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2 . 1 宜昌站
采用宜昌断面资料分析 低水 ( 水位 4 6m 以 下 ) 断 面的特征值对比情况, 见表 1 。由 表 1可 见, 宜昌站低 0 0 2~ 2 0 0 3年 有 较 明 水断面平均水 深 及 断 面 面 积 在 2 显的减小, 而2 0 0 4年汛前较 2 0 0 3年增加较明显, 之后 每年的低水断面平均 水 深 和 断 面 面 积 变 化 较 小, 因为 受葛洲坝工程 多 年 影 响, 断 面 基 本 稳 定。 2 0 0 2~2 0 1 0 年宜昌站大断面见图 1 。
而三峡水 库 蓄 水 后 水 位 流 量 关 系 线 在 低 水 段 明 显 降 0 0 5年 后 降 低 最 为 明 显。 2 0 0 2~2 0 1 0年 低, 尤其是 2 低水 水 位 ~流 量 关 系 见 图 5 。同时将 2 0 0 2~2 0 1 0年 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分 年 拟 定 综 合 线, 将相同流量下水 。 由 表 3可 见, 同流量级水位随年份 位变化 列 于 表 3 增加而降低, 降低值因流量级不同而不同。

枝城站( 控制水位 4 4m)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2 0 0 2-0 4-1 2 2 0 0 3-0 4-2 6 2 0 0 4-0 4-1 9 2 0 0 5-0 3-3 0 2 0 0 6-0 4-0 6 2 0 0 7-0 3-1 3 2 0 0 8-0 4-1 7 2 0 0 9-0 4-0 3 2 0 1 0-0 3-1 8 2 0 1 0-0 7-2 1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0 . 6 1 1 1 . 4 2 1 1 . 5 2 1 2 . 0 6 1 2 . 7 7 1 2 . 6 8 1 3 . 0 5 1 3 . 8 1 4 . 4 0 1 4 . 6 6 断面面积 / m2 1 37 3 4 1 46 7 2 1 47 7 7 1 54 8 0 1 64 3 1 1 62 7 5 1 68 1 5 1 77 0 3 1 88 6 3 1 90 1 0
7 6
人 民 长 江
2 0 1 1年
2 0 0 2~ 2 0 1 0年沙 市 站 低 水 断 面 平 均 水 深 与 断 面 面 积 不断扩大,其中 2 0 0 6年汛前较 2 0 0 2年低水断面平均
2 水深增加 0 . 3 1m 左右, 断面面积扩大 9 7 3m , 2 0 0 9年
图2 枝城站 2 0 0 2~ 2 0 1 0年大断面对比
2 缩小 15 5 0m 。由表 2可见,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 监利
第 6期
李玉荣, 等: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河段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7 7
站低水断面变化不明显, 2 0 0 2~ 2 0 1 0年 断 面 变 化 情 况 见图 4 。由图 4可以看出, 监利站断面从起点距 1 4 0m 开始到 12 2 0m 断面变化剧烈、 中 泓摆 动明 显, 但分 析 数据表明低水断面平均水深和断面面积变化不大。分 析其原因可能是监利 站 不 仅 受 上 游 来 水 影 响, 也受洞 庭湖来水影响, 多重 因 素 影 响 下 使 得 监 利 站 断 面 摆 动 2 0 1 0年 汛 剧烈但低水平均水深及断 面 面 积 变 化 不 大, 前、 汛中断面平均水深及面 积 的 较 大 变 化 可 能 与 2 0 1 0 年两湖及上游较大来水有关。
图1 宜昌站 2 0 0 2~ 2 0 1 0年大断面对比
4 5 6 7 8 9
长江宜昌、 枝城站低水断面特征对比情况 表1
6m) 宜昌站( 控制水位 4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 2 0 0 2-0 3-0 5 2 0 0 3-0 2-1 5 2 0 0 4-0 3-1 6 2 0 0 5-0 2-2 0 2 0 0 6-0 2-2 1 2 0 0 7-0 4-1 1 2 0 0 8-0 3-2 6 2 0 0 9-0 4-1 5 2 0 1 0-0 3-3 0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6 . 4 3 1 5 . 5 5 1 6 . 1 4 1 5 . 9 8 1 6 . 2 3 1 6 . 2 9 1 6 . 3 5 1 6 . 2 7 1 6 . 2 7 1 6 . 2 9 断面面积 / m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李 玉 荣, 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松 华, 储 蓓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水文气象预报处, 湖北 武汉 4 3 0 0 1 0 )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后, 由于库区泥沙淤积, 清 水 下 泄, 下 游 河 道 必 然 受 到 影 响。通 过 对 三 峡 水 库 建 库 前后荆江河段主要水文测站多年的 实 测 资 料 对 比, 分 析 了 水 库 建 库 前 后 荆 江 河 段 主 要 控 制 站 宜 昌、 枝 城、 沙 市、 监利的断面面积及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受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影响, 荆江河段尤其是 枝城、 沙市站断面下切较大, 低水水位流量关系线下移, 同 流 量 级 下 水 位 降 低; 宜昌站由于前期受葛洲坝工程 影响, 断面已基本稳定, 受三峡工程运行影响不大。 关 键 词: 低水河段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三峡水库;荆江河段 中图法分类号:P 3 3 9 文献标志码:A
