于表面的大平底,有些情况下,探头的斜楔和铸件外形匹配。

5.5.4不同类型的指示的区别在铸件的检测过程中上述类型中的指示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此时应注意和评价如下内容:-非铸件形状或耦合造成的底波降低量-不连续回波指示底波降低量用底波高度下降的分贝数来表示,指示的波高用平底孔或长横孔直径来表示。

5.5.5记录和记录极限5.5.5.1底波降低量所有底波降低量大于12 dB都应记录,底波降低的区域应在工件上标明并测量出面积。

5.5.5.2缺陷波缺陷波的纪录极限为相对应于参考不连续尺寸大小的回波高度。

当波高超过表3给出级别和图3和图4给出的验收准则的所有可测量尺寸的缺陷波都应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