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营养
10
2、热卡:热卡需要主要分为维持基础需要 及生长两部分。环境温度对早产儿能量消 耗影响较大,稍低于中性温度即可增加 78kcal/kg.d。静脉营养短期应用50-60 kcal/kg.d即可,如需1周以上静脉营养应 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热卡,如需每天增长 15g/kg,则需100-120 kcal/kg.d。
2、代谢性酸中毒必须在纠正后才能用; 3、循环衰竭、肝肾功能不全、BUN在36mg/dl以上禁用; 4、严重缺氧,血胆红素在170-200μmol/L(10-12mg/dl)以上者,
不用中性脂肪。 5、高脂血症,血小板减少,不用中性脂肪。
5
三、方法:
㈠根据输液途径 1、中心静脉:针管从头皮或颈部穿刺静脉,
12
早产儿热卡需要
项目 基础代谢 活动 寒冷刺激 粪便丢失(摄入的10%) 生长 总计
kcal/kg .d
47 4 10 15 50 126
13
3、氨基酸:供应氨基酸的主要目的是达到 正氮平衡。早产儿由于缺乏几种蛋白质水 解酶故除成人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组氨酸、 胱氨酸、酪氨酸、牛磺酸也为早产儿所必 需。但如血中酪氨酸浓度过高也可造成神 经系统损害。牛磺酸与新生儿或早产儿神 经系统发育和成熟密切相关。可促进早产 儿听觉系统成熟,是大脑和骨髓细胞容积的 渗透调节剂。能更好地乳化脂肪、参与胆 汁酸代谢,有助于避免与长期TPN相关的淤 胆和肝损。早产儿肾脏重吸收功能差,潜 在牛磺酸缺乏的危险性远大于足月儿。
11
早产儿TPN每日90 kcal/kg,相当于经口喂养的120 kcal/kg,无特殊动力作用和大便丢失热卡。单独 增加热卡至120 kcal/kg .d以上并不能成比例的增 加体重,但在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均增加时, 体重可成比例增加。早产儿接受50 kcal/kg .d非 蛋白热卡(NPC)及2.5g /kg .d白蛋白即可保持正 氮平衡。如NPC>70 kcal/kg .d,白蛋白2.7~3.5 g/kg .d,早产儿生长可达宫内生长速度。葡萄糖 及脂肪为胃肠道外营养热能的来源。非蛋白热量来 源中,脂肪的比例为35%较为合适。
不同体重新生儿液体需要量( ml/kg.d )
体重 1000~1499g 1500~2499g 日龄
1天 80~100 100~120 120~180
50~60 60~80 80~100 100~150
≥2500g
40~50 50~70 70~90 100~150
小儿静脉营养
1
危重患儿由于入量不足,体内组织破坏, 分解代谢旺盛及糖原消耗,极易造成负 氮平衡,致使血浆蛋白降低,抗体形成 减少,甚至出现恶病质,严重影响疾病 恢复与生长发育。在早产儿仅短暂的营 养不良即可影响脑细胞的发育。因此营 养支持特别重要。
2
概念:
当小儿不能耐受经肠道营养时, 完全由 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 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称 胃肠外营养( Total Penteral Nutrition, TPN) 即静脉营养( intravenfeeding), 仅由静脉补充营养的不足部分称部分肠 外营养(Partic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PN ) 。
2、部分静脉营养(PPN):部分经口喂养, 不足部分从静脉给入。生后能口服者尽量 口服喂养,因可刺激胃肠激素释放,促进 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
7
四、静脉营养液的成份
1、液体的需要量:依胎龄、日龄、体重而异。 胎龄越小,体液占体重百分比越高,需水 量越多。体重1000g早产儿总体液占体重的 85%,足月儿占75%。新生儿正常情况下消 耗的体液包括不显性失水和从尿液及粪便 中排泄的液体。不显性失水受新生儿成熟 程度、呼吸次数、环境湿度、啼哭和活动 度(增加30%)、光疗或在辐射保温台(增 加80%-100%)等因素影响。
8
新生儿和早产儿基础代谢时水维持量(ml/kg.d)
出生时体重 <1500g 1500-2500g > 2500g
不显性失水 尿 粪 总量 光疗增加
25~50 40~80 0~5 60~140
20
15~35 50~100
5~10 70~150
20
20~30 25~60 5~10 50~100
20
9
14
最好选用含18-19种氨基酸的小儿氨基酸 溶液。含足量胱氨酸、酪氨酸及牛磺酸。 而成人氨基酸液甘氨酸、蛋氨酸及苯丙氨 酸含量很高,早产儿用后易产生高苯氨酸、 高蛋氨酸血症及高氨血症,对早产儿不利。
15
氨基酸的应用:生后第三天开始,从 0.5-1g/kg.d始,以0.5-1g/kg.d速度递增, 最大量至2.5-3.0g/kg.d,加葡萄糖配成 终浓度<2%氨基酸液输入,1%氨基酸溶 液的渗透压为100mosm/L,每克氨基酸提 供4kal热量。蛋白量高于3g/kg.d可致氮 质血症、高氨基酸血症、增加胆汁淤积 性黄疸的发生率和降低智商。
经颈内外或锁骨下静脉送至上腔静脉。 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用于高浓度葡萄 糖输入,可用于长期静脉营养。 2、周围静脉: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 如操作熟练,也要维持较长时间静脉营 养,适于低渗负荷的营养液。
6
㈡根据营养量可分为
1、全静脉营养(TPN):所有营养物质均从 静脉输入。适用于严重胃肠道畸形、NEC、 顽固腹泻等,这些病儿可能作了广泛肠切 除或胃肠道需长期休息。另一种情况即 VLBW儿,胃肠功能不成熟,特别是有RDS者, 不能耐受肠道内喂养,开始需全胃肠道外 喂养。
16
4、葡萄糖:葡萄糖是最理想的碳水化合物, 主要提供热能,节省氮的消耗,新生儿和 早产儿周围静脉营养常用5-12%葡萄糖液, >13%刺激血管可发生静脉炎,中心静脉 可用25%葡萄糖。足月儿输糖速度78mg/kg.min→12-14 mg/kg.min。早产儿 从6 mg/kg.min→12 mg/kg.min,维持血 糖速度<7mmol/L(125mg/dl)。血糖>150 mg/dl时可导致糖尿,渗透性利尿,及血 渗透压过高。<1000早产儿头三天用5%葡 萄糖,渐增至10%。早产儿生后随日龄增 长,对糖的耐受性逐步增加。
3
一、胃肠外营养适应症: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外科手术治疗前后; 2、短肠综合征; 3、NEC内科保守治疗患者; 4、严重RDS,频发呼吸暂停需用呼吸机而不能鼻饲者; 5、顽固性腹泻; 6、无法从胃肠道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 7、严重营养不良者。
4
二、胃肠外营养禁忌症:
1、患严重败血症、NEC等症新生儿在应用抗生素使病情稳定之 前不用;