表2 长江沙市、 监利站低水断面特征对比情况
沙市站( 控制水位 3 9m) 序号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 1 2 3 2 0 0 2-0 1-2 8 2 0 0 3-0 4-0 4 2 0 0 4-0 1-0 6 2 0 0 5-0 1-0 4 2 0 0 6-0 2-1 1 2 0 0 7-0 1-3 0 2 0 0 8-0 4-0 8 2 0 0 9-0 3-2 5 2 0 1 0-0 3-1 2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2 . 9 6 1 2 . 7 5 1 3 . 2 8 1 2 . 9 8 1 3 . 2 7 1 3 . 6 1 1 4 . 4 5 1 4 . 1 8 1 3 . 8 2 断面面积 / m2 1 41 6 7 1 43 7 2 1 50 2 2 1 47 5 7 1 51 4 0 1 55 3 1 1 65 9 0 1 62 7 9 1 58 6 5 监利站( 控制水位 3 4m) 施测时间 / ( 年 -月 -日) 2 0 0 2-0 5-0 7 2 0 0 3-0 1-2 1 2 0 0 4-0 1-1 3 2 0 0 5-0 3-0 3 2 0 0 6-0 3-1 5 2 0 0 7-0 2-1 0 2 0 0 8-0 2-0 2 2 0 0 9-0 3-0 5 2 0 1 0-0 3-1 1 断面平均 水深 / m 1 3 . 0 4 1 2 . 7 9 1 3 . 0 1 1 3 . 0 8 1 3 . 0 7 1 3 . 2 1 1 2 . 8 3 1 2 . 9 3 1 3 . 0 3 断面面积 / m2 1 61 0 5 1 57 9 6 1 60 4 1 1 60 8 9 1 60 4 7 1 62 3 5 1 58 0 7 1 57 9 0 1 60 4 8
汛前年较 2 0 0 6年 汛 前 相 比, 低水断面平均水深增加
2 0 . 9 1m 左右, 断面面积 扩 大 11 3 9m , 2 0 0 9年 到 2 0 1 0
年间低水断面平均水深和断面面积略有减少。由此可 见, 三峡水库蓄水以 来, 受 清 水 下 泄 影 响, 低水断面平 0 0 2~ 均水深逐步增 加, 断 面 面 积 不 断 扩 大, 沙市站 2 。由 图 3可 以 看 出, 沙市 2 0 1 0年 断 面 变 化 情 况 见 图 3 站断面从起点距 8 0m 开始到 11 8 0m 断 面变化剧烈、 中泓摆动明显, 低水 断 面 基 本 呈 现 随 着 年 份 增 加 而 不 断下切的特征。
2 控制断面变化特性
利用 2 0 0 2年以来宜昌、 枝城、 沙市、 监利 4站大 断 面资料, 分别分析 控 制 站 低 水 断 面 冲 淤 变 化 情 况。 为 0 1 0年 选 用 汛 前 统一 起 见, 选 取 每 年 汛 前 断 面, 其中 2 及汛中两次断面同时对比 2 0 1 0年的断面变化情况。
表3 宜昌站蓄水前后同流量下水位对比
量级 / ( m3 · s-1 ) 50 0 0 1 00 0 0 1 40 0 0 2 0 0 2年 m 水位 / 3 9 . 4 0 4 2 . 3 0 4 4 . 6 7 2 0 0 5年 m 水位 / 3 9 . 3 0 4 2 . 1 2 4 4 . 4 3 2 0 0 8年 m 水位 / 3 9 . 3 3 4 1 . 7 8 4 3 . 9 2 2 0 0 9~2 0 1 0 年水位 / m 3 9 . 1 7 4 1 . 7 1 4 3 . 8 2 2 0 0 5与 2 0 1 0与 2 0 0 2 2 0 0 2 差值 / m -0 . 1 0 -0 . 1 8 -0 . 2 4 差值 / m -0 . 2 3 -0 . 5 9 -0 . 8 5
2 . 3 沙市站
采用沙市站资料分析低 水( 水位 3 9m 以 下) 断面 冲淤情况, 低水断面特征值 对 比 见 表 2 。由 表 2可 见,
收稿日期: 2 0 1 1- 0 1- 2 0 作者简介: 李玉荣, 女, 高级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长江流域水情预报工作。 E-m a i l : l i y r @c j h . c o m . c n
1 概 述
荆江河段上起湖 北 枝 城 附 近, 下迄湖南洞庭湖口 的城陵矶, 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 下荆江。上荆江河段 为微弯分汊河段, 干 流 有 枝 城、 沙 市 控 制 站, 下荆江河 段为蜿蜒性河段, 有石首、 监利控制站。荆江河段北岸 为荆江大堤, 南岸为荆南长江干堤及岳阳长江干堤, 河 段南岸有松滋口、 太平口、 藕池口及调弦口( 于1 9 5 8年 建闸)分长江水入洞庭湖。 三峡工 程 于 2 0 0 3年 完 成 1 3 5m 蓄 水, 2 0 0 6年 1 0 月蓄水至 1 5 6m ,2 0 0 8年 9月下旬开 始 1 7 5m 试验 性 蓄水, 2 0 1 0年 1 0月 2 6日 正 式 蓄 至 1 7 5m 。三峡工程 蓄水运用后, 清水下 泄 对 下 游 尤 其 是 荆 江 河 段 河 道 水 力条件有较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断面下切、 水位流量关 系偏移等